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面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察冀(jìn) 还乡河(hái) 扭身(niǔ) 絮叨(xù)
B.鼓囊囊(nāng) 姥姥(lǎo) 枪栓(shuān) 捆绑(kǔn)
C.土炕(kēng) 糠皮(kāng) 劫难(jié) 胳膊(gē)
D.枪毙(bì) 呜呜(wū) 敌人(dí) 尸首(hù)
【答案】B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还乡河(hái 改 huán)
B:正确
C:土炕(kēng 改 kàng)
D:尸首(hù 改 shī)
故答案为:B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雨来是个小英雄的一项是( )。
A.雨来不惧怕敌人的毒打,同敌人进行斗争。
B.雨来机智地逃脱敌人的魔掌。
C.雨来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叔。
D.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
【答案】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要掌握雨来的人物形象,还要能复述与之有关的事件。如雨来不惧怕敌人的毒打,同敌人进行斗争、雨来机智地逃脱敌人的魔掌、雨来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叔。这些都表现了他是一个小英雄。而他浮水的本领高是他的个人技能,帮助了他完成任务,但就技能来说,不能体现他是一个小英雄。
故答案为:D
【点评】要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人物性格。
3.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 )
A.玩弄,戏弄。 B.玩、玩耍 C.施展,表现出来。
(2)我们对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 )
A.思念 B.胸前 C.心胸 D.心里存有。
(3)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
A.开发 修建 B.张开;舒展 C.列出
【答案】(1)B
(2)D
(3)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字、词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义、词义。
故答案为:(1)B(2)D(3)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字义、词义。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拧毛巾(nǐng níng)
挨打(ái āi)
撒腿(sā sǎ)
挣扎(zhā zhá)
还乡(huán hái)
鸡冠花(guān guàn)
【答案】níng;ái;sā;zhá;huán;guā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给出的音节判断即可。
拧:[níng] 握住物体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用力 :拧手巾。[nǐng]扭转,控制住东西的一部分而绞转 :拧螺丝钉。
挨[ái] 遭受 :挨打。[āi]依次,顺次 :挨门逐户。
撒:[sā]放开,发出 :撒腿。[sǎ]散播,散布,散落 :撒种(zhóng)。撒播。
故答案为:níng、ái、sā、zhá、huán、guān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5.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即使……也…… 宁可……也不……
(1)雨来 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敌人 不会放了他。
(2)雨来 牺牲自己, 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3) 雨来没有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鬼子要杀他。
【答案】(1)即使;也
(2)宁可;也不
(3)因为;所以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雨来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属于转折关系,(敌人不会放了他。 )。应该用“即使……也……”
(2)两个分句说出两件情况(雨来牺牲自己;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属于选择关系,所以用“宁可……也不…… ”
(3)前一个分句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雨来没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后一个分句表示事情的的结果(鬼子要杀他。 ),属于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所以…… ”。
故答案为:(1)即使、也
(2)宁可、也不
(3)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 。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 ,怎么也抓不住。
(3)雨来像 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4)啊!那双手就像 ,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答案】(1)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2)小泥鳅
(3)小鸭子
(4)鹰的爪子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芦花”是白色的,把“芦花”比作“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恰当。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把“雨来”比作“小泥鳅”恰当。
(3)雨来水性好,把“雨来”比作“小鸭子”恰当。
(4)为了突出对鬼子的憎恶,把”鬼子的双手“比作”鹰的爪子”恰当。
故答案为:(1)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2)小泥鳅
(3)小鸭子
(4)鹰的爪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辨字组词
晋 炕 铅
普 坑 沿
【答案】晋察冀;火炕;铅笔;普通;坑坑洼洼;沿岸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考查了辨字组词,组词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词汇、运用词汇,还能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注意辨析字形,结合词义分析。如:铺和捕,“铺”[pū]陈列;布置。组词“铺上”;“捕”捉,逮。组词“捕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晋:jìn。部首:日,组词:晋察冀。普:pǔ。部首:日,组词:普通。
炕:kàng ,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部首:火,组词:火炕。坑:kēng,洼下去的地方。部首:土,组词:坑坑洼洼。
故答案为:晋察冀、火炕、铅笔、普通、坑坑洼洼、沿岸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8.按要求写词语。
(1)哗啦哗啦(拟声词):
(2)推推搡搡(AABB式):
【答案】(1)吧嗒吧嗒;呜哩哇啦;嗷嗷地
(2)嘟嘟囔囔;唧唧咕咕;飘飘悠悠
【知识点】AABB式词语;ABAB式词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1)从给出的词语“哗啦哗啦”来看,是ABAB式结构的拟声词,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如:咔嚓咔嚓、咕噜咕噜、 轰隆轰隆、叮咚叮咚、淅沥淅沥。
(2)从给出的词语“推推搡搡”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故答案为:(1)吧嗒吧嗒、呜哩哇啦、嗷嗷地
(2)嘟嘟囔囔、唧唧咕咕、飘飘悠悠
【点评】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阅读
(2021四下·商丘月考)现代文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9.“凶恶”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
10.找出鬼子打雨来的动作的词。
11.“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说明了 。
12.写出你对选文中画先的句子的理解。
【答案】9.凶狠;善良
10.扭、拉、抽、打、揪、拧、打、抓
11.鬼子凶狠毒辣,下手很重
12.鲜血溅在了那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
心和坚强的意志,也体现了他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语段阅读;记叙文阅读;小英雄雨来
【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首先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凶狠”在原文中的含义,然后再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2)此题考查学生的审题与分析能力,只要认真分析与阅读,题目并不难以解答,首先找出鬼子毒打雨来的文段,然后看一看作者通过哪些动作词描写了雨来被毒打的场面。
(3)分析文段中某一句话的含义,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含义。
(4)文段最后的画线句子是对文段中心思想的升华,前面运用大量语言描写了雨来遭受毒打的场面。但遭受毒打的雨来,并没有屈服,而是怀抱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学生要学会感悟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9.“凶恶”凶狠,恶毒的意思,反义词为“善良”、“温良”等。
故答案为:凶狠、善良。
10.首先找到鬼子打雨来的句子,从第一段的第二句开始,到第一段结束。鬼子打雨来的动作词有“ 扭、拉、抽、打、揪、拧、打、抓 ”。
故答案为: 扭、拉、抽、打、揪、拧、打、抓 。
11.联系上下文,在这句话之前,描写的是雨来被鬼子毒打的场面,毒打之后,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说明鬼子下手狠。
故答案为: 鬼子凶狠毒辣,下手很重 。
12.雨来虽然惨遭鬼子的毒打,鲜血滴在那几行字上,这几行字正体现了他心中不灭的意志和信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体现了雨来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意志,也体现了他视死如归,保卫祖国的决心。
故答案为: 鲜血溅在了那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也体现了他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13.阅读课文短文,回答问题。
不服输的赖宁
赖宁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他学习英雄,注意磨练自己,逐渐养成了永不服输的性格。
他跟杨斌比赛掰(bāi)手腕子,不料成了人家的手下败将,他发誓要战胜杨斌,决心练手劲。回到家,他找了20公斤重的铁桶,开始做提桶练习。他家住在四楼上,他天天提着重重的铁桶上上下下。那大铁桶与他膝盖一般高,沉甸甸地直往他腿上撞,但他咬紧牙关,把铁桶看成拦路石,坚持天天练。手酸疼了,他不怕,关节勒(lēi)红了,他也不怕。
两个星期后,他们又“交战”,杨斌毫不在意,万万没想到,赖宁的手像一把老虎钳子,使他一败涂地。
赖宁和杜武同学是同桌,杜武总以为自己的地理学得好,就故意考赖宁地理知识,赖宁答不出来。杜武十分得意。当天下午,杜武又向赖宁提了好几个地理知识方面的问题,不料,赖宁却对答如流。杜武奇怪极了,问赖宁。赖宁说:“你逼我,我还不利用中午把地理书看一遍呀!说吧,还想考我什么?我正想练脑子呢。”
(1)根据意思,从本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不可收拾。
②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膝盖(xī qī) 沉甸甸(diàn diān)
(3)简要回答,短文写了赖宁的哪几件事?
(4)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5)读了短文之后,你觉得赖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答案】(1)①一败涂地;②对答如流
(2)xī;diàn
(3)刻苦练习扳手腕战胜对手 面对同学的提问对答如流
(4)赖宁为了战胜对手,刻苦训练手劲。
(5)赖宁是一个聪明、勇敢、顽强的孩子,他热爱学习,团结友爱,是一个了不起的小英雄。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①意思是“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不可收拾。”的词语结合短文应选“一败涂地”。②意思是“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的词语结合短文应选“对答如流”。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膝盖”的“膝”读xī,不要读成形近字“漆qī”。“沉甸甸”的“甸”读二声diàn ,不要读成一声“diān”。
(3)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短文写了赖宁两件事,一是刻苦练习扳手腕战胜对手杨斌;二是利用中午时间记地理知识面对同学的提问对答如流。
(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赖宁为了战胜对手,刻苦训练手劲。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由“赖宁刻苦练习扳手腕战胜对手;面对同学的提问对答如流”
可以看出赖宁是一个聪明、不服输、顽强的孩子,他热爱学习,团结友爱,是一个有志气的少年。
故答案为:(1)①一败涂地、②对答如流
(2)xī、diàn
(3)刻苦练习扳手腕战胜对手 面对同学的提问对答如流
(4)赖宁为了战胜对手,刻苦训练手劲。
(5)赖宁是一个聪明、勇敢、顽强的孩子,他热爱学习,团结友爱,是一个了不起的小英雄。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要掌握方法平时多练。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三、语言表达
14.缩写《小英雄雨来》。要求:写出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350字左右。
【答案】略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小英雄雨来
【解析】【分析】缩写文章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能用概括的方式压缩与中心内容意思不很密切的内容,把作文写得简洁,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明白地告诉别人。注意要保留主要内容意思准确、完整,语句也要通顺连贯。
【点评】解答本题,小作者删去与课文主要意思无关的情节,压缩与课文主要意思不很相关的情节,保留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
1 / 1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面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察冀(jìn) 还乡河(hái) 扭身(niǔ) 絮叨(xù)
B.鼓囊囊(nāng) 姥姥(lǎo) 枪栓(shuān) 捆绑(kǔn)
C.土炕(kēng) 糠皮(kāng) 劫难(jié) 胳膊(gē)
D.枪毙(bì) 呜呜(wū) 敌人(dí) 尸首(hù)
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雨来是个小英雄的一项是( )。
A.雨来不惧怕敌人的毒打,同敌人进行斗争。
B.雨来机智地逃脱敌人的魔掌。
C.雨来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叔。
D.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
3.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 )
A.玩弄,戏弄。 B.玩、玩耍 C.施展,表现出来。
(2)我们对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 )
A.思念 B.胸前 C.心胸 D.心里存有。
(3)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
A.开发 修建 B.张开;舒展 C.列出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拧毛巾(nǐng níng)
挨打(ái āi)
撒腿(sā sǎ)
挣扎(zhā zhá)
还乡(huán hái)
鸡冠花(guān guàn)
5.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即使……也…… 宁可……也不……
(1)雨来 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敌人 不会放了他。
(2)雨来 牺牲自己, 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3) 雨来没有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鬼子要杀他。
6.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 。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 ,怎么也抓不住。
(3)雨来像 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4)啊!那双手就像 ,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7.辨字组词
晋 炕 铅
普 坑 沿
8.按要求写词语。
(1)哗啦哗啦(拟声词):
(2)推推搡搡(AABB式):
二、阅读
(2021四下·商丘月考)现代文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9.“凶恶”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
10.找出鬼子打雨来的动作的词。
11.“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说明了 。
12.写出你对选文中画先的句子的理解。
13.阅读课文短文,回答问题。
不服输的赖宁
赖宁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他学习英雄,注意磨练自己,逐渐养成了永不服输的性格。
他跟杨斌比赛掰(bāi)手腕子,不料成了人家的手下败将,他发誓要战胜杨斌,决心练手劲。回到家,他找了20公斤重的铁桶,开始做提桶练习。他家住在四楼上,他天天提着重重的铁桶上上下下。那大铁桶与他膝盖一般高,沉甸甸地直往他腿上撞,但他咬紧牙关,把铁桶看成拦路石,坚持天天练。手酸疼了,他不怕,关节勒(lēi)红了,他也不怕。
两个星期后,他们又“交战”,杨斌毫不在意,万万没想到,赖宁的手像一把老虎钳子,使他一败涂地。
赖宁和杜武同学是同桌,杜武总以为自己的地理学得好,就故意考赖宁地理知识,赖宁答不出来。杜武十分得意。当天下午,杜武又向赖宁提了好几个地理知识方面的问题,不料,赖宁却对答如流。杜武奇怪极了,问赖宁。赖宁说:“你逼我,我还不利用中午把地理书看一遍呀!说吧,还想考我什么?我正想练脑子呢。”
(1)根据意思,从本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不可收拾。
②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膝盖(xī qī) 沉甸甸(diàn diān)
(3)简要回答,短文写了赖宁的哪几件事?
(4)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5)读了短文之后,你觉得赖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三、语言表达
14.缩写《小英雄雨来》。要求:写出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3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还乡河(hái 改 huán)
B:正确
C:土炕(kēng 改 kàng)
D:尸首(hù 改 shī)
故答案为:B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答案】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要掌握雨来的人物形象,还要能复述与之有关的事件。如雨来不惧怕敌人的毒打,同敌人进行斗争、雨来机智地逃脱敌人的魔掌、雨来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叔。这些都表现了他是一个小英雄。而他浮水的本领高是他的个人技能,帮助了他完成任务,但就技能来说,不能体现他是一个小英雄。
故答案为:D
【点评】要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人物性格。
3.【答案】(1)B
(2)D
(3)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字、词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义、词义。
故答案为:(1)B(2)D(3)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字义、词义。
4.【答案】níng;ái;sā;zhá;huán;guā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给出的音节判断即可。
拧:[níng] 握住物体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用力 :拧手巾。[nǐng]扭转,控制住东西的一部分而绞转 :拧螺丝钉。
挨[ái] 遭受 :挨打。[āi]依次,顺次 :挨门逐户。
撒:[sā]放开,发出 :撒腿。[sǎ]散播,散布,散落 :撒种(zhóng)。撒播。
故答案为:níng、ái、sā、zhá、huán、guān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5.【答案】(1)即使;也
(2)宁可;也不
(3)因为;所以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雨来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属于转折关系,(敌人不会放了他。 )。应该用“即使……也……”
(2)两个分句说出两件情况(雨来牺牲自己;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属于选择关系,所以用“宁可……也不…… ”
(3)前一个分句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雨来没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后一个分句表示事情的的结果(鬼子要杀他。 ),属于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所以…… ”。
故答案为:(1)即使、也
(2)宁可、也不
(3)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答案】(1)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2)小泥鳅
(3)小鸭子
(4)鹰的爪子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芦花”是白色的,把“芦花”比作“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恰当。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把“雨来”比作“小泥鳅”恰当。
(3)雨来水性好,把“雨来”比作“小鸭子”恰当。
(4)为了突出对鬼子的憎恶,把”鬼子的双手“比作”鹰的爪子”恰当。
故答案为:(1)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2)小泥鳅
(3)小鸭子
(4)鹰的爪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答案】晋察冀;火炕;铅笔;普通;坑坑洼洼;沿岸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考查了辨字组词,组词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词汇、运用词汇,还能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注意辨析字形,结合词义分析。如:铺和捕,“铺”[pū]陈列;布置。组词“铺上”;“捕”捉,逮。组词“捕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晋:jìn。部首:日,组词:晋察冀。普:pǔ。部首:日,组词:普通。
炕:kàng ,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部首:火,组词:火炕。坑:kēng,洼下去的地方。部首:土,组词:坑坑洼洼。
故答案为:晋察冀、火炕、铅笔、普通、坑坑洼洼、沿岸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8.【答案】(1)吧嗒吧嗒;呜哩哇啦;嗷嗷地
(2)嘟嘟囔囔;唧唧咕咕;飘飘悠悠
【知识点】AABB式词语;ABAB式词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1)从给出的词语“哗啦哗啦”来看,是ABAB式结构的拟声词,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如:咔嚓咔嚓、咕噜咕噜、 轰隆轰隆、叮咚叮咚、淅沥淅沥。
(2)从给出的词语“推推搡搡”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故答案为:(1)吧嗒吧嗒、呜哩哇啦、嗷嗷地
(2)嘟嘟囔囔、唧唧咕咕、飘飘悠悠
【点评】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答案】9.凶狠;善良
10.扭、拉、抽、打、揪、拧、打、抓
11.鬼子凶狠毒辣,下手很重
12.鲜血溅在了那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
心和坚强的意志,也体现了他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语段阅读;记叙文阅读;小英雄雨来
【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首先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凶狠”在原文中的含义,然后再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2)此题考查学生的审题与分析能力,只要认真分析与阅读,题目并不难以解答,首先找出鬼子毒打雨来的文段,然后看一看作者通过哪些动作词描写了雨来被毒打的场面。
(3)分析文段中某一句话的含义,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含义。
(4)文段最后的画线句子是对文段中心思想的升华,前面运用大量语言描写了雨来遭受毒打的场面。但遭受毒打的雨来,并没有屈服,而是怀抱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学生要学会感悟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9.“凶恶”凶狠,恶毒的意思,反义词为“善良”、“温良”等。
故答案为:凶狠、善良。
10.首先找到鬼子打雨来的句子,从第一段的第二句开始,到第一段结束。鬼子打雨来的动作词有“ 扭、拉、抽、打、揪、拧、打、抓 ”。
故答案为: 扭、拉、抽、打、揪、拧、打、抓 。
11.联系上下文,在这句话之前,描写的是雨来被鬼子毒打的场面,毒打之后,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说明鬼子下手狠。
故答案为: 鬼子凶狠毒辣,下手很重 。
12.雨来虽然惨遭鬼子的毒打,鲜血滴在那几行字上,这几行字正体现了他心中不灭的意志和信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体现了雨来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意志,也体现了他视死如归,保卫祖国的决心。
故答案为: 鲜血溅在了那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也体现了他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13.【答案】(1)①一败涂地;②对答如流
(2)xī;diàn
(3)刻苦练习扳手腕战胜对手 面对同学的提问对答如流
(4)赖宁为了战胜对手,刻苦训练手劲。
(5)赖宁是一个聪明、勇敢、顽强的孩子,他热爱学习,团结友爱,是一个了不起的小英雄。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①意思是“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不可收拾。”的词语结合短文应选“一败涂地”。②意思是“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的词语结合短文应选“对答如流”。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膝盖”的“膝”读xī,不要读成形近字“漆qī”。“沉甸甸”的“甸”读二声diàn ,不要读成一声“diān”。
(3)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短文写了赖宁两件事,一是刻苦练习扳手腕战胜对手杨斌;二是利用中午时间记地理知识面对同学的提问对答如流。
(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赖宁为了战胜对手,刻苦训练手劲。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由“赖宁刻苦练习扳手腕战胜对手;面对同学的提问对答如流”
可以看出赖宁是一个聪明、不服输、顽强的孩子,他热爱学习,团结友爱,是一个有志气的少年。
故答案为:(1)①一败涂地、②对答如流
(2)xī、diàn
(3)刻苦练习扳手腕战胜对手 面对同学的提问对答如流
(4)赖宁为了战胜对手,刻苦训练手劲。
(5)赖宁是一个聪明、勇敢、顽强的孩子,他热爱学习,团结友爱,是一个了不起的小英雄。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要掌握方法平时多练。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14.【答案】略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小英雄雨来
【解析】【分析】缩写文章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能用概括的方式压缩与中心内容意思不很密切的内容,把作文写得简洁,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明白地告诉别人。注意要保留主要内容意思准确、完整,语句也要通顺连贯。
【点评】解答本题,小作者删去与课文主要意思无关的情节,压缩与课文主要意思不很相关的情节,保留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