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3: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 18 慈母情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注音错误的是( )。
A.健儿(jiàn ér) B.小人儿(xiǎo rén ér)
C.男儿(nán ér) D.女儿(nǚ ér)
2.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加点的字词正确的解释是( )
A.使紧 B.非常接近,空隙极小 C.事情非常急 D.经济不宽裕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
B.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等十几种蔬菜。
C.“最重要的是,”父亲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和爱心。”
D.你仔细想想,东西到底是昨天丢的?还是今天丢的?
4.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 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C.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D.母爱,是春日里的伞,给我一片无雨的晴空;母爱,是冬天里的阳光,给我无限的温暖;母爱,是无声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母爱,是明亮的灯塔,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5.将“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插入段中的( )较为恰当。
①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
②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伸向前去,一步一匍匐。
③即便这样的母亲,亦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
④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A.句①之前 B.句②之前 C.句③之前 D.句④之前
二、填空题
6.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不屈—( )气壮山河—( )
深思熟虑—( ) 唾手可得—( )
束手无策—( ) 家喻户晓—( )
踉踉跄跄—( )
7.读对母亲的细节描写,请分别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描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的母亲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的母亲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的母亲
三、语言表达
8.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练笔。
文中“我鼻子一酸”,攥着母亲给“我”的钱,也攥着母亲的辛苦、母亲对“我”的期望和爱跑了出去……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者,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拿起笔写下这些话,注意写的话里,“母亲”这个词必须出现三次。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慈母情深》选段,完成练习。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 蹋)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gōng gòng)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zhēng zhèng)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 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0.用“\”划去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11.选段④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省略了“我”看到的部分 B.表示声音延长 C.表示话没说完
12.选段①中,“揉得皱皱的毛票”和“龟裂的手指”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段④是对母亲的_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连用四个“立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是怎样理解选段②③中人物对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段落品析。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zhēng zhèng)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振 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6.划去括号内错误的音或字。
17.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的是( )。
A.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18.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经济不宽裕,但是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紧:经济不宽裕。
3.C
【解析】
【详解】
A.正确的是:要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
B.等字前不用省略号,正确的是: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等十几种蔬菜。
D.两个问句是一句话,只用一个问号,正确的是:你仔细想想,东西到底是昨天丢的,还是今天丢的?
4.D
【解析】

5.B
【解析】
【详解】
例句是着重说驼背的严重程度,前一句应是说谁的背是驼背,后一句说因为驼背这个人怎么样。
6. 百折不挠 雄伟豪迈 深谋远虑 易如反掌 一筹莫展 尽人皆知 步履蹒跚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故答案为:百折不挠;雄伟豪迈;深谋远虑;易如反掌;一筹莫展;尽人皆知;步履蹒跚。
7. 辛劳 通情达理 贫穷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给句子去理解,写出描写母亲形容词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结合所给句子写出词语,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辛劳;通情达理;贫穷。
8.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我”的此时此刻的两个“第一次”。母亲那么瘦小,一直以来就是这样,但在以前“我”却从没有发现,总以为妈妈很坚强,很伟大,无所不能。这次的发现让“我”非常震撼,感觉自己不能再依赖母亲,应该要为母亲分忧,要承担起应有的家庭责任。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对反复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答案为: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我”的此时此刻的两个“第一次”。母亲那么瘦小,一直以来就是这样,但在以前“我”却从没有发现,总以为妈妈很坚强,很伟大,无所不能。这次的发现让“我”非常震撼,感觉自己不能再依赖母亲,应该要为母亲分忧,要承担起应有的家庭责任。
9.母亲,您是多么忙碌,多么劳累,我不该跟您要这么多钱。母亲,您是多么伟大,您用自己的汗水养活了我们一家人。母亲,我爱您,我一定要用好成绩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组织、表述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写话时假设自己就是文中的“我”,想象在看到母亲的工作环境,听到母亲与工友对话后会有怎样的心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同时还要注意题目要求,最少出现三次“母亲”。
10.蹋 gòng zhēng 伏
11.A
12.说明了母亲挣钱的不易和母亲平日的辛劳。
13. 动作 排比 母亲工作繁忙,非常辛苦
14.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的爱子之情、深明大义、通情达理。
15.因为作者认识到了母亲挣钱的辛苦,对母亲很感激,很崇敬。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了字的读音和同音字的辨析。
结合语境理解,“踏”:有用脚踩、亲自到现场去等解释;“蹋”:践踏、踩蹋。根据语义应选“踏”;故划去“ 蹋”。
“供”是多音字,读音“gōng”:供给;“gòng”供奉、供述、供职、供事等。根据语义应选“gōng”。故划去“gòng”。
“挣”是多音字:读“ zhēng”:用力摆脱束缚;读“zhèng”:用劳动换取。根据语义应选“zhèng” 故划去“zhēng”。
“伏”:趴,脸向下,体前屈,“俯”:向下,低头。根据语义应选“俯”,故划去“伏”。
2、考查了省略号的运用。“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我”看到的。故选A。
3、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知,我明白钱来之不易,母亲在条件那么差的情况下还毫不犹豫的让我买书,让我鼻子一酸。
联系上下文理解,龟裂的手指:指母亲因为辛勤劳作而手指裂开,形容母亲很辛苦。
4、本题主要考查动作描写与炼字和排比句掌握情况及对文本理解能力。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等等。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母亲“立刻……立刻……立刻……”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争分夺秒地工作,十分辛劳、忙碌。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5、这道题考查的是赏析句子。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的爱子之情、深明大义、通情达理。
6、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可知,“我”看到了母亲辛苦工作的状态,体会到她养家的不易。自己慢慢长大了,应该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要有着大人一样的担当。“我”内心深处萌发了对母亲的心疼和内疚之感。
16.zhēng 振
17.A
18.“我”为了要钱去工厂里找母亲。
【解析】
16.略
17.略
18.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