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一位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他利用的方法是( )
A. 嫁接 B. 压条 C. 扦插 D. 种子繁殖
如图是家蚕发育的全过程,请写出它的正确顺序(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③①
鸟的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部分是( )
A. 卵白 B. 卵黄 C. 卵黄膜 D. 胚盘
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 )
A. 30条、30对 B. 30对、30条 C. 30条、30条 D. 30对、30对
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 B. 公鸡的肉冠有玫瑰冠和单冠
C. 小红和小莉都是双眼皮 D. 小张长得较高,小明长得较瘦
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 )
A. 2N→2N→2N B. N→N→N C. N→2N→N D. 2N→N→2N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 母兔生下的小兔中有黑毛的和白毛的
B. 合理施肥的水稻产量高
C. 夏天晒太阳皮肤变黑
D. 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 )
A.
B.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C.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保护色形成的原因是( )
A. 遗传作用 B. 变异作用 C. 遗传和变异 D. 自然选择
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间,同学们都分期分批免费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和预防措施分别是( )
A. 抗体 控制传染源 B. 抗体 保护易感者
C. 抗原 控制传染源 D. 抗原 保护易感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如图表示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结果使出生的转基因鼠比普通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大1倍,请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上研究过程利用的技术叫______技术。
(2)图中B显示,将获得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体内,你认为注入的部位应该是______.最终受精卵在小鼠的______内发育成新个体。
(3)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_.
(4)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
如图是人类生殖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1)请将图中表示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圆圈补画完整。
(2)若图中所示的一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则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______ ,可以产生 ______ 种类型的精子;母亲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产生的卵细胞中只含 ______ 条性染色体。
如图表示张贞和李雨所使用的急救方法,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图表示张贞和李雨正在对小王进行急救,该急救技术是人工呼吸和______,在进行人工呼吸急救前,应先解开小王的衣领,清除口鼻中的异物,保持______畅通。
(2)张贞发现小王上肢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张贞采取B图的指压止血法急救。请你判断:小王上肢损伤的血管类型是______,血管的伤口在______端(A或B)。
(3)张贞和李雨对小王急救成功了,如果你在旁边,接下来,你将怎样帮助?______。
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形。请据图回答:
(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性状
(2)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其中X染色体来自______号,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通过______传递给子女。
(3)若2号是单眼皮,5号是双眼皮,5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_;若6号是单眼皮,5号和6号生下一个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______。
(4)7号和9号是表兄妹,从优生的角度分析,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后代患______的机会大大增加。
2015年4月,某中学的学生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2014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1)上述调查是通过 ______ 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 ______ 的关系。
(2)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八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 ______ 。
(3)流感高发季节,学校通常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______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4)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______ ,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 性免疫。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将一株单色的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就可以使用这几种不同品种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株单色的野生菊上即可。可见A正确。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嫁接技术的应用,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思考答题。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也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2.【答案】C
【解析】解: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图中①是成虫、②是受精卵、③是幼虫、④是蛹,家蚕发育的全过程是:②受精卵→③幼虫→④蛹→①成虫。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全变态发育。解答时可以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3.【答案】D
【解析】解:如图鸟卵的结构: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故选:D。
本题考查鸟卵的结构。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卵黄②胚盘③卵白④气室⑤卵黄膜⑥卵黄系带⑦卵壳膜
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
4.【答案】A
【解析】解: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在形成受精卵时,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汇合在一起,有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因此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所含染色体数分别是30条和30对。
故选:A。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5.【答案】B
【解析】解: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A、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是山羊和绵羊,是两种动物,不是同种动物,不是相对性状;如山羊的毛较少与山羊的毛较多,或绵羊的毛较少与绵羊的毛较多,都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B、公鸡的肉冠有玫瑰冠和单冠,是鸡冠的形状不同,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符合题意;.
C、小红和小丽都是双眼皮,是同一种性状,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是相对性状;正确的是小红是单眼皮与小丽是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D、小强长的高,小刚长的较瘦,是人的高矮与胖瘦,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小强长的高,小刚长的较矮,或小强长的较胖,小刚长的较瘦都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6.【答案】D
【解析】解: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如图所示。
因此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2N→N→2N
故选:D。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7.【答案】A
【解析】解:生物的变异分为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选项中,B、C、D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母兔生下的小兔中有黑毛的和白毛的”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
故选: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此题考查了变异的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8.【答案】A
【解析】解: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值得注意的是原始鸟类、哺乳类都是由原始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故选:A。
本题考查动物进化的历程。结合动物的分类及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知道原始鸟类、哺乳类都是由原始爬行类进化而来的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工选择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选择对人类有利的生物变异以形成新品种,
故选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据此答题.
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10.【答案】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给同学们大多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起作用,从而使人体获得了对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避免人体再感染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是为了保护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被传染的人群,故此措施为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D。
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据此作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原的概念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1.【答案】转基因;输卵管;子宫;鼠的大小;生长激素基因;基因控制性状
【解析】解:(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该研究过程中,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中,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2)图中B显示,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该受精卵在小鼠的子宫内发育成新个体。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因此该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大小。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鼠的大小。
4)超级鼠体量增大(体量大小是一种性状)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故答案为:(1)转基因 (2)输卵管;子宫 (3)鼠的大小;生长激素基因 (4)基因控制性状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此题考查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以及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12.【答案】XY 2 1
【解析】解:(1)图示中“”表示染色体,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即A、a表示基因.
(2)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在形态上相对较大的性染色体是X,形态上相对较短的性染色体是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或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见后代的性别是由父(男)方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所决定的.
故答案为:(1)
(2)XY;2;1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的遗传以及染色体的组成.
13.【答案】胸外心脏按压 呼吸道 动脉出血 B 拨打120急救电话,让医护人员进一步救治
【解析】解:(1)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2)平时说的外伤出血是指体动脉和体静脉出血。体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而体静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体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而体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较缓。题中外伤出血,血色鲜红,从伤口喷出,可以判断是动脉出血,因而应该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
(3)当张贞和李雨对小王急救成功了,接下来就应该拨打120急救电话,让医护人员进一步救治。
故答案为:(1)胸外心脏按压;呼吸道;
(2)动脉出血;B;
(3)拨打120急救电话,让医护人员进一步救治。
1、当遇到某人溺水或煤气中毒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人停止了呼吸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在拨打“120”之后,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因此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静脉受伤出血时,在远心端止血;
判断动脉或静脉出血可根据血流速度和血流颜色来判断。
14.【答案】相对 XY 2 生殖细胞 Aa 50% 遗传病
【解析】解:(1)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种生物(人)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称为相对性状。
(2)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因此,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1父亲。故其中X染色体来自2母亲。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具体性状的DNA片断,生物体的能遗传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若2号是单眼皮,则基因组成是aa,5号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2号母亲即a,而5号是双眼皮,因此5号的基因组成是Aa.若6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是aa。其遗传图解如图:从图解中可以看出5号和6号生下一个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50%
(4)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故答案为:
(1)相对;
(2)XY;2;生殖细胞;
(3)Aa;50%;
(4)患遗传病
此题考查的是相对性状、性别遗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禁止近亲结婚。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代之间的传递。
15.【答案】抽样(调查) 季节 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 B 抗体 特异性
【解析】解:(1)从题干信息“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出只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属于抽样调查.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该调查的目的是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
(2)分析表中数据,去年该校八年级学生流感发病规律是: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对教室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属于抗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性免疫.
故答案为:
(1)抽样(调查);季节
(2)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必须说明哪两个季节发病率高或者哪两个季节发病率低,回答不全者不计分)
(3)B
(4)抗体;特异性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此题的关键是从资料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得出答案.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