《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诗歌。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的情境,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抓住“冰心”“玉壶”感悟诗人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的情境,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2、抓住“冰心”“玉壶”感悟诗人高尚的品格。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谈话入题,知诗人。
1、同学们:面对亲人、朋友即将远行,你们会怎么做,会说些什么?
2、而在古代,我们的许多文人墨客,他们在送别朋友时,都会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通常把这类诗称为“送别诗”(板书)。
3、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来欣赏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板书)。
4、知诗人,初识王昌龄。
(1)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2)教师补充有关王昌龄的资料及背景介绍。(课件)
——抓住关键,解诗题。
让生齐读课题。
你从题目中的哪个字也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借助注释,谁在什么地方送别谁?
抽生说说题目的大意。
——初读感知,明诗意。
抽生读诗,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教师指导,划节奏读。(课件)
让学生根据节奏再读全诗,读出节奏美。
指导读出韵律美。
(课件出示)一、二句。
(1)生齐读。
(2)从哪个词可以知道送别的天气?(寒雨)板书
(3)从哪些词可以知道送别的时间?(夜、平明)
(4)从哪个词可以知道送别时的心情?(孤山)板书
(5)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点拨:秋雨绵绵进入吴地,下了一整夜,江面上满是凄冷的雨;天刚亮,送别了朋友,感觉连远处的楚山都显得那么孤独。)
(6)这送别的场景显得那么(凄冷、孤独)板书,让我们带着凄凉孤寂的感觉,再读这两句诗。
8、(课件)出示三、四句。
(1)生齐读。
(2)师生互动学习,抓住关键的“冰心”“玉壶”理解诗句的意思。
(3)让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如果洛阳的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情况,请你告诉他们,我的心像冰一样洁白,像玉壶一样无瑕。)
(4)师:诗人虽然两次遭遇贬官,但是任然不愿同流合污,他始终“一片冰心在玉壶”,可见他是一个品德十分高尚的人。
(5)师:让我们带着一种崇敬之情,读出诗人高尚的品格。
——品读吟诵,悟诗情。
1、(课件)让生再读全诗。
2、师生互动读全诗。
3、让生背诵及展示。
4、 (课件)让生学习吟唱全诗。
5、抽生默写。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学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板书)
2、(课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板书设计)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 知诗人
(唐)王昌龄
解诗题
寒雨
凄冷 明诗意
孤独
孤山 悟诗情
冰心
洁白
无瑕
玉壶
4(共12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芙蓉楼送辛渐
知诗人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背景介绍
解诗题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
辛渐
王昌龄
明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fú róng
luò
明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fú róng
luò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明诗意
诗意:秋雨绵绵进入吴地,下了一整夜,江面上满是凄冷的雨;天刚亮,送别了朋友,感觉连远处的楚山都显得那么孤独。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诗意
诗意:如果洛阳的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情况,请你告诉他们,我的心像冰一样洁白,像玉壶一样无瑕。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最后“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他一生壮志末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补充资料
悟诗情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fú róng
lu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竹石》
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