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溶解与乳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2.将少量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面粉
C.食盐
D.胡椒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NH4NO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4.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淀粉 D.冰块
5.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水与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D.用量筒取50mL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6.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江水、肥皂水、碘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牛奶、汽水、石灰水 D.酒精、泥浆、汽水
7.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8.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10.关于H2O和H2O2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氧元素
B.都由氢、氧原子构成,结构相同
C.一定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
D.H2O是常见的溶剂,H2O2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12.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小兰同学通过网课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后,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砂糖 B.食盐 C.纯碱 D.植物油
二、填空题
13.6.5g锌和100g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100 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溶剂是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
(3)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溶剂仍然是__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________。
14.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这种方法和用洗洁精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固体物质,
(1)U 形管液面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 ) ;
(2)U 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 ) ;
(3)U 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 ) 。
ANaOH B生石灰(CaO) C蔗糖 DNH4NO3 ENaCl
三、综合应用题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形成乳浊液的是________。
a.植物油 b.蔗糖 c.粉笔灰
(2)NaCl能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NaCl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3)净化水常用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起到过滤和______的作用,从盐水中获得饮用水,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17.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浅绿色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氯化铁 B.氯化亚铁 C.植物油 D.铁粉
(2)区别软水和硬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使天然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
18.(1)下面是教材下册中“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固体 NH4NO3固体 NaOH固体
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20 20 20
溶解现象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温度无明显变化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放热”或“吸热”) 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NH4NO3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_____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填“<”或“>”或“=”符号)。
(2)下图“→”表示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A、B、C、D各是一氧化碳、木炭粉、氧化铜、氧气中的某一种物质,请你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B是________,D是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C
6.A
7.B
8.A
9.C
10.B
11.D
12.D
13.(1)Zn + H2SO4 = ZnSO4 + H2↑
(2) H2SO4 9.8g H2O##水 90.2g
(3) ZnSO4##硫酸锌 16.1g H2O##水 90.2g 106.3g
14. 用酒精擦洗 用酒精洗掉碘酒的原理是溶解原理,用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15. CE AB D
16. b a 溶剂种类 温度 吸附 蒸馏
17. B 肥皂水 煮沸
18. 吸热 放热 > CO Cu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