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盐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09: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盐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干冰 H2O B.烧碱 NaOH C.纯碱 K2CO3 D.熟石灰 CaO
2.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A.尿素
B.磷矿粉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钾
3.分类法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H2O2 ZnSO4 CO B.碱:Cu(OH)2 Ba(OH)2 C2H5OH
C.酸:H2CO3 H2SO4 CH3COOH D.盐:NH3·H2O Ca3(PO4)2 AlCl3
4.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a段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B.室温下,b点溶液的pH>7
C.b点表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
5.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硝酸钾和氯化铁
B.氢氧化钾和盐酸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D.硫酸钠和氯化钡
6.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7.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俗名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俗名
A 乙醇 CH3CH2OH 酒精
B 氧化钙 CaO 熟石灰
C 碳酸氢钠 Na2CO3 苏打
D 氯化钠 NaCl 食盐
A.A B.B C.C D.D
9.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10.下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的个数比为1:1
11.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B.PF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简答题
12.自制汽水时,需要的原料有白糖、碳酸氢钠、柠檬酸、凉开水等。制作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在访亲拜友中迎接新年的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1)花馍是最具山西特色的美食之一。春节蒸花馍会用到发酵粉,其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化学式为______。蒸好的花馍松软多孔是______气体受热膨胀所留下的空隙。
(2)美食之后,洗碗—碗盘上附着的油污常用洗涤剂清洗,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泡茶使用茶漏可以很好的分离茶叶和茶水,这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
(3)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地方有“点旺火”的习俗,有兴旺之意。垒旺火很有讲究,技术高超的师傅用大块煤炭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从燃烧的角度分析,这样的形状主要是为了______,旺火上方出现的蓝色火焰是______燃烧产生的。当然点旺火也有不利的一面,如______。
(4)节能出行靠高铁,中国高铁世界瞩目。列车车体主要采用铝合金材料,其优良的性能有______(写一条);车头前端部采用玻璃钢,玻璃钢属于______材料;受电弓的滑板使用石墨材料,这体现了石墨具有良好的______性(写一条即可)。
14.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宣传栏里,有这样一则宣传:
(1)观察图1,集体就餐时,为避免疾病传播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胶囊中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肥中,尿素可用作______肥。
三、推断题
15.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16.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固体,老师说可能含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X,得到无色溶液A。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
(2)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硫酸镁溶液,产生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液B。根据操作(1)和(2)的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若向滤液B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3)另取少量固体,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液C,向滤液C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的溶质肯定含有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确定了该固体的组成。
四、实验题
17.如图三个实验均可验证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
【实验一】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证明化学反应发生,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二】加入 X 可验证稀硫酸与NaOH 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 是______。
A.FeCl3 B. C.Na2CO3 D.
【实验三】用气压传感器测得曲线1 和2,要证明CO2 与NaOH 一定发生了反应,左瓶中应加入______;曲线 1 变化平缓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上述实验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证明______,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18.小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等固定装置略去)来验证石蜡中含碳、氢两种元素。装置A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证明石蜡中含有__________元素;装置B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石蜡中含有______________元素。
19.如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
请补全实验方案
序号 目的 步骤
A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 ③加入______
B 验证NaCl不能无限溶解 20°C时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0gNaCl; ③加入_____(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C 配制_____ 加入5gNaCl;②加入9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五、计算题
20.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用采集的石灰岩样品进行相关实验。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0.00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测定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 ,其反应速率越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
21.菱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是炼铁的原料之一,现取20.0 g菱铁矿,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菱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20.0 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列式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
(3)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g水,能得到10%的硫酸亚铁溶液,用于缺铁花卉的营养液。
22.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23.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一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g 50 50 50
NaOH溶液质量/g 20 40 60
m/g 44.9 49.8 49.8
(1)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B
6.C
7.A
8.A
9.A
10.A
11.D
12.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在水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3. NaHCO3 CO2 乳化 过滤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O 造成空气污染 密度小 复合材料 导电
14. 用公筷(或分餐制) 62 氮
15. 改良酸性土壤 置换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uO
16. CO2 CuSO4、Na2SO4 刚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无现象,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白色沉淀 NaOH、BaCl2
17.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A 20mL水 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与水反应的量小 反应物已转化为其他物质
18.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
19. 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 超过26g的氯化钠(合理即可)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20.(1) 大 快 (或 小 慢) (2)75%
21.(1)58(2)解:设生成FeSO4质量为x,CO2质量为y,
FeCO3+H2SO4=FeSO4+CO2+H2O
116 142 44
11.6g x y
,x=15.2g
,y=4.4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0 g-8.4 g+50.0 g-4.4 g=57.2 g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7.2 g。
(3)94.8
22.40% 0.56kg
23.(1)9.8g (2)3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