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钟山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 )
A. 原始海洋 B. 原始岩层 C. 原始大气 D. 原始陆地
关于家蚕发育过程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卵→幼虫→蛹→成虫 B. 卵→蛹→幼虫→成虫
C. 若虫→卵→成虫 D. 卵→若虫一成虫
下列现象中,能够遗传的是( )
A. 小明的皮肤被太阳晒黑
B. 航天员杨利伟带上太空的甜椒种子引起的变异
C. 营养不良导致消瘦
D. 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小麦的籽粒粒大饱满
原始大气的成分有( )
A. 水蒸气、氨、甲烷 B. 硫化氢、水蒸气、氧气
C. 氧气、氮气、水蒸气 D. 水蒸气、甲烷、氧气
如图是营养生殖的几种方法,其中属于嫁接的是( )
A. B. C. D.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转基因技术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B. 杂交育种引起的变异一定是有利变异
C. 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D. 玉米的白化病变异是可遗传变异、不利变异
一朵桃花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
A. 花托和花柄 B. 花冠 C. 雄蕊和雌蕊 D. 花萼
正常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2条+Y B. 22条+X C. 22对+XX D. 22对+XY
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A. 位于常染色体上 B. 位于Y染色体上
C. 位于X染色体上 D. 以上都有可能
下列各组生物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 B. 果蝇的红眼与残翅
C. 碗豆的圆粒与皱粒 D. 家兔的白毛与黑毛
下列繁殖方式中不利于保持亲本性状的是( )
A. 用小麦的种子繁殖小麦 B. 用秋海棠的叶繁殖秋海棠
C. 用葡萄枝扦插繁殖葡萄 D. 在国光苹果枝上嫁接红富士枝条
下列是无性生殖的是( )
A. 用试管婴儿技术辅助发育 B. 克隆羊
C. 播种水稻 D. 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超级鼠
下列关于人的遗传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B. 遗传病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C.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各种遗传病的概率高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变异个体都是有害的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3对(46条),则其受精卵、精子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别为( )
A. 23条 46条 B. 46条 46条 C. 23条 23条 D. 46条 23条
生物的性状是受( )
A. 细胞控制 B. 性状控制 C. 基因控制 D. 生物体控制
羊的白毛由显性基因A控制,黑毛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一对基因为Aa的白羊交配,生下一只小黑羊的机率是( )
A. 100% B. 75% C. 50% D. 25%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
A. 求偶 B. 筑巢 C. 产卵 D. 孵卵
下列各项中不是变态发育的是( )
A. 蛆发育成苍蝇 B. 蝌蚪发育成青蛙
C. 雏鸟发育成成鸟 D. 孑孓发育成蚊子
马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32对,马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
A. 64条 B. 32条 C. 16条 D. 8条
A和a分别代表有耳垂基因和无耳垂基因,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夫妇,试问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
A. 有耳垂,无耳垂 B. 有耳垂,无耳垂
C. 有无耳垂各占 D. 全部有耳垂
青蛙生殖过程中,不具有的是( )
A. 雄蛙鸣叫 B. 雌蛙抱对 C. 水中受精 D. 雌蛙孵卵
我国婚姻法中,禁止近亲结婚的“近亲”是指( )
A. 所有亲戚 B. 三代以外旁系血亲
C.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D. 直系血亲
下列疾病都是遗传病的一组是( )
A. 夜盲症、佝偻病 B. 流感、甲肝
C. 血友病、色盲 D. 坏血病、白化病
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
A. 诱导染色体变异 B. 诱导基因突变
C. 人工选择培育 D. 杂交
多少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的目光。关于它们的研究人类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是否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C.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
D. 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也一定是饱满粒大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看图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______方式,属于______生殖。
(2)①称为______,②称为______。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______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如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______是隐性性状。
(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包体的数目要______。
如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 .
(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______ (填字母).
(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______ (填字母).
(4)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______ (填字母).
(5)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______ .
(6)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在地球诞生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 ______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7)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化学进化的 ______ 过程.
人的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如图甲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图乙所示人的生殖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分裂后偶然发育为两个胚胎,两个胚胎发育成两个孩子的部分阶段,请分析回答:
(1)由图甲家庭眼睛颜色遗传情况可推断,4和5的基因分别是______、______。
(2)7和8的子女中,有两个是双胞胎,其生殖过程如图乙所示,据此可知______、______(填序号)是双胞胎,A和B所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的眼睛颜色是蓝色的概率是______。9的眼睛颜色为蓝色,与父母眼睛颜色不同,这种变异属于______的变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选:A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关键点: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答案】A
【解析】解: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因此家蚕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全变态发育。解答时可以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3.【答案】B
【解析】解:ACD、小明的皮肤被太阳晒黑、营养不良导致消瘦、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小麦的籽粒粒大饱满,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ACD不正确;
B、航天员杨利伟带上太空的甜椒种子引起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
故选:B。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4.【答案】A
【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原始大气的成分,可结合原始地球的条件来分析,据此解答.
只要熟练掌握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即可解答本题.此题的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5.【答案】B
【解析】解:A、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型,任取植物体的一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发育成一新个体,A错误.
B、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B正确.
C、是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C错误
D、是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D错误;
故选:B.
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记住营养繁殖的定义和常用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通过转基因技术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
B、杂交育种引起的变异不一定是都是有利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B错误;
C、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而不是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C错误;
D、玉米的白化病变异是可遗传变异、不利变异,D正确。
故选:D。
(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7.【答案】C
【解析】解:一朵完整的花的结构: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花药和花丝),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故选:C。
本题考查被子植物花的结构模式图和种子结构的有关知识。结合植物的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本知识。
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8.【答案】C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正常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
故选:C。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9.【答案】B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图中看出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Y染色体上。
故选:B。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0.【答案】B
【解析】解: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选项中,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碗豆的圆粒与皱粒、家兔的白毛与黑毛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属于相对性状。果蝇的红眼与残翅是2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B。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据此答题。
正确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为分裂生殖(细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类等)、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具有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实现生物的快速繁殖的作用。因此,选项B用秋海棠的叶繁殖秋海棠、C用葡萄枝扦插繁殖葡萄、D在国光苹果枝上嫁接红富士枝条,都属于无性生殖。
而用小麦的种子繁殖小麦,是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不利于保持亲本性状的。
故选:A。
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此题考查了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12.【答案】B
【解析】解:A、试管婴儿,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克隆羊多利,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
C、种子是经过传粉与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为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水稻的播种育秧是经过两性细胞结合才产生的,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
D、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超级鼠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B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关键知道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以及遗传病,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特点。
【解答】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的差异。
(2)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3)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A、变异有的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而有的则是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A错误;
B、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但遗传病不一定遗传给后代,B正确;
C、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不是各种遗传病增加,C错误;
D、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环境条件改变,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个体存活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个体逐渐被淘汰掉,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3对(46条),则其受精卵、精子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别为46条、23条。
故选:D。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15.【答案】C
【解析】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根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DNA上和遗传有关的片段叫做基因。
此题的关键是弄清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注意一条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控制性状。
16.【答案】D
【解析】解:羊的白毛由显性基因A控制,黑毛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一对基因为Aa的白羊交配,其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如果一对基因为Aa的白羊交配,生下一只小黑羊的机率是25%。
故选:D。
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及其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17.【答案】A
【解析】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求偶行为。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繁殖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动物的繁殖行为的概念、目的、种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的繁殖行为的概念、种类。
18.【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变态发育,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明确昆虫与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解答】
ABD.蛆发育成苍蝇、蝌蚪发育成青蛙、孑孓发育成蚊子这些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ABD不符合题意;
C.雏鸟发育成成鸟不属于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
故选C。
19.【答案】B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如马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32对,则马的皮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32对,马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是32条.
故选:B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注意两者不要混淆.
20.【答案】B
【解析】解:“A和a分别代表有耳垂基因和无耳垂基因,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夫妇”,其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有耳垂,无耳垂。
故选:B。
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1.【答案】D
【解析】解:每当春夏之交,在近水边的草丛中,常可看到进入生殖期的雄蛙趴在雌蛙的身体上,并用前肢紧紧地抱住雌蛙,这种现象叫抱对。青蛙的卵是体外受精,抱对是青蛙产卵和排精时的行为。抱对时,雌雄蛙的泄殖腔(动物体的消化管、输尿管和生殖管共同开口处的总腔)孔相互接近,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小的是雄蛙,在上面;大的是雌蛙,在下面,抱对时雄蛙的挤压也有利于雌蛙的排卵。受精卵即将孵化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为变态发育。不经过孵卵这一过程。
故选:D。
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尾。成体用肺呼吸、有四肢无尾,水陆两栖,多为变态发育。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体外受精,属于有性生殖。
22.【答案】C
【解析】解:从优生角度出发,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即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例如表兄妹、表姐弟在法律上是禁止结婚的,因为他们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故选:C。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近亲结婚会使后代得遗传病的几率增大。
婚姻法上的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3.【答案】C
【解析】解:A、夜盲症、佝偻病属于维生素缺乏症,A不符合题意;
B、流感、甲肝都属于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
C、血友病、色盲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C符合题意;
D、坏血病属于维生素缺乏症,白化病属于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
知道人类常见的主要遗传病即可解答。
24.【答案】B
【解析】解:A、诱导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不会产生新品种;
B、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属于诱导基因改变的诱变育种。
C、人工选择培育是人工对原有的变异进行选择性的培育形成新品种,如高产奶牛的培育;
D、杂交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两个个体的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故选:B。
太空诱导育种的原理利用太空射线等手段改变种子中的遗传物质,从而获取新品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太空育种的原理.
25.【答案】C
【解析】A、生物的性状不仅与该生物体内基因有关,还与环境有关,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C正确;
D、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花生果实的大小是比较出来的,不光和选种有关,还和生长环境有关,况且还有基因突变的问题。只能说出大花生的概率更大,D错误。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此题综合性较强,解答需要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进行解答。
26.【答案】嫁接 无性 接穗 砧木 形成层
【解析】解:(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嫁接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2)①称为接穗,②称为砧木,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①接穗的成活。
故答案为:
(1)嫁接;无性;
(2)接穗;砧木;形成层。
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生殖。
明确嫁接的概念特点及优点即能正确答题。
27.【答案】变异 相对性状 白花 Bb×Bb bb 成对 减少一半
【解析】解:(1)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现象叫做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就是一组相对性状。
(2)如果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不容易表现出来,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相遇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后代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后代中白花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为bb,说明两个紫花中除了都含有一个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B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b,故两紫花的基因组成都为Bb。
(4)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结果使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故答案为:(1)变异;相对性状;(2)白花;(3)Bb×Bb;bb;(4)成对;减少一半。
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和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界绚丽多姿的根本原因。生物的遗传就是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后代之间的传递来实现的。
28.【答案】紫外线、闪电等;A;B、C、D;D;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非生命物质;由无机物转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解析】解:(1)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的第一个阶段,是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紫外线、雷电、高温.
(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A,即由无机物形成有几小分子物质.此过程说明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小分子物质.
(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有机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D从原始生命进化出单细胞生物都是在原始海洋中.
(4)从有机大分子到生命是一个飞跃,其中的机理和过程尚不清晰.因此,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D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
(5)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6)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里,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7)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
(1)紫外线、闪电等
(2)A
(3)B、C、D
(4)D
(5)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
(6)非生命物质
(7)由无机物转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等人所做的实验是为了证明该学说的第一步.
这部分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生命起源的过程.
29.【答案】Dd Dd 15 16 X Y 25% 可遗传
【解析】解(1)“在人的眼球中”,使眼睛呈现棕色或蓝色的结构是虹膜。图一中Ⅱ3、4的虹膜都是棕色,Ⅲ10的虹膜是蓝色,表明蓝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棕色是基因型是DD或Dd,蓝色的基因组成是dd。Ⅱ3、4的遗传给,Ⅲ10的蓝色虹膜(dd)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4的基因型是Dd,遗传图解如图1;
。
Ⅰ中2的基因型是dd,2遗传给5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5棕色的基因型是Dd.6棕色的基因型是DD或Dd。
(2)“7和8的子女中,有两个是双胞胎,其生殖过程如图二所示”,从图二看出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双胞胎的遗传物质和性状相同。7和8的子女中15、16都是棕色虹膜、男性。所以据此可知15、16(填数字序号)是双胞胎。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人A(卵细胞)和B(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X、Y。
(3)从图1看出,“如果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眼睛颜色是蓝色的概率是25%.“与父母眼睛颜色不同,10的眼睛颜色为蓝色”,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Dd;Dd
(2)15、16;X,Y(按顺序)
(3)25%;可遗传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4)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虹膜的特点、变异的原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