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06: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两汉
隋唐


确立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焚书坑儒
巩固
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发展
中书省
行省制度
完善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加强
分割相权
收精兵
制钱谷

强化
废除丞相、设内阁
厂卫制度、八股取士
采取哪些
措施?

“君主专制”是如何建立并逐渐完善、强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思】
在清朝君主专制加强之前,皇帝面临众多烦恼。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指出皇帝面临的烦恼是什么?
(提示:政治、思想文化、对外)
关于
我们
皇帝的烦恼
【展】
政治:君权受限
思想:思想失控
对外:外来侵略,内外勾结
【议】
结合“皇帝的烦恼”,小组讨论:
皇帝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
皇帝怎么解决这些烦恼?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皇上,不可
议政王大臣
关于
我们
一、军机处的设立
【展】
1、背景
朕欲出兵
西北……
朕欲封赏
刘爱卿
朕欲改立
四阿哥为
太子
一切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皇帝权力受限
关于
我们
一、军机处的设立
【展】
康熙帝—南书房
目的: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皇帝为了解决这一烦恼,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目的呢?
关于
我们
一、军机处的设立
【展】
2、军机处设立的过程
速速去办
是,皇上!
军机大臣
(1)设立时间:雍正时期
(2)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3)地位: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关于
我们
(4)职责
材料一: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
诸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shàn;zhuàn),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
我的意思不能做任何改动,必须比着葫芦画葫芦!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
(5)特点

皇帝有旨,随时承办,且规定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材料三: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清实录·世宗实录》
综上所述:军机处的特点是 简、速、密
关于
我们
一、军机处的设立
南书房
军机处
撤销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
雍正
乾隆
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古代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秦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西汉
明朝
清朝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含义:康熙、雍正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2、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案名 是由 株连人数
庄廷珑《明史》案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70~120人
戴名世《南山集》案 使用南明年号,同情南明政权 300多人
胡中藻案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侮辱清朝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侮辱清朝 斩首
查嗣庭案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 抄家,死于狱中
据统计:
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12次,
雍正帝17次,乾隆帝130次。
维民所止
【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P102最后一段,指出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造成了社会恐怖


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材料一: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未必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集》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谁知相应寥寥,只得作罢。
思考: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有哪些表现?
①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②禁书毁书
编书
禁书
毁书
文化专制
影响:
(1)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2)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材料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是当年社会流传的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清”在这里非清朝,而是清廉的意思。
全句:当了三年清廉知府,也能到手十万两雪花似的银子
反映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贪污现象严重,清廉是假,腐败是真。
政治腐败 官吏贪污
八旗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
军队腐败
材料四:“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制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
说一说以上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嘉庆后期,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加,出现财政危机。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弱
财政危机 国力渐弱
材料五:嘉庆朝,很多离乡背井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北京城乞丐就有10万人,嘉庆元年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竞达8000人
贫富分化严重,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危机重重
闭关锁国政策
【名词解读】
≠完全禁止
严厉限制
清乾隆皇帝
四、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①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主观原因
盲目自大的心态
四、闭关锁国政策
②外来侵略,内外勾结——客观原因
明朝中期,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东北.
四、闭关锁国政策
阅读教材105页,归纳清朝政府是怎样一步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2、表现)
海禁
设关
闭关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沿海居民不得擅自出海贸易
康熙时,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1684年),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4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严格的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和数量
1757年(乾隆时),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
材料六: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1000公斤。
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十分之一,不及英国的四十分之一。
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现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四、闭关锁国政策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第105页,想一想闭关锁国有什么影响?它保卫到了当时清朝国土安全了吗?
四、闭关锁国政策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保卫作用。
清廷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影响
以史为鉴
怎样才能真正地解决烦恼?对今日中国腾飞,
谈谈你的感想……
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专制导致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行民主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