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09:2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检查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加热液体
2.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中酒精酒出来着火了,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
C.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D.实验时稀盐酸飞溅到眼睛里,闭上眼睛揉一揉就好了
3.目前我国己有5款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使用,分为三大类: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最早期的灭活疫苗是在石炭酸(化学式为C6H6O,具有酸的性质)防腐的条件下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炭酸由13个原子构成 B.石炭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石炭酸属于氧化物 D.紫色石蕊遇石炭酸变红色
4.过氧乙酸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乙酸显酸性,可以滴加酚酞溶液进行检验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二氧化碳可以做气体肥料
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甲烷的助燃性
D.自热火锅的热量主要来自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
6.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电发生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了新的分子
B.气体受压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中每个分子受压变小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
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移走蒸发皿 B.点燃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
8.磷酸二氢钠(NaH2PO4)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辅料之一。下列关于NaH2PO4说法错误的是
A.NaH2PO4由4种元素组成 B.NaH2PO4中H、O元素质量比1:2
C.NaH2PO4是一种盐 D.NaH2PO4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9.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B.夜晚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原因
C.炒菜时油锅着火、油锅用水熄灭
D.浓硫酸稀释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0.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维。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D.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或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看到白雾
C.用10mL的量筒量得液体体积为7.55mL
D.用pH试纸粗略测定某溶液的pH为8.5
12.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A.用25mL蒸馏水和25mL酒精配制50mL酒精溶液
B.将白醋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滴管、药匙等仪器来配制16%KNO3溶液
13.趣味小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若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食盐和水②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③锌和稀硫酸④生石灰和水⑤固体硝酸铵和水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⑤ D.①③⑤
14.25℃时,测得某种溶液的pH=8,有关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属于酸 B.溶液呈碱性
C.加入水,pH增大 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15.现有四组气体:①氮气和二氧化碳、②氧气和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④空气和二氧化碳,能将四组气体鉴别出来的是( )
A.燃着的木条 B.稀盐酸 C.澄清的石灰水 D.带火星的木条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哪些(填离子符号)?____;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_______。
17.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______。
(2)酿酒厂生产白酒时,常加入适量稀硫酸溶液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蒸馏即可得到白酒。盐酸也可以控制酸度,且价格比硫酸低。请说明此处不用盐酸溶液的原因是______。
18.下列物质是由H、C、O、Ca、Cl、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实验现象的液体及物质的化学式。
现象 序号 ①a处液面降低 ②b处液面降低
液体 ________ ________
物质 ________ ________
19.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_________类物质;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_________。
(3)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
A.取样,加入CuO粉末 B.取样,滴加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4)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室温下用pH计测得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如右上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其pH=7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的溶质有NaC1和NaOH
三、推断题
21.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1)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写出B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写出一个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是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B是一种红色粉末,A 、C组成元素相同,E是纯碱,人体胃液中含有F。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依据此图完成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其用途为_______(写一条)。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D与F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
(4)写出物质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
四、实验题
2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资料信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过程】(1)图I中大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人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3)由图Ⅱ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5)氨气由分子构成,其化学符号为NH3。下列可能表示氨分子的模型是______。
2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___;装置B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___→___。(填字母序号)。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10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表所示: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65 75
产生气体的质量/g 1.1 2.2 2.2
(1)10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
(2)1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6.为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取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当溶液的pH=7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36.5g。
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C 6.B 7.C 8.B 9.D 10.A 11.B 12.D 13.C 14.B 15.C
16. NaOH+HCl=NaCl+H2O Na+、Cl- H+或OH-结合生成H2O或H++OH-=H2O
17.(1)溶液具有稳定性
(2)盐酸加热时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18. HCl(或H2O) H2O[或Ca(OH)2] Fe(或CaCO3或CaO) CO2
19.(1)碱
(2)Fe
(3)
20.(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H+、OH-;
(3)ABC
(4)C
21.(1) CaO 中和酸性土壤
(2)Ca(OH)2+Na2CO3=CaCO3↓+2NaOH
22.(1) CO2 灭火
(2)
(3)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为浅绿色
(4) Fe2O3+6HCl=2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23. 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 不断运动 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较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 D
24.(1)酒精灯
(2)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控制反应速率
(3) F E
(4)
25.(1)2.2
(2)53%
26.(1)NaCl
(2)解: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65g
则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