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下列动物中,体型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海葵 B. 蚯蚓 C. 蜗牛 D. 蜜蜂
小明在村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很可能是( )
A. 线形动物 B. 环节动物 C. 扁形动物 D. 软体动物
下列哪一选项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有的特征( )
A. 身体呈两侧对称 B. 身体呈辐射对称
C. 体表有刺细胞 D. 有口无肛门
蛔虫生活在小肠而不被消化的原因是( )
A. 蛔虫体表有外骨骼 B.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C. 蛔虫体表有皮肤 D. 消化液不能消化活的动物
下列均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丝虫、绦虫 B. 钩虫、水螅 C. 蛔虫、蚯蚓 D. 蚯蚓、沙蚕
下列对四种动物类群和主要特征的概述正确的是( )
A. 水母--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有肛门
B. 血吸虫--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 蚯蚓--线形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D. 龙虾--软体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A. 外骨骼 B. 翅膀 C. 附肢 D. 皮肤
下列动物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是( )
A. 花蛤 B. 螃蟹 C. 海蜇 D. 蝉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4000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珍珠是高级的装饰品,也是名贵的药物。下列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 内套膜 B. 外套膜 C. 贝壳 D. 入水管
如图是我们常见的小龙虾,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小龙虾属于下列类群中的( )
A. 环节动物
B. 节肢动物
C. 软体动物
D. 线形动物
“海马不是马,章鱼不是鱼”,那它们分别真正属于( )
A. 鱼类、软体动物 B. 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C. 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D. 鱼类、腔肠动物
下列各项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①涡虫
②鲫鱼
③水螅
④蝗虫
⑤河蚌
⑥大鲵
A. ②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⑤⑥
下列哪项属于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 )
A.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 青鱼、鳙鱼、鲤鱼、鲫鱼
C. 青鱼、草鱼、鲫鱼、鳙鱼 D. 青鱼、草鱼、鲢鱼、鲤鱼
养金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就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中缺少氧 B. 水质容易变坏
C. 水中微生物过多 D. 水中缺少食物
下列动物中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 )
A. 水蚤 B. 蚯蚓 C. 青蛙 D. 家鸽
从生殖方式来看,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的动物是( )
A. 鲨鱼 B. 蟾蜍 C. 娃娃鱼 D. 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
A. 身体呈流线型 B. 前肢特化成翼
C.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D. 卵外有卵壳保护
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 [蛛]丝[马]迹 B. [鸡][犬]不宁 C. [鹬][蚌]相争 D. [虎]头[蛇]尾
家兔具有( )
A. 门齿与犬齿 B. 犬齿和臼齿
C. 门齿和臼齿 D. 门齿、犬齿和臼齿
人们在运动中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下列意外伤害不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是( )
A. 尺骨骨折 B. 肌肉拉伤 C. 肩关节脱臼 D. 皮肤擦伤
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 蜜蜂发现蜜源后的各种舞蹈 D. 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
B. 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软骨组成
C. 骨骼肌由肌腱、肌腹、血管和神经组成
D. 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
图中甲图是育雏的母鸡和小猫,乙图是山雀在喂鱼,你认为它们的行为( )
A. 甲是先天性行为,乙是学习行为 B. 乙是先天性行为,甲是学习行为
C. 都是先天性行为 D. 都是学习行为
珍妮 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它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这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社会行为 C. 攻击行为 D. 繁殖行为
某农夫发现果园内有许多昆虫,于是喷药杀虫,虽然昆虫全死了,但这一季果实的产量却是历年来最差的,原因是因为昆虫对植物的何种作用有益( )
A. 受精 B. 光合 C. 呼吸 D. 受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如图为三种动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A、B、C都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其中,A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为:通过 ______部和 ______部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用 ______呼吸。
(2)B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______,由其分泌的物质形成 ______的具有保护柔软的身体的作用;运动器官是 ______;利用______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C的身体呈 ______对称,背腹扁平。这类动物有 ______无 ______,吃进去的食物在______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 ______排出。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如图是在观察蚯蚓的实验时观察到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
(1)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形 ______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因此,蚯蚓属于 ______动物。
(2)根据蚯蚓的结构③______可以判断②为蚯蚓身体的 ______端。(填“前”或“后”)
(3)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的近腹面处,会有粗糙的感觉,这是摸到了 ______。蚯蚓的运动是靠此结构和 ______配合完成的。
(4)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体壁 ______,使蚯蚓能进行 ______。
(5)在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实验中,做完实验后的蚯蚓应 ______。
A.养在空的玻璃瓶子里
B.放归大自然
C.扔进垃圾箱
D.拿回家钓鱼
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一群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声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密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许多蚂蚁,顶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
(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蚂蚁喜欢 ______。
(2)蚂蚁之间主要靠 ______传递信息。
(3)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 ______行为特征的动物,因为内部形成一定的 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______。
(4)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向其他蚂蚁发出信息,其他蚂蚁接受信息一起奔向食物,完成这行为的现象叫作 ______。(填“通讯”或“交流”)
《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本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并引入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物,A熊猫阿宝、B螳螂、C灵蛇和D仙鹤就是电影中出现的其中四个武林高手。
(1)熊猫阿宝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______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 ______。
(2)螳螂属于昆虫,具有 ______对足,______对翅。
(3)灵蛇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______动物,用 ______呼吸。
(4)仙鹤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 ______,体表被覆 ______。同时具有与肺相通的 ______,辅助呼吸。
(5)以上四种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______和 ______。与鸟一样能在空中飞行的唯一的无脊椎动物是 ______。(填字母)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正在完成屈肘运动,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 ______;乙图完成伸肘运动,此时肱二头肌 ______,肱三头肌 ______。
(2)观察乙图,请写出该骨骼肌的组成结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3)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______绕 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 ______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因此还需要 ______系统和 ______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身体呈辐射对称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选项中,只有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而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蜜蜂属于节肢动物。故 A符合题意。
故选:A。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关键知道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结构简单、呈辐射对称。
2.【答案】C
【解析】解:题干中小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具扁形动物的特征,因此属于扁形动物。
故选:C。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有口无肛门。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代表动物。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较为基础。
【解答】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有口无肛门。
故选:D。
4.【答案】B
【解析】解: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故选:B。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掌握线形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丝虫属于线形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A错误;
B、钩虫属于线形动物,水螅是腔肠动物,B错误;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错误;
D、蚯蚓,沙蚕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D正确。
故选:D。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环节动物的特征,即: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6.【答案】B
【解析】解: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
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正确;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C错误。
D、龙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错误。
故选:B。
(1)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4)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
明确各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故选:A。
蝉的体表有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8.【答案】A
【解析】解:花蛤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
螃蟹无贝壳,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蝉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无贝壳;
故选:A。
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外套膜,常常分泌形成贝壳。据此解答。
只要熟练掌握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即可解答本题。
9.【答案】B
【解析】解: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表而形成的,因此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
故选:B。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软体动物外套膜的作用。
10.【答案】B
【解析】解:小龙虾的体表有较硬的甲,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为甲壳动物。
故选:B。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据此答题。
节肢的数量和种类比较多,形态略有不同。
11.【答案】A
【解析】解: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
故选:A。
(1)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有贝壳。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的分类特征。
12.【答案】C
【解析】解:①涡虫是扁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②鲫鱼是鱼类,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③水螅是腔肠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④蝗虫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⑤河蚌是软体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⑥大鲵是两栖类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①③④⑤。
故选:C。
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本考点考查了对动物分类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是考试的热点。题型多样,注意灵活解答。
13.【答案】A
【解析】解: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称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
故选:A。
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主要有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鲫鱼和鲤鱼,其中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通常称为“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四大家鱼及特点。
14.【答案】A
【解析】解: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身体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能减小运动时的阻力。②躯干和尾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时的动力③背鳍、胸鳍、腹鳍协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④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⑤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养金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水中氧气减少,导致鱼浮头呼吸水面新鲜空气,如水中严重缺氧会造成鱼死亡。
故选:A。
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主要是用鳃呼吸的特点。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思考解答。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主要是用鳃呼吸的特点。
15.【答案】C
【解析】解:A、水蚤无专门的呼吸器官,靠体表(体壁)直接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
B、蚯蚓有体节,有体腔,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B错误;
C、青蛙主要用肺呼吸,由于青蛙的肺不发达,所以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C
(1)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
(3)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4)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掌握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鲨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蟾蜍、娃娃鱼等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为两栖动物。蛇有坚硬的外壳或鳞片,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的限制。
故选:D。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才能完成,而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摆脱了对水的限制,分析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的不同。
17.【答案】D
【解析】解:A、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减少空气的阻力。A正确;
B、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B正确;
C、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C正确;
D、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外有卵壳保护,但与飞行无关。D错误。
故选:D。
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8.【答案】B
【解析】解:A、“蛛”(蜘蛛)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马”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
B、“鸡”是鸟类、“犬”是哺乳类,都属于恒温动物;
C、“鹬”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蚌”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D、“虎”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蛇”是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
所以,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鸡][犬]不宁”。
故选:B。
(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关键知道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
19.【答案】C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家兔是草食性的动物,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狼等肉食性的动物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家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据此解答。
关键点:家兔是草食性的动物,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20.【答案】D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可见皮肤擦伤不会影响运动功能,。
故选:D。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通讯的方式。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动物通讯的方式,掌握不同动物的不同通讯方式。
【解答】
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属于信息交流。
B、遇到敌害,乌贼迅速喷出墨汁不属于信息交流,属于防御行为。
C、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这是题干动作进行信息交流。
D、母鸡发现危险时发出叫声,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故选B。
22.【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解: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连接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接,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不符合题意。
B、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组成,不符合题意。
D、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加弹性,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润滑,使运动灵活自如。符合题意。
故选:D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据此答题。
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熟练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关节的相关知识。
23.【答案】C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甲图是育雏的母鸡和小猫,乙图是山雀在喂鱼,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C。
此题可以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征以及区别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24.【答案】B
【解析】解:珍妮 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候,发现一个叫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是最高的,其它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给它让路,可见黑猩猩群体中有等级制度,这属于社会行为。
故选:B。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社会行为的特点。
25.【答案】D
【解析】解:果树一般进行异花传粉,所开的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冠,能分泌花蜜,并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吸引昆虫来采集花粉和花蜜,从而为其传粉.如果在开花期间,把果园内的昆虫杀死,就不能完成传粉,结果量就会大幅减少.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果树的花都是虫媒花,依靠昆虫为其传粉,据此答题.
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被子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26.【答案】躯干 尾 鳍 鳃 外套膜 贝壳 足 鳃 两侧(左右) 口 肛门 肠 口
【解析】解:(1)图示A是鲫鱼,B是缢蛏、C是涡虫,三种生物都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其中,A鲫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为: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用鳃呼吸。
(2)B缢蛏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由其分泌的物质形成贝壳的具有保护柔软的身体的作用;运动器官是足;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C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左右)对称,背腹扁平,身体只有一个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故答案为:(1)躯干;尾;鳍;鳃
(2)外套膜;贝壳;足:鳃
(3)两侧(左右);口;肛门;肠;口
图示中的A是鲫鱼,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是缢蛏,属于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C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其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几种主要动物的主要特征。
27.【答案】体节 环节 环带 前 刚毛 肌肉 湿润 呼吸 B
【解析】解:(1)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属于环节动物。
(2)蚯蚓身体细长,前段稍尖,1后端稍圆,在2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3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据此判断图为蚯蚓身体的是前端。
(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蚯蚓的运动是靠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的。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
(4)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5)蚯蚓是有益动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体节;环节。
(2)环带;前。
(3)刚毛;肌肉。
(4)湿润;呼吸。
(5)B。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近身体前端有环带,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腹面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的呼吸、刚毛、环带以及蚯蚓对人类生活的益处。
28.【答案】甜食 气味 社会 组织 分工 通讯
【解析】解:(1)蚂蚁属于昆虫,它喜食甜食,因此蚂蚁围成大字,与其喜食甜食的食性有关.
(2)蚂蚁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因此蚂蚁能够聚集来取食与它们之间靠气味传递信息有关.
(3)蚂蚁喜欢群居,其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有负责生殖的雌蚁---“蚁后”和雄蚁,还有专管保卫蚁巢的兵蚁以及负责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的工蚁,所以一窝蚂蚁由不同成员组成,蚂蚁是典型的具有社会性行为的动物.
(4)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蚂蚁发现食物,向其他蚂蚁发出信息,其他蚂蚁接受信息一起奔向食物,完成这行为的现象叫作通讯。
故答案为:
(1)甜食。
(2)气味。
(3)社会;组织;分工。
(4)通讯。
(1)蚂蚁的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
(2)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蚂蚁的通讯方式是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蚂蚁的食性、触角的作用和社会行为的特点.
29.【答案】哺乳 胎生哺乳 三 二 爬行 肺 翼 羽毛 气囊 A D B
【解析】解:(1)熊猫是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
(2)螳螂属于昆虫,它具有三对足,两对翅。
(3)蛇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用肺呼吸,肺的结构更加完善,完全用肺呼吸就可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
(4)仙鹤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同时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辅助呼吸。
(5)A熊猫阿宝属于哺乳动物、B螳螂属于昆虫、C灵蛇属于爬行动物、D仙鹤属于鸟类,其中鸟类和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因此以上四种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D。与鸟一样能在空中飞行的唯一的无脊椎动物是B螳螂。
故答案为:
(1)哺乳;胎生哺乳
(2)三;二
(3)爬行;肺
(4)翼;羽毛;气囊
(5)A;D;B
动物分类的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30.【答案】舒张 舒张 收缩 肌腱 肌腹 骨 关节 神经 消化 呼吸
【解析】解:(1)甲图是屈肘,此时③肱二头肌收缩,⑥肱三头肌舒张;乙图是伸肘动作,伸肘时,③肱二头肌舒张,⑥肱三头肌收缩。
(2)骨骼肌由两头的①肌腱和中间的②肌腹组成。
(3)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协调配合。
故答案为:(1)舒张:舒张;收缩。
(2)肌腱;肌腹。
(3)骨;关节。
(4)神经;消化;呼吸。
图中的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肱骨,⑤关节,⑥肱三头肌。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运动的完成。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