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关于人造卫星,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若卫星作圆周运动,卫星距地面越高,其运动的线速度越大
B.在地球表面运动的所有卫星中(包括作椭圆运动的),7.9km/s是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
C.地球的所有同步卫星均在同一轨道上运行
D.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大发射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量毫无意义
B.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于高速条件下的研究
C.同步卫星可以定位到北京上空
D.做离心运动的物体是因为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
3.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在月球上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约为( )
A.0.40km/s B.1.56km/s C.1.76km/s D.3.51km/s
4.在经典力学发展过程中,很多物理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哥白尼是地心说的支持者
C.开普勒在第谷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验观测,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D.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规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和单位
5.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导航卫星中,第53、54颗导航卫星正常运行的轨道半径比值为,二者质量的比值为n,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两卫星绕地球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北斗导航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上减速,卫星飞行高度将会升高
B.第53、54颗北斗导航卫星正常运行,绕地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C.第53、54颗北斗导航卫星正常运行,绕地球运动的动能之比为
D.第53、54颗北斗导航卫星正常运行,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6.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为近地轨道卫星,c为同步轨道卫星,d为高空探测卫星。若a、b、c、d绕地球转动的方向相同,且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 )
A.a、b、c、d中,a的加速度最大 B.a、b、c、d中,b的线速度最大
C.a、b、c、d中,c的周期最大 D.a、b、c、d中,d的角速度最大
7.2020年7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登陆、巡视等任务。若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转过θ(弧度制)所用时间为t,已知火星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的物体要脱离火星束缚所需速度至少为
B.火星赤道上的物体随火星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R
C.若火星探测器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可调,则其转过相同弧长所用时间与轨道半径满足关系式
D.火星的质量为
8.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6日11时1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E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圆形轨道。另有一卫星,其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资源一号02E卫星轨道半径的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源一号02E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
B.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C.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的动能之比为
D.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9.2021年5月22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如图所示)开始巡视探测,已知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9.28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火星的2.2倍。假设地球和火星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地球和火星的自转,则“祝融号”在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比值约为( )
A.0.4 B.0.9 C.2.5 D.9
10.已知地球半径为R,静置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大小为,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地球质量 B.地球质量
C.向心加速度之比 D.向心加速度之比
11.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高度小于400 km,可看成圆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需要知道空间站的周期就可以测出地球的质量
B.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可能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相差不大
C.空间站的运行周期一定小于地球自转周期
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力平衡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12.“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及“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若地球半径为R,把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球内任一质点的万有引力为零)。“蛟龙”号下潜深度为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天宫一号”所在处与“蛟龙”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一定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
(2)若知道某行星的自转周期和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则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 )
(3)已知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
(4)海王星的发现表明了万有引力理论在太阳系内的正确性.( )
(5)海王星的发现和彗星的“按时回归”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 )
14.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绕行n圈,所用时间为t,着陆行星后,用天平测得一物体质量为m,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重力为F,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1)宇宙飞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周期为___________;
(2)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
(3)用测量数据求该星球半径R=___________。
15.判断正误,在各个小问后面括号中对的填A,错的填B。
(1)行星的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成正比。( )
(2)公式中的a可认为是行星的轨道半径。( )
(3)开普勒定律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 )
(4)公式中G是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都没关系。( )
(5)在推导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公式时,用到了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
(6)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月球受力平衡。( )
16.我国先后发射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运行轨道不同,前者采用“极地圆形轨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地球两极,每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每天只能对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后者采用“地球同步轨道”,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 ,能对同一地区进行连续观测。两种不同轨道的气象卫星在运行与观测时,“风云一号”卫星的轨道半径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风云二号”卫星的轨道半径,“风云一号”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风云二号”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17.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N,它在以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9N,(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10m/s2),则此时火箭离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______倍。
三、解答题
18.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
(1)抛出点的高度;
(2)该星球的质量。
19.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黑洞的理论研究和天文观测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某明亮恒星绕银河系中心O处的黑洞做圆周运动,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得该恒星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用三角视差法测得地球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为L,明亮恒星的运动轨迹对地球的最大张角为,如图所示。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恒星绕银河系中心黑洞运动的周期T;
(2)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质量M。
20.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成功登上月球,他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在停在月球表面的登陆舱内固定一倾角θ=30°的斜面,让一个小物体以速度v0由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利用速度传感器得到其往返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t0已知。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2)月球的密度ρ;
(3)宇宙飞船在近月圆轨道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1
21.我国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该卫星在月面着陆前的轨道近似圆形,且贴近月球表面运行。已知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B
6.B
7.D
8.D
9.C
10.A
11.C
12.B
13.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14.
15. B A B A A B
16. 小于 大于
17.3
18.(1)L;(2)
19.(1);(2)
20.(1);(2);(3)
2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