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06 09: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的合影。思考:美苏曾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第十四课冷战中的对峙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第五中学刘倩一、 冷战政策: 1、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首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2、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3、即将开始的信号: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4、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5、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6、冷战的特点: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  “从波罗的海边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下。” 有领导“自由世界”的
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
的渗入。
——1947.3.杜鲁门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
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
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
这个责任。”
——1947.4.5.杜鲁门6、冷战政策的表现: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2)经济上:
美: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①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爆发;
②打开西欧门户,控制西欧(真正的目的、实质)。
(3)军事上:
美: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苏: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冷战中的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想一想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 北约1949年5月资本
主义

营 华约1955年5月社会
主义

营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意图?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美苏争霸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里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约翰逊布什二、美苏争霸
1、时间:从赫鲁晓夫任苏联领导人开始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长达30多年2、美苏争霸三阶段:
①五六十年代:
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美国占优势。
重要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VS 赫鲁晓夫
③80年代:
特点:美强硬,苏全面收缩,美实现有限的缓和。
重要事件: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②70年代:
特点:苏联处于攻势,美处于守势,争霸达到高潮
重要事件: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苏联霸权政策到达顶点
尼克松 VS 勃列日涅夫里根 VS 戈尔巴乔夫3、根本原因:为了各自国家利益
4、实质:
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
力范围的划分。5、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的结束。(开始的标志: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形成 一超多强 局面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分别
对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研究探索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美中关系正常化;苏联开始同中国改善关系.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苏联推行霸权政策,造成中苏关系破裂。 中苏关系严重恶化并导致边境的武装冲突。 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矛盾突出;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战略优势在美国美国总统 里根(1981-1988) 1981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推行“里根主义”与苏联进行新的一轮军备竞赛“星球大战”计划80年代中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SDI),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既大大提高核威慑力量,又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造成对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请思考:美国于80年代中提出这一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苏联经济则陷入困境,美国企图乘机击垮苏联,夺取世界霸权。 美苏之间的冷战给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响?
消极影响: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地区冲突
积极影响: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从美苏争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启示:
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推行霸权主义误国误民,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流。
承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冷战开始
B.同苏联抗衡
C.援助西欧各国
D.加强对他国的干涉和控制2、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A.铁幕演说 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B.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出台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DC观察右图,结合
“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
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
美国、美国总统);“病人”指代
“二战”后的西欧。 “药方”指马歇尔计划
(或欧洲复兴计划)。 “药方”的实质是:
复兴欧洲经济,
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1、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2、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3、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50~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即有缓和,
又有紧张
美国占优势达到高潮
美国处守势有所缓和
美强硬,苏收缩“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美发动越南战争,苏联出兵阿富汉苏联从阿富汉撤军肯尼迪尼克松里根赫鲁
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