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0 21: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 6 将相和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B.秦王我都不怕,只怕廉将军。
C.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
D.秦王我都不怕,怎会怕廉将军?
2.与“理直气壮”中“直”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心直口快 B.直言不讳 C.正直无私 D.勇往直前
3.词语感彩相同的一组是(  )
A.气急败坏 举世闻名 诡计多端
B.足智多谋 得意忘形 处心积虑
C.深谋远虑 壮志豪情 兴高采烈
4.与“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句子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有什么语言更能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全部感情呢?
5.下面具体的情景用成语来表现,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协调有序 ②理直气壮 ③顶天立地 ④悠然自得
★大家配合默契,先到先下,谁也不抢道,谁也不挤谁,人员很快撤离完毕。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天后,壮烈牺牲。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退休后,王大爷的生活很安逸。早晨,他锻炼完身体后,都会泡上一壶茶,慢慢品味一番。吃过早饭,他就到公园里和其他退休人员一起下棋、闲谈。
A.①②③ B.③④① C.①③④ D.④②①
二、填空题
6.多音字组词。
xiāng( ) liàng( ) cháo( ) hé( ) huó( )
相 量 朝 和
xiàng( ) liáng( ) zhāo( ) hè( ) huò( )
7.根据要求填空。
1.《白鹭》一课,作者除了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外形特点外,还描绘了___、____、___三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将相和》根据司马迁的《_______》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指_________,“相”指________,“和”是_______的意思。
3.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俭以养德。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改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照样子写句子。
(1)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把和氏壁送回赵国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10.文段中画“____”的句子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
11.用“﹏﹏﹏”画出描写廉颇心理活动的句子。
12.你认为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
A.蔺相如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B.蔺相如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C.蔺相如是一个有智谋、重私利的人。廉颇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
D.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廉颇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____成____与____功____两个字组成的____成是功的积累____叫做____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午……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3.在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殊不知成功是由________成________与________功________两个字组成的________成是功的积累________叫做________功到自然成________。
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15.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意的分析,仔细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得出答案。句子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B项。ACD三项的意思都是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颇,B项的意思是不害怕秦王,但是会害怕廉颇。
2.C
【解析】
【详解】
理直气壮: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直:公正合理。
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爽快、坦率。
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直:爽快、坦率。
正直无私: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直:公正合理。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比喻有充足的勇气。直:不弯曲。
3.C
【解析】

4.C
【解析】

5.C
【解析】
【详解】
协调有序:相互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顶天立地:意思是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
6. 互相 力量 唐朝 和谐 和面 宰相 量一量 朝阳 一唱一和 和稀泥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认清多音字的不同音节,然后依据音节组词即可。
相多音字
[ xiāng ]1.互相:~像。~识。~距太远。不~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瞒。好言~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亲。~中。
[ xiàng ]1.相貌;外貌:长~。聪明~。可怜~。狼狈~。2.物体的外观:月~。金~。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坐有坐~。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马。8.姓。9.辅助:吉人天~。10.宰相:丞~。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
量多音字
[ liàng ]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力~。3.数量:降雨~。产~。4.估计;衡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
[ liáng ]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地。~血压。2.估计;衡量:打~。思~。
朝多音字
[ cháo ]1.朝廷(跟“野”相对):上~。在~党(执政党)。2.朝代:唐~。改~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4.朝见;朝拜:~觐。~顶。5.面对着;向:脸~里。坐东~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南开门。~学校走去。7.姓。
[ zhāo ]1.早晨:~阳。一~一夕。~令夕改。2.日;天:今~。一~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和多音字
[ hé ]1.平和;和缓:温~。柔~。~颜悦色。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末了一盘~了。5.姓。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服。
[ hè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一唱百~。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7. 水田钓鱼 枝头望哨 黄昏低飞 史记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静以修身
【解析】

8. 蔺相如说,秦王现在离他只有五步远,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 我们不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 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所以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解析】
【分析】
【详解】
1.考查引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引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的原则和方法:(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二)人称的变化。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2.考查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如有则去掉;如果没有则在肯定词前加上否定词“不”。 ②删去肯定词或否定词前的“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助词。 ③删去结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问号改为句号。本题将“怎么敢”改为“不敢”,去掉“呢”,将结尾问号改为句号。
3.考查改写句子,所给句子运用了“之所以……是因为……”句式,前面叙述了结果,后面说明了原因。按照要求改写为“因为……所以……”的句式,则是将原因放在了前面,结果放在了后面。
9. 我之所以不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为的是不伤到这个孩子的自尊。 秦王被逼得没法,不得不敲了一下缶。 我看秦王没有诚意,难道不能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吗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怕廉将军。
【解析】
【详解】
1题考查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关联词语关系的前提下,会用关联词语写句子,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2题陈述句改双重否定句:
加上“不得不”、“不会不”、“不能不”、“无()不”、“没()不”的其中一个。3题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4题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所以不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为的是不伤到这个孩子的自尊。(2)秦王被逼得没法,不得不敲了一下缶。(3)我看秦王没有诚意,难道不能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吗 (4)秦王我都不怕,更不怕廉将军。
10.负荆请罪
11.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12.A
【解析】
【分析】
10.
此题考查成语。
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11.
此题考查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通过读文可知“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是对廉颇心理活动的描写。
12.
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蔺相如:在外交上他面对秦王,能智勇双全、不畏强暴,在处理与廉颇的关系上,他表现了他顾全大局、心胸开阔的特点。
廉颇:他首先是一个爱国的人,有才能的人,他打仗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他又有些小心眼,妒忌蔺相如的职位高,但当他明白事情真相后,他又能知错就改。
13. “ ” “ ” 。 , “ ”
14. 积累 结果 自私 公平
15.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终成书法家;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16.水滴石穿对我的启示是:人生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才有可能摘取胜利的桂冠。我们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并持之以恒,才能获得好成绩。所以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坚持不懈,争取成功。
【解析】
【详解】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围绕“持之以恒地努力”谈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