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 跳跃、爬行 B. 奔跑、蠕动 C. 飞行、游泳 D. 行走、跳跃
下列关于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实例,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疆大头鱼有鳍,适于游泳 B. 新疆北鲵趾基有蹼,适于跳跃
C. 天山雪豹四肢发达,适于奔跑 D. 大山雀前肢为翼,适于飞行
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
A. 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 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 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 以上三项均能
人体的运动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
A. 促进血液循环 B. 运动、支持和保护
C. 促使心肌发达 D. 提高肺的通气能力
在完成屈肘动作时,相关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情况是( )
A.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B.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有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A. 软骨层 B. 骨膜
C. 骨松质内的红骨髓 D. 骨质
某人走路时经前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该病人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此治疗中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 )
A. 滑液 B. 血液 C. 韧带 D. 关节软骨
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家兔的心脏有节律地跳动
B. 家兔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
C. 见到陌生人家兔迅速跑回窝里
D. 同一只雌兔生的小兔毛色有灰的、黑的
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鸟类筑巢、蜻蜓点水、螳螂捕蝉都属于( )
A. 繁殖行为 B. 取食行为 C. 学习行为 D. 先天性行为
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 社群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
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
A. 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 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 取食行为和社群行为 D. 学习行为
下列动物行为的研究案例中,主要采用观察法的是( )
A.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C.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D.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把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 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 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促进植物开花 B. 帮助植物传粉 C. 传播植物种子 D. 促进物质循环
下列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蜇会蜇人,有害无益
B. 蚯蚓能改善土壤成分,增加土壤肥力
C. 养殖的蜈蚣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D. 蝗虫嚼食农作物,危害农业生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杜甫笔下,啁啾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诗中描写的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 )
A. 黄鹂 B. 白鹭 C. 翠柳 D. 黄鹂、白鹭
小秦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时,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 是否有细胞核 B. 是否有液泡 C. 是否有细胞壁 D. 是否有细胞
某贫困地区通过林下种植大型真菌灵芝,实现了脱贫。关于灵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B. 与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
C. 有根、茎、叶的分化 D. 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在“观察酵母菌”实验中,用碘液对酵母菌染色是为了更清楚地观察( )
A. 细胞壁和细胞膜 B. 细胞核和细胞膜
C. 细胞核和淀粉粒 D. 细胞质和细胞壁
关于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说法:
①制作食品--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慢头
②与人共生--人体肠道中的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 12对健康有益
③保护环境--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净化污水
④引起人患病--艾滋病是病毒引起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如图是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 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______决定的。
(2)黑猩猩摘香蕉是 ______行为,该行为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 ______的作用,由 ______和学习而获得的。
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相应的标号,“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骨与骨之间接触的部位是 ______。
(2)患关节炎时,可能引起积液或积脓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关节在运动中起 ______作用。
(4)脱臼时是[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脱落出来的现象。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有 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______。
(2)图中生产者是 ______,在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少的是 ______。
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抗疫狙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如图甲为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图乙和图丙为其他类型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外壳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______,内核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 ______。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病毒可以根据宿主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称为植物病毒,寄生在图乙所示生物中的病毒称为 ______病毒,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属于______病毒。
(3)图丙是青霉,它可以产生抗生素 ______。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抗生素治疗。
请观察细菌的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
(1)③是 ______,位于细胞中,没有成形的 ______。
(2)⑥是 ______,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细菌的营养方式主要是 ______或寄生。
如图是长骨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内填相应的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人体的骨骼由 ______块骨连结而成。
(2)骨折后对骨的愈合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3)骨质由结构致密坚硬的[______]______和结构疏松、呈蜂窝状的[_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4)长骨骨干的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腔隙中都有 ______。幼年时骨髓成红色,有造血功能,成年后,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主要分布在 ______内。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鹰的运动方式是飞翔,鱼的运动方式为游泳。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关于动物的运动方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结合着具体的例子理解。
2.【答案】B
【解析】解:A、新疆大头鱼生活在水中,有鳍,适于游泳,A正确;
B、新疆北鲵趾基有蹼,适于游泳,B错误;
C、山雪豹生活在陆地上,四肢发达,适于奔跑,C正确;
D、大山雀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飞行,D正确。
故选: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运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答案】D
【解析】解: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故选:D。
此题考查对动物的行为、动物运动的意义的理解。
动物的运动的意义:主动获取食物、逃避敌害、迁移栖息场所,有利于自身生存、繁衍后代。
4.【答案】B
【解析】解:人体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运动能够促进心肺的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心肌发达,收缩有力。可见,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心肌发达、提高肺的通气能力是运动的意义,而不是运动系统的功能。
故选:B。
回答此题要明确运动系统的功能。人体的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保护和支持。
运动系统和运动的含义要搞清。
5.【答案】C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选:C。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屈肘和伸肘时肌肉的协作关系。
6.【答案】B
【解析】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因此发生了骨折,需要特别保护的是骨膜。
故选:B。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7.【答案】A
【解析】解: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囊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关节囊的内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这位老人滑液分泌不足,所以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相对于滑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故选:A。
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等。
8.【答案】C
【解析】解:A、家兔的心脏有节律地跳动属于生理现象,不属于行为,A错误。
B、家兔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属于生理现象,不属于行为,B错误。
C、见到陌生人家兔迅速跑回窝里属于防御行为,C正确。
D、同一只雌兔生的小兔毛色有灰的、黑的属于动物的性状,D错误。
故选:C。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
9.【答案】D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鸟类筑巢、蜻蜓点水、螳螂捕蝉等。
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等。
故选:D。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0.【答案】B
【解析】解: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B。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
11.【答案】B
【解析】解:“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因此属于防御行为。蜜蜂的防御行为需要彼此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还属于社群行为。所以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故选:B。
(1)社群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2)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群行为和防御行为的特征。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研究的知识,思考解答。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
A、让 亨利 卡西米尔 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其主要通过观察来研究昆虫。符合题意。
B、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早在1910年他就通过实验观察,证明鱼类具有辨别颜色和亮度的能力而且辨声能力超过人类,成为研究鱼类色觉和听觉功能的先驱。以后继而研究蜜蜂的行为。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不符合题意。
C、廷伯根,现代行为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07年4月15日生于荷兰海牙。自幼对博物,特别是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主要通过实验法对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进行研究,不符合题意。
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用实验法,对发生行为的动物和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他们之间的信号,经进一步分析刺激发生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如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如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如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据此解答。
掌握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结合题意,仔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题关键是熟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解答】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解:A、海蜇属于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能够放出刺丝,有毒液,有攻击和防御的作用,故会蜇人。但是同时海蜇又可以作为人类的美食。故海蜇有害也有益。错误。
B、蚯蚓以腐烂有机物为食,把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植物利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蚯蚓的粪便排到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肥力。正确。
C、养殖的蜈蚣可以入药,治疗某些疾病。正确。
D、蝗虫主要以农作物的叶和幼嫩的茎为食,危害农业生产。正确。
故选:A。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②一些动物据有药用价值;③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衣着原料;④动物是传播花粉和种子的使者。
直接考查了对人类与动物的关系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为选择、填空题.
16.【答案】D
【解析】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描述的生物有黄鹂、柳树、白鹭,其中黄鹂、白鹭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7.【答案】D
【解析】解: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①蘑菇,③细菌,④向日葵,⑤蝴蝶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是否有细胞。
故选:D。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注意要灵活分类。①蘑菇属于真菌,②病毒,③细菌,④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⑤蝴蝶属于节肢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依据和生物的结构特点。
18.【答案】D
【解析】解:A、灵芝属于真菌,细胞内不含叶绿体,A错误;
B、灵芝属于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后代,B错误;
C、灵芝属于真菌,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
D、灵芝属于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真菌既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如霉菌、食用菌。真菌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真菌的营养方式。
19.【答案】C
【解析】解: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酵母菌是椭圆形单细胞真菌,染色是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是一种能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在高倍镜下能清楚的看到细胞核和淀粉粒。
故选:C。
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多数是多细胞的如霉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大都营腐生生活,大多靠孢子繁殖后代。
知道真菌的结构和特征。
20.【答案】D
【解析】解:①制作食品--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慢头;②因为人体内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其主要功能是维护神经髓鞘的代谢与功能,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缺乏主要症状头晕、恶心(恶性贫血),四肢发麻(神经炎)。故人体肠道中的有些细菌与人共生;③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④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故选:D。
根据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特点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1.【答案】先天性 遗传物质 学习 环境要素 生活经验
【解析】解:(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黑猩猩摘香蕉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为后天性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1)先天性;遗传物质
(2)学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
动物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的是由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指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行为。
掌握动物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关节面 2 关节囊 支点 1 关节头 4 关节窝
【解析】解:(1)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3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炎是2关节囊病变,关节囊分泌的滑液过多,致使3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
(3)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
(4)脱臼时是1关节头从4关节窝脱落出来的现象。
故答案为:(1)关节面
(2)2关节囊
(3)支点
(4)1关节头;4关节窝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23.【答案】5 草→鼠→蛇→鹰 草 鹰
【解析】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草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共5条。
(2)图中的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减少,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的数量最少;因此该食物网中草的数量最多,鹰的数量最少。
故答案为:(1)5;草→鼠→蛇→鹰。
(2)草;鹰。
(1)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其营养级别越高,数量就越少.
(3)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是生产者,而动物大多直接或间接的以生产者为食是消费者.
本题是生态系统的综合题,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以及生物的数量关系.
24.【答案】蛋白质 遗传物质 细菌 动物 青霉素 不能
【解析】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因此病毒外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一旦离开了活的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新冠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乙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
(3)青霉菌能产生青霉素,能够对细菌引起的疾病其作用,对病毒性疾病不起作用。
故答案为:(1)蛋白质;遗传物质。
(2)细菌;动物。
(3)青霉素;不能。
观图可知:甲是病毒,乙是细菌,丙是青霉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殖方式。
25.【答案】DNA 细胞核 鞭毛 腐生
【解析】解:(1)③是DNA,位于细菌细胞特定的核区域内;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⑥是鞭毛,摆动时能够使细菌运动.该细菌可能生活在水中。
(3)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
故答案为:(1)DNA;细胞核。
(2)鞭毛。
(3)腐生。
观图可知:①荚膜、②细胞壁、③DNA、④细胞质、⑤细胞膜、⑥鞭毛。
关键是把握细菌的结构和功能。
26.【答案】206 ② 骨膜 ④ 骨密质 ③ 骨松质 骨髓 骨松质
【解析】解:(1)人体的骨有很206块,骨之间以骨连接的形式构成骨骼,人体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
(2)②是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3)骨质包括③骨松质和④骨密质,骨松质呈海绵状,结构疏松、呈蜂窝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两端。骨密质质地致密坚硬,主要分布于骨干,抗压力强。
(4)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在人的③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生具有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
故答案为:(1)206。
(2)②骨膜。
(3)④骨密质;③骨松质。
(4)骨髓;骨松质。
图中所示的结构分别是:①骨髓、②骨膜、③骨松质、④骨密质、⑤骨质、⑥血管。
对于骨的基本结构的掌握,可以通过绘制知识结构图来记忆。知识的形象化,一个是便于记忆,另一个可以将知识系统化,便于理解。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