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最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标要求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1
教学目标
运用材料,理解地区产业结构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
1
运用案例,分析某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2
通过研究上海产业结构变化案例,学会解决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具体问题。
3
地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
二
目录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
地区产业结构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分工深化等……
3.作用
体现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案例
非洲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
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2013年加纳三次产业结构
2013年新加坡三次产业结构
正确理解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地区产业结构
资源禀赋
技术条件
分工深化
地区产业结构
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水平较低
以第一产业为主
水平较高
以二三产业为主
反映
体现
轻松尝试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该地区( )
A.城镇化水平高 B.工业发达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
2.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为( )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
C
A
轻松尝试
1.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读下图可知,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A-①,B-②,C-③ B.A-③,B-①,C-②
C.A-②,B-③,C-① D.A-③,B-②,C-①
B
产业结构的升级
1.主要表现
2.作用
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劳动力
国民经济重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案例
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
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
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产业结构的升级
3.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起重要作用
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新的比较优势凸显
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
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引导,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
技术革命产生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地区产业升级
新产业向其他地区次第扩散
带动相应地区产业升级
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能解决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至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价格大幅度提高,劳动力价格低这一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同时,因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逐渐形成。
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我能解决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85
1990
1995
2000
占工业产值的比重/%
轻纺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深圳是以农业为主的渔村;改革开发以后,受国家政策 的引导,深圳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现在,由于比较优势的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主。
探究
下图为四个地区2017年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示意图。
产值结构
就业结构
(1)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是哪两个?判断依据是什么?
(2)四个地区中,可能以科技、信息和金融为区域发展主导的是哪一个?判断依据是什么?
①。四个地区中,①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很高,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能以科技、信息和金融为区域发展的主导。
③和④。四个地区中,③和④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高,就业比重也较高。
轻松尝试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题。
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1.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
①技术密集型工业 ②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劳动密集型工业 ④资金密集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D
轻松尝试
轻松尝试
读“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数据,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减少 B.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
C.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 D.目前河南省已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
轻松尝试
2.河南省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B.第二产业比重偏低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三次产业构成合理
3.河南的发展是我国“中部崛起”的缩影,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产业)
④巩固和发展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D
活动
分析贵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作原材料的话,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
贵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达46.5%,空气质量优,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2015年,经国家批准,贵阳市、贵安新区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至2018年,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活动
分析贵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1.分析贵阳市建设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读图,讨论随着数据中心基地的发展,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0年
2017年
2010年和2017年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
降水多,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处高原,海拔高,夏季凉爽;位于湿润区,空气湿度大,尘埃少,机房除尘成本低。
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轻松尝试
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它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环节,也有传统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更有艺术、文化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休闲娱乐内容等。下图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图。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结构的点是( )
2.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中分布在内环线以内、苏州河沿岸,不是因为( )
A.有宽敞的旧厂房,租金低 B.人才丰富
C.新开发用地,环境优美 D.交通便利
B
C
轻松尝试
轻松尝试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到,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读图,完成下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市场广阔,海运便利 B.政策优惠
C.科技发达 D.土地资源丰富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化工业发展举措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积极开发水电,为广东省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
B.加强区域间资源调配,积极实施产业转移
C.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D.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A
D
轻松尝试
轻松尝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其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增长速度甚至落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正接受挑战。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扼守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
(1)材料一中提到广东“优势弱化”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3)同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耕地减少,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腹地范围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广阔,科技力量、人才、经济基础等均不如长江三角洲。
框架梳理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
表现
产业结构升级原因
地区
产业结构
概念
影响因素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变化
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