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的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有快有慢,主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形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工业革命以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两类,但都属于“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又演变为“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每种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表现出不同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特点。本节课是下一节课的基础,起到启下的作用,为下节课的人口合理容量的分析做铺垫。
2.学时:一课时(40′)
3.教材结构
4.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
②中国人口的增长状况。
(2)教学难点:
①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
所教的高一五个班级的学生属于中等水平。经过一学期的自然地理模块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初高中地理学习阶段存在断层,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非常薄弱,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欠缺。具体到本节课而言,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对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之类的概念,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很容易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很可能不深入、不全面。因此在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具体教学中,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故而,采用将教学目标生活化,通过情境导学、自主探究、精讲释疑、盘点提升的“4-S” 教学模式引领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思维活动、探讨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以获取和深化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与地区分布。
(3)根据资料分析我国和当地人口增长类型及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率分布图,进一步提高读图和分析能力。
(2)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人口增长模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与学法
(1)教法
①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将文字、图形、视频等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探究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归纳人口增长的模式及特点。这样符合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地理规律的要求。
(2)学法
①学会读文析图:通过让学生阅读拓展材料和图表,归纳人口增长快慢的特点。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养成分析文字、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②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的探究方法。
2.课程资源的准备
教学媒体:投影仪、计算机、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环节1:情境导学
[图片投影]多媒体投影社会热点问题,展示现如今买票为什么这么难?是什么原因促使360、智行、猎豹等抢票软件的产生?
[视频播放]播放“从百万到72亿,人类人口爆炸性增长下未来会怎么样?”
【教师活动】
1.介绍社会的热点问题:人口众多带来的社会生活问题。
2.引导学生探究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层原因,并由小组成员代表推荐发言。
【设计意图】
1.以社会热点问题来导入本课,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2.以事实说话,通过视频精确的数据,让学生理解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引起重视。
环节2:自主探究
活动一:
1.[图片投影]: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2.埃及和美国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
国家 总人口(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新增人口数(万)
埃及 8112 2.32 0.51
美国 30935 1.40 0.80
【学生活动】
1.利用图1-1的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思考世界人口的增长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世界人口变化曲线像什么字母?
2.利用课本第二页“活动”,通过计算美国和埃及人口资料,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3.利用课本第三页正文及“活动”资料,总结掌握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因素。
【教师活动】
1.展示图1-1,美国和埃及两国人口对比表。
2.指导学生思考活动题。
3.点拨: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战争、自然灾害。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对资料的解读,认识到世界人口的危机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计算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活动二:
【学生活动】
利用课本第八页“阅读”及第9页“活动”,总结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以及影响因素、基本国策等。
【教师活动】
1.总结点拨:我国已基本实现从“高低高”到“低低低”的人口模式转变;影响的因素有三: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计划生育因素;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展示我国今后的人口发展方向。
环节3:精讲释疑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有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出现的时间、影响因素、分布等,讨论总结。
2.利用有关的“活动”和“阅读”题,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教师活动】
点拨: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①出现时间:工业革命之前。
②基本特点: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出现在原始社会,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2)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出现在奴隶、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为主。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2.“高低高”模式:
①出现时间:1)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以后;2)发展中国家:20世纪五十年代。
②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即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③出现原因:1)发达国家:a.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b.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c.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2)发展中国家:a.“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迅速;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④目前现状:1)发达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在欧洲基本结束;2)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3.“低低低”模式:
①出现的原因:
负增长: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国
②表现: 近乎零:俄罗斯、捷克、日本、波兰
零增长:葡萄牙、奥地利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总结提炼有关知识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解答“活动”题,学以致用。
环节4:盘点提升
1.人口自然增长
①趋势:由慢到快(呈“J”形)
②影响因素:生产力是根本原因
知识拓展应用: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
2.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原始、传统型)
②高——低——高(过渡型)
③低——低——低(现代型)
④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
生 产 力: 低 高
原始 传统 过渡 现代
人 口 增 长 类 型: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知识拓展应用:
(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迁移数量
(2)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C.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D.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
A.现代型 B.原始型 C.传统型 D.过渡型
(4)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过渡型”
C.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环节5: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配套地图册本节作业。
2.补充导学案本节内容,并完成本节作业。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优点:这堂课创造了自主探究的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设置各种相关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本节课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在课堂活动中基本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气氛较好。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本节课的不足:学生通过问题有时是被动思考,以后应该创设情境加强让学生主动质疑。课堂时间安排略微不足,课堂小结时间有些紧,板书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