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化学与能源开发课时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课时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20:1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为落实“绿色冬奥”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2、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直接排放废气C.积极植树造林 D.使用清洁能源
3、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可燃冰 C.核能 D.太阳能
4、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 B.太阳能晒水C.风力发电 D.三峡电能的产生
5、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生活理念的是( )
A.少用纸巾改用手绢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C.28℃以下不开冷气 D.出行尽量使用私家车
6、化学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乙醇是可再生资源
B.化学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可以砍伐大量树木代替化石燃料
D.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并节约资源
7、我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实现的是( )
A.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 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能源 D.倡导植树造林行动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层能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B.酸雨指的是酸性降水,主要有害物质为硫酸和碳酸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城市里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彻底解决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9、“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清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以氧化镁为原料制取MgCl2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工业上生成乙醛:2C2H4+O22C2H4O
D.煤、石油和天然气因为含碳,过度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
10、金属氢是液态或固态氢在上百万大气压的高压下变成的导电体,导电性类似于金属,故称金属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氢可能成为常温超导材料 B.金属氢中分子不再运动
C.金属氢分子间间隔比常温下氢气分子间隔小 D.金属氢可做高能清洁燃料
11、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条件简便,原料廉价易得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12、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甲醇(CH3OH)——氢气能源体系(如图)的研究〔原位制氢:甲醇与水蒸气混合物在加压催化的条件下裂解和转化,总反应为〕。下列关于该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研究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 B.有望解决氢气应用中储存和输送的瓶颈问题
C.用甲醇制氢过程将CH3OH分解成H2和CO2 D.经压缩机形成高压氢过程中分子间空隙变小
13、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B.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C.探究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探究分子运动
14、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碳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所以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燃料燃烧会释放热量,所以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燃料燃烧提供的
D.点燃一氧化碳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之前也要验纯
15、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
A.混合物:石油、海水、空气 B.氧化物: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C.金属单质:铁、铜、镁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
二、填空题:
16、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气体中的一种。近期我国科学工作者马延和团队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该研究成果为二氧化碳的利用又提供了一个方向。“这也意味着,我们所需要的淀粉,今后可以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通过类似酿造啤酒的过程,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出来。”马延和表示。
此外我国另一项先进科学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也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后,发电厂等工厂产生的CO2将不会排放到空气中,被封存的CO2可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1)已知CO2在高温、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___________的增强。“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先进之处是___________。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固态二氧化碳,俗名干冰,常用于冷藏食物,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人工合成淀粉研究成果将来的意义在于
A.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
C.可以节约耕地资源
17、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新材料的开发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
(2)在汽车发动机里,汽油(含C8H18等)燃烧前常将其喷成雾状,目的是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减少CO2生成量 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3)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危险,为此,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请你列举出2种常见的新能源_______。
(4)C60可用作吸氢材料,其原理是C60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化物;该氢化物在80~215℃时,又会分解放出H2。
①C60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②C60可用作吸氢材料是利用了其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5)铝是目前最经济实用的材料之一。
①由铝制成的铝箔厚度仅为0.01mm,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等。铝能制成铝箔,主要是利用铝的物理性质中的______。
②铝箔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化膜的形成过程____。
③某小组同学用铝箔做了如下实验:将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铝箔逐渐变软,中间有液体被外面的固体包裹住。由此可以推测氧化铝的熔点比金属铝________(填“高”或“低”)。
18、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本届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完美实现了火炬燃烧“零排放”。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和燃烧罐,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火炬呈现“轻、固、美”的特点。
(1)电解水是制取氢气的一种方法,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有______(填序号)。
①原料来源广 ②燃烧热值高 ③产物无污染 ④制取成本低
(3)关闭火炬的气阀,使火炬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4)冬奥会场馆大都使用新能源供电。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风能 B.核能 C.生物质能 D.天然气
19、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能源改变生活。
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___________性。
②风能属于____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除图中所示能源外,再写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_。
(2)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②图A、B、C、D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由A、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D中x=___________。
20、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境等息息相关。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氧气 b.金刚石 c.干冰 d.稀有气体
①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_______;
②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④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
(2)目前,人类利用的化石燃料包括______、煤和天然气等。它们日趋枯竭,请列举一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______。
(3)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_______燃烧产生的气体更容易导致酸雨。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酒精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A 5、D 6、C 7、B 8、A 9、C 10、B 11、B 12、C 13、A
14、D 15、B
二、填空题:
16、答案:(1)
(2) 温室效应 消除资源浪费(合理即可)
(3)干冰升华吸热
(4)ABC
17、答案:(1)天然气
(2)B
(3)太阳能、氢能(或核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任写两种即可)
(4) BC 化学
(5) 延展性 4Al+3O2=2Al2O3 高
18、答案:(1)
(2)①②③
(3)隔离可燃物
(4)D
19、答案:(1) 导热性 可 CH4 核能
(2) Al3+ 3(或三 ) Al2O3 8
20、答案:(1) d a c b
(2) 石油 太阳能(合理即可)
(3)煤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