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文档属性

名称 鸿门宴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26 15: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鸿门宴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字 。 (朝代) 家, 和
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 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
,是我国最早的 ,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 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作家作品子长西汉史学文学思想纪传体通史《史记》时代背景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以跟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楚汉之争简介鸿门宴故事一、无伤告密 二、夜访张良
三、项伯说情 四、沛公赴宴
五、鸿门饮宴 六、项庄舞剑
七、樊哙闯帐 八、樊哙力斥
九、沛公逃席 十 、诛杀无伤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一、通 假 字成五采
具告以事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文言基础知识归纳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樊哙复其盾于地
沛公不胜桮杓
因击沛公于坐
二、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
约为婚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如今人方位刀俎,我为鱼肉文言基础知识归纳三、一词多义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为 1.使子婴为相
2.为击破沛公军
3.皆且为所虏
4.何辞为
故 1.故听之
2.君安与项伯有故
3.故遣将守关者
之 1.珍宝尽有之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今者有小人之言
如 1.杀人如不能举
2.沛公起如厕
3.固不如也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间至军中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二)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素善留侯张良
秦地可尽王也
籍吏民,封府库
范增数目项王
道芷阳间行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间行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三)动词、形容
词用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其志不在小四、词类活用(四)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 见项王
拔剑撞而破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此天子气也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二)被动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今为之虏矣

五、特殊句式 (三)倒装句
1.动宾倒装
籍何以至此
今日之事何如
客何为者
沛公安在
2.介宾倒装
大王来何操
3介词结构后置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物
具告以事
(四)省略句
沛公军(于)霸上
沛公居(于)山东时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若入前为(之)寿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小测验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
1. 距关,毋内诸侯 2. 张良出,要项伯
二、解释划线的词语
1.沛公居山东时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三、解释划线的多义词
1. 何辞为 2.窃为大王不取也
3. 皆且为所虏 4.公为我献之
四、指出划线词语的活用类型
1.吾得兄事之 2.沛公欲王关中
五、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沛公安在 2.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小测验答案一、1.“距”通“拒”“内”通“纳”
2. “要”通“邀”
二、1.“山东”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2. “非常”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很,十分
三、1. 语气词,“呢” 2.动词,“认为”
3.副词,“被” 4.介词,“替”
四、1.名词用作状语 2.名词用作动词
五、1.动宾倒装 2.介词结构后置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战将战将
权术家PK 项羽 “项王为人不忍”,你认为项羽
的“不忍”在文中体现在哪几处?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
听信刘邦,不应范增, 二不忍;
不究逃席,安然受璧, 四不忍。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项羽的大“忍”之举:
巨鹿之战以6万兵力,破釜沉舟之势击败秦军主力40万,勇冠三军; 发现秦降卒不服便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 “西屠咸阳,杀降王子婴,烧宫室,
火三月不灭。” 24岁起事,攻城略地,战功赫赫,
27岁自封霸王,宰割天下,裂土封王。www.jkzyw.com彭城之战,他只带了三万兵马就将五国联军的五十六万兵马杀的大败。你如何看待项羽的“为人不忍”?“妇人之仁”?“君子之度”?或项羽的“杀”与“不杀”
自有其原因和原则
————非“无谋”也;光明磊落
有仁有义
胸怀坦荡;
自信勇力
自认为刘邦不是对手自矜功伐
重武轻谋
刚愎自用
不听劝告
轻敌自大
口无遮拦
优柔寡断
唯我独尊沽名钓誉
释刘邦刘邦——机警狡诈
善于应变
能屈能伸
能言善辩
世故圆滑
老谋深算
从谏如流
用人不疑
果断利落
刘邦的性格也就在与项羽的相互映衬、
对比、烘托表现出来:
?⑴项羽在优势下: ?????? 刘邦在劣势下: ????⑵项羽对下属: ?????? 刘邦对下属: ????⑶项羽对内奸: ?????? 刘邦对内奸: ????

⑷项羽性情: ?????? 刘邦性情:恃勇骄横,自矜攻伐;忍辱负重,善于应变。刚愎自用,不善用人;从善如流,知人善任。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
自己效劳。率直粗豪,胸无城府;机警圆滑,虚伪狡诈
多谋善断,能屈能伸。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
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
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
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
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知人善任,故胜券在握;
项羽刚愎自用,故惨败敌手。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何如?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项羽戎马一生,乌骓所踏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彭城之战,三万楚军奇袭五国联军;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缔造了一生的传奇。短短几年,颠覆秦室,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创立霸业。项羽你一生战无不胜,谁与争锋?
———— 王天齐 平明的彭城,觥筹交错,有谁想过项羽还能将定局翻盘。他只带了三万兵马就将五国联军的五十六万兵马杀的大败。天地为之变色,雎水为之停滞。谁与争锋,惟有霸王自己。
———邱继尧 汉军的骑兵又涌了上来,铺天盖地,没有尽头。他毫无惧色,系好披风,拍拍乌骓的脖颈,抬起头,他还是霸王,是那二十八骑的霸王。当项羽沿着山坡疾驰的时候,当利剑在空中划出弧形的冷光,当血雾散开欢呼响起,我们必须承认项羽是霸王。
———邱继尧 项羽是英雄,是英雄才会天生神力,力能扛鼎,少年立志,细读兵书;项羽是英雄,是英雄才会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夺得百万秦关;项羽是英雄,是英雄才会体恤将士,爱惜坐骑;项羽是英雄,是英雄才会胸怀坦荡,不让鸿门一宴,毁掉自己的盖世英名。是英雄才会在大难面前慷慨悲歌,是英雄才不堪受辱英勇自刎。
———毕衍杰写法分析对比中写人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 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一)写法分析对比中写人物(二) 范增——项羽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知道夺项王天下者必为沛公。但项羽未听取其意见,致使他的谋略失败。
张良——刘邦得力的谋士,忠诚不二,老练多谋。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配合默契,使刘邦变被动为主动,脱离险境,逃归营地。写法分析对比中写人物(三) 项伯——项羽季父,把项羽要击沛公军消息夜告张良。项羽知道后不 但不追究,反而还“许诺”。
曹无伤——使人向项羽告密。由于项羽轻易泄露后被刘邦诛杀。写法分析对比中写人物 项庄——项羽手下武士,按范增意欲刺杀沛公,由于项伯阻绕未得逞。
樊哙——沛公手下武士, 张良意护沛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使沛公转危为安。(四)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