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七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七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11: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七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十七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棵橘树,所结的果实一半是柠檬一半是橘子,当时的科学家都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人们使用的繁殖技术是(  )
A. 压条 B. 播种 C. 扦插 D. 嫁接
小王是精准扶贫农技技术员,发现甲地枣树高产优质,而乙地枣树生长健壮,但果实产量低、品质差,想用嫁接的方式改良枣树,帮助乙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请你给出合理的建议并作出预期结果(  )
A. 甲地枣树做接穗,乙地枣树做砧木,结乙地枣树的果实
B. 甲地枣树做接穗,乙地枣树做砧木,结甲地枣树的果实
C. 乙地枣树做接穗,甲地枣树做砧木,结甲地枣树的果实
D. 乙地枣树做接穗,甲地枣树做砧木,结乙地枣树的果实
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①猕猴的克隆 ②花生的开花结果 ③雌雄蚕蛾的交尾
④柿树的嫁接 ⑤试管婴儿的诞生 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A. ④⑤⑥ B. ①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柑柄黄龙病是由严重危害柑橘类果树的黄龙病病毒引起的,这种病可以摧毁整个柑橘园。为了培育出“柑橘脱毒苗”,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  )
A. 嫁接 B. 种子繁殖 C. 组织培养 D. 太空育种
出芽的马铃薯块茎我们用它来进行生殖。请问这种生殖方式是(  )
A. 出芽生殖 B. 分裂生殖 C. 营养生殖 D. 有性生殖
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人们发现正是这些动物帮助苍耳(  )
A. 传粉 B. 生长 C. 传播种子 D. A,B,C都对
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在他的小说《昆虫记》中写到蝉“四年的地下苦干,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蝉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昆虫,夏天经常听到它们婉转的鸣叫声和看到树上的蝉蜕,蝉蜕是蝉幼虫蜕掉的哪一结构(  )
A. 角质层 B. 鳞片 C. 外套膜 D. 外骨骼
2016年,俄罗斯南部爆发30年以来最严重蝗虫灾害,漫天飞舞的蝗虫遮天蔽日,犹如末日场景。当地政府立即进入紧急状态,防治蝗虫等农作物的害虫,一般应将害虫消灭在(  )
A. 卵期 B. 若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穿花蛱蝶深深见”、“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中描述的蛱蝶和蛙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相似之处是(  )
A. 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 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C. 有性生殖,非变态发育 D. 无性生殖,非变态发育
能够正确表示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的是(  )
A. 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B. 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C. 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 D.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以下是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几种看法。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青蛙发育成熟后,能鸣叫的是雌蛙
B. 雌、雄青蛙抱对便于进行体内受精
C. 青蛙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但生殖不需要水
D. 青蛙的受精、发育都离不开水
根据如图,结合所学知识,不能得出的答案是(  )
A. 所有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C.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 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父母肤色正常,子女一定不会患白化病
B. 生男生女完全取决于女性,与男性无关
C. 艾滋病是遗传病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
小明观察发现,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有的双眼皮,有的没耳垂,有的直拇指.家庭成员的这些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叫做(  )
A. 性质 B. 相貌 C. 形状 D. 性状
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④卷发与黑发 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不定的
B. 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 一条染色体上只携带一个基因
D. 每条染色体上都包含许多个基因
综合史料,科学家分析男性特有的染色体,确定了曹操的部分嫡系后人,该染色体是(  )
A. X染色体 B. Y染色体 C. 常染色体 D. 任意染色体
《法制日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2018年全国公安机关解救被拐卖儿童多人。大多数儿童通过亲子鉴定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目前亲子鉴定的主要鉴定物质是(  )
A. 染色体 B. DNA C. 蛋白质 D. 细胞核
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和b)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B表示显性基因
B. 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 此个体表示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
D. 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遗传的性状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优生的措施(  )
A. 婚前体检 B. 孕妇定期检查身体
C. 科学分娩 D. 做B超鉴定胎儿的性别
某一对夫妇,先后生育了四胎,全部是女孩,下列有关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妇女所产生的卵细胞,全部是含有两个X染色体的
B. 该男子所产生的精子中,全部都是含X染色体的
C. 该夫妇受精作用时,每次都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出现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而人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数是(  )
A. 23条 B. 46条 C. 1条 D. 2条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 先天性裂唇 B. 多指 C. 新冠肺炎 D. 白化病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其医学依据是(  )
A. 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 近亲婚配与伦理道理不相符合
C. 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 近亲婚配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小王经整容后,单眼皮变双眼皮
B. 用模具套在果实上,种出的方形西瓜
C. 红花大丽菊的植林上,开出半边红、半边白的花朵
D. 小张因为日晒而变成古铜色的皮肤颜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3.0分)
三、四月运城,气温转暖,桃花醉霞绯云般地争相斗艳。粉嫩的桃花,无限柔媚。花期结束后,人们都期待着丝丝甘甜的桃子的到来。如图甲、乙分别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5]和[6]所示结构共同组成______。
(2)甲图除了表示桃花的结构外,还表示了桃花的______过程。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8]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______。这是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生理过程。
(3)我市很多地方都种有桃树,若果农在果园里放养蜜蜂,则桃树的结果率就明显提高。这是______。
A.由于蜜蜂大量增加,会吃掉大量的花粉,因而产量会大量减少
B.由于桃花是虫媒花,蜜蜂会帮助桃花传粉,因而产量会大量增加
C.由于桃花是风媒花,蜜蜂对桃子的产量没有影响
D.桃花虽然是虫媒花,但蜜蜂对桃子的产量不会产生影响
(4)毛桃“新生2号”果大、味甜,要保持这一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常用该桃树的芽做接穗进行嫁接,嫁接时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______紧密结合。
(5)桃子成熟后,鲜嫩的“果肉”[a]由甲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发育而来。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的[4]______(填名称)发育而来的。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织丝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图表示家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桑蚕全身都是宝--蚕丝制作丝绸,蚕粉可用来治疗糖尿病,蚕蜕皮是手术线的原料,家蚕的用途很多。如图有关家蚕生殖与发育时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2)现在人们为了提高家蚕的吐丝,往往会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让蚕食用,喷洒这种化学物质应在蚕发育的______期。
(3)我国古代就已掌握养蚕缫丝技术,用热水浸泡蚕茧进行抽丝,蚕茧处于家蚕发育的______阶段,家蚕的发育属于______发育。
(4)家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
(5)小明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则黄蚕是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子代蚕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6)亲代有白茧蚕,但子代全部为黄茧蚕,这种亲子代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______。
如图为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我们在煮鸡蛋时,如果仔细观察,一般都会发现随着水温升高,卵壳表面出现许多小气泡。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推测,鸡卵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 ______,这样能确保卵可以和外界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瑶儿每天都吃一个鸡蛋,她剥鸡蛋时总是从较钝的一端下手好剥,因为这端有 ______。
(3)鸡卵中卵细胞的结构有 ______(填序号),其中⑤是 ______,内含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会发育成雏鸡。
(4)图中⑦是 ______,能固定胚胎位置。
(5)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卵白。
(6)瑶儿的奶奶在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它们能生蛋吗?它们生的蛋能孵出小鸡吗?______。
A.不能生蛋,不能孵出小鸡
B.能生蛋,只能孵出小母鸡
C.能生蛋,不能孵出小鸡
D.能生蛋,能孵出小鸡
(7)瑶儿发现受精的鸡卵能在人工孵化箱中发育成雏鸡,主要原因是 ______。
A.没有阳光
B.没有空气
C.温度适宜
D.养料充足
(8)雏鸡破壳而出时,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这样的鸟叫做 ______。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小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经查阅资料证实,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体内缺少乳糖酶所致。乳糖耐受(A)对乳糖不耐受(a)为显性。小强调查其父母的症状后做了如图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的乳糖耐受和乳糖不耐受是一对 ______ 。
(2)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3)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表现为乳糖耐受的可能性是 ______ %,若获得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则其性别是 ______ 性。
(4)小强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 ______ (填“基因”或“环境”)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某班学生用乒乓球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
实验假设: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同的。
实验步骤:
①甲桶中装入60个黄球,乙桶中装入白球与黄球各30个,分别摇匀。
②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球的组合(黄球与黄球组合用A表示,黄球与白球组合用B表示)。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摇匀。
③重复②步骤50次。全班共分7个小组,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组别组合 1 2 3 4 5 6 7
A(黄球与黄球组合) 24 27 25 21 28 30 29
B(黄球与白球组合) 26 23 25 29 22 20 21
(1)白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填“精子”或“卵细胞”),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性染色体。
(2)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应如何处理以上数据______。
(3)人的性别决定于下列哪个时期______。
A.生殖细胞形成
B.受精卵形成时
C.婴儿出生时
D.青春期
(4)人的性别是由______决定的。
(5)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生男生女的机会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所结的果实一半是柠檬一半是橘子,使用的繁殖技术是嫁接。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
故选:D。
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压条、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
嫁接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的嫁接,解题关键是熟知嫁接的过程和原理。
【解答】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甲地枣树高产优质,甲地枣树适合做接穗;乙地枣树生长健壮,但果实产量低、品质差,乙地枣树适合做砧木;嫁接后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因此预期结果是结甲地枣树的果实。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B
【解析】解:①猕猴的克隆、④柿树的嫁接、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②花生的开花结果、③雌雄蚕蛾的交尾、⑤试管婴儿的诞生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B。
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注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判断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答案】C
【解析】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培育“柑橘脱毒苗”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组织培养。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组织培养,首先明确组织培养的概念。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可结合着其概念和意义来理解掌握。
5.【答案】C
【解析】解: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营养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所以马铃薯的块茎出芽后,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生殖。
故选:C。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是植物常见的生殖方式,可与有性生殖对比理解.
6.【答案】C
【解析】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把采到的花粉装入足上的花粉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帮助植物种子和果实的搬家和迁移,C正确。
故选:C。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属于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7.【答案】D
【解析】解:蝉有外骨骼,不能随着若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当外骨骼阻碍了身体生长时,就会蜕皮。蝉蜕就是蝉的外骨骼。
故选:D。
昆虫的发育有两种: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方式叫做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昆虫外骨骼的特点.
8.【答案】B
【解析】解: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蝗虫是农业害虫,啃食农作物的叶和幼嫩的茎,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膀,只能跳跃,不会飞,活动范围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防治蝗虫等农作物的害虫,一般应将害虫消灭在若虫期。
故选:B。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蝗虫的发育过程和特点。
9.【答案】A
【解析】解: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两栖类青蛙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其中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因此属于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和两栖类有所不同,因为它们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像这样的还有蚊、蝇、菜粉蝶、蜜蜂等。
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蚱蜢、蝼蛄等。
蛱蝶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因此属于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故选:A。
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而昆虫的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0.【答案】D
【解析】解:如图: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a)→蝌蚪(外鳃(b)→内鳃(c→e))→幼蛙(g)→成蛙(h)。
故选:D。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结合生活中对蝌蚪、青蛙的观察及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行记忆。
结合生活中对于青蛙的观察,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应不难。
11.【答案】D
【解析】解:A、青蛙发育成熟后,能鸣叫的是雄蛙,吸引雌蛙,A错误;
B、青蛙是体外受精,抱对是促进两性生殖细胞同时排出,B错误;
CD、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主要是通过抱对,可以促使雌蛙排卵。一般蛙类都在水中产卵、受精,青蛙的受精作用是在体外进行的,雌蛙排出的卵细胞与雄蛙排出的精子在水中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C错误,D正确。
故选:D。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12.【答案】A
【解析】解: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环境条件也能影响某些性状的表现,比如同一种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里,最终结出的种子大小可能不同,A错误;
B、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B正确;
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正确;
D、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内,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A。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理解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13.【答案】D
【解析】解:A、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子女,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显性基因外,都携带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用A表示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a表示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则这对夫妇所生后代的基因组成的可能情况是:AA或Aa或aa.如图所示:即该夫妇生一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25%.A错误;
B、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一个 X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有一半含有X染色体,而另一半含有Y染色体;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女性,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决定于男性的精子类型。B错误;
C、艾滋病属于传染病,C错误;
D、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进化,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D正确。
故选:D。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能表现出来.
14.【答案】D
【解析】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性都称为性状。如有的双眼皮,有的没耳垂,有的直拇指,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大雁南飞属于动物的行为方式。因此庭成员的这些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有的双眼皮,有的没耳垂,有的直拇指)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
故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性状的概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知生物性状的概念况.难度较小,属基础题,要求考生记熟.
15.【答案】B
【解析】解: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等都属于一对相对性状。题干中眼皮的单双、耳垂的有无、能否卷舌都是人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而“卷发与黑发”、“双眼皮与色盲”、“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不是同一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的是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故选:B。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即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都是生物的性状。
此题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
16.【答案】D
【解析】解:A、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A错误。
B、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B错误。
CD、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D正确。
故选:D。
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7.【答案】B
【解析】解: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染色体。
故选:B。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类染色体的组成以及人的性别决定。
18.【答案】B
【解析】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目前亲子鉴定主要鉴定的物质是DNA。
故选:B。
亲子鉴定通常用DNA鉴定,DNA存在于细胞核中,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的组成和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19.【答案】D
【解析】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因此B表示显性基因。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故不符合题意。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Bb个体表现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D、当控制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能在后代中表现,因此b控制的性状属于可遗传的性状。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0.【答案】D
【解析】解:优生优育的措施有:婚前体检、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婚前体检,可以发现生殖器官的异常,有利于优生,有利于主动有效地掌握好受孕的时机和避孕方法。
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
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
B超鉴定性别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不符合优生优育。
故选:D。
优生优育的措施有:婚前体检、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优生优育的措施
21.【答案】C
【解析】解: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该对夫妇生育了四胎全部是女孩,说明精子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时每次都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
故选:C。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如图所示:
此题考查了生男生女的原因:取决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
22.【答案】C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数是1条即X染色体。
故选:C。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3.【答案】C
【解析】解:选项中,先天性裂唇、多指白化病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而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与遗传物质无关,不是遗传病。
故选:C。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此题考查了遗传病的概念,记住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对作这类题非常有帮助。
24.【答案】D
【解析】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故选:D。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
25.【答案】C
【解析】解:ABD、小王整容后,单眼皮变双眼皮、用模具套在果实上,种出方形西瓜、小张因为日晒而变成古铜色的皮肤颜色,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是可遗传的变异,ABD不正确。C、红花大丽菊的植林上,开出半边红、半边白的花朵,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故选:C。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26.【答案】雄蕊 传粉 受精 B 形成层 7 胚珠
【解析】解:(1)甲图中的5花药和6花丝所示结构共同组成雄蕊。
(2)花粉从5花药落到1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甲图除了表示桃花的结构外,还表示了桃花的传粉过程。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8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受精。这是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生理过程。
(3)桃花是虫媒花,不能自己传粉,必须依靠昆虫传粉,如蜜蜂采集花粉、花蜜,获取食物;无意中蜜蜂帮助桃花传粉,提高了桃花传粉的效率,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有利于果实种子的形成,因而产量会大量增加,故选B。
(4)毛桃“新生2号”果大、味甜,要保持这一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常用该桃树的芽做接穗进行嫁接,嫁接时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5)桃子成熟后,鲜嫩的“果肉”a由甲图中的7子房壁发育而来。乙图中的b种子是由甲图中的4胚珠发育而来的。
故答案为:
(1)雄蕊
(2)传粉;受精
(3)B
(4)形成层
(5)7;胚珠
图中1柱头,2花柱,3花瓣,4胚珠,5花药,6花丝,7子房壁,8受精卵,a果皮,b种子,c果实。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花的结构,传粉与受精的过程.
27.【答案】②③①④ 幼虫 蛹 完全变态 28条 显性 Aa 变异
【解析】解:(1)家蚕的发育过程都经过②卵、③幼虫、①蛹和④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蚕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要想让蚕多吐丝,会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给蚕食用可适当的增加幼虫期内营养物质的积累.
(3)蚕的幼虫发育成熟后,吐丝化蛹,蛹不食不动.因此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蛹.
(4)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因此,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8条.
(5)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显性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白足蚕的基因组成是aa,则子代黄足蚕的基因组成是Aa。
(6)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亲代有白茧蚕,但子代全部为黄茧蚕,这种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故答案为:(1)②③①④
(2)幼虫
(3)蛹;完全变态
(4)28条
(5)Aa
(6)变异
(1)昆虫的发育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28.【答案】气孔 气室 ⑤⑥⑧ 胚盘 卵黄系带 ⑤ 卵黄 C C 晚成鸟
【解析】解:(1)鸡卵的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这样能确保卵可以和外界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鸡蛋的钝端指的是较大的那一端,此端有两层卵壳膜围成的空腔叫③气室。
(3)⑤胚盘、⑥卵黄和⑧卵黄膜构成卵细胞。⑤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部位。
(4)⑦是卵黄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
(5)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是透明的凝胶状物体,可以为受精卵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所以为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提供营养的结构有⑥卵黄和④卵白。
(6)瑶瑶的奶奶在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不能够相互交配,形成受精卵,产下的是没有受精的卵,不能孵出小鸡。
故选:C。
(7)鸟卵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鸟类的体温约为40℃),胚胎发育就会暂时停止,可由雌鸟孵化,也可人工孵化,胚胎发育将会继续进行,最终发育成雏鸟。因此受精的鸡卵能在人工孵化箱中发育成雏鸡是因为有适宜的温度。
(8)雏鸡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像这样的鸟叫做晚成鸟。
故答案为:(1)气孔;(2)气室;(3)⑤⑥⑧;胚盘;(4)卵黄系带;(5)⑤卵黄;(6)C;(7)C;(8)晚成鸟
图示为鸟卵的结构,图中①是卵壳,②是卵壳膜,③是气室,④是卵白,⑤是胚盘,⑥卵黄,⑦是系带,⑧是卵黄膜,据此回答。
掌握鸟卵的结构和发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答案】(1)相对性状;
(2)Aa;
(3)50;男;
(4)环境。
【解析】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在遗传学上,人的乳糖耐受和乳糖不耐受是一对相对性状。
(2)乳糖耐受(A)对乳糖不耐受(a)为显性。由表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控制小强乳糖不耐受的基因是aa,分别来自父母各提供一个基因a,因此控制父亲乳糖耐受的基因组成是Aa。
(3)控制父亲乳糖耐受的基因组成是Aa,控制妈妈乳糖不耐受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表现为乳糖耐受的可能性是50%.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若获得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则其性别是男性。
(4)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同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强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环境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Aa;
(3)50;男;
(4)环境。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30.【答案】精子 X 计算平均值 B 性染色体 均等的
【解析】解:(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白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X性染色体。
(2)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可以增加实验材料达的数量或重复次数,计算平均值。因此,“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应求全班的总和的平均值。
(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
(4)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5)处理数据,分析结果,A.(黄球与黄球组合)即女性,是(24+27+25+21+28+30+29)÷7≈25;B.(黄球与白球组合)即男性,是(26+23+25+29+22+20+21)÷7≈25;从七组数据的平均值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故答案为:
(1)精子;X
(2)计算平均值
(3)B
(4)性染色体
(5)均等的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的遗传以及探究实验的要求和特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