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08:42:1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对比杜甫的两首诗歌,分别描述了唐朝怎样的景象?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杨贵妃(杨玉环)
追求享乐,荒废朝政
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材料二: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唐帝国相继征服了中国北部的许多游牧部落和民族,因此,北方边区的诸胡,随时都在图谋反抗,趁机进行掠夺侵扰。
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材料: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军权、行政权、财权
材料三: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军:49万
中央军:9万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平卢 范阳 河东 朔方 河西
3.75 9.14 5.5 6.47 7.3
陇右 剑南 北庭 安西 岭南
7.5 3.09 2万 2.4 1.54
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
早年浪迹边疆从商,30岁后从军,以英勇骁战升为平卢将军,40岁是为平卢节度使,49岁时身兼三镇节度使。
认杨贵妃为义母,但与杨国忠不睦;
755年在范阳起兵,称“大燕”皇帝;
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河东
范阳
平卢
安禄山
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威胁中央
一、安史之乱
爆发原因
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②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③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④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⑤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威胁中央
根本原因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河东
时间:
755年
一、安史之乱
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结果:
人物:
安禄山、史思明
763年被平定
路线: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②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材料一: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890多万,乱后仅剩190多万。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重,“东至郑、汴,……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余生的人民甚至“以纸为衣”,几乎整个黄河流域,一片荒凉。
——《后唐书》
一、安史之乱
③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微 拓 展
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1.功: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崇尚节俭,反对奢侈,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
2.过:唐玄宗统治后期重用奸臣,任人唯亲,追求享乐,荒淫无度,不理政事,朝政腐败,导致社会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的功与过
公正、客观、一分为二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战争频繁
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赋税沉重、生活困苦
1.原因
农民大起义爆发
知识小链接: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废君、弑君有同儿戏”宦官专权,加速了政治黑暗,加速了唐朝的衰亡
黄巢像
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起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②人民赋役繁重,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黄巢带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原因:
经过:
结果:
朱温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参加
起义军
同州防御使
投降
唐军
篡位
建后梁
唐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907—923)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923—936)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
后晋(936—946)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947—950)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951--960 郭威 邺都留守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特点:
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实质(根源):
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朱温
石敬瑭
刘知远
李克用
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欧阳修《本论》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水浒传·引言》
北方:五代相继建立
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南方:十国先后并存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907年唐朝灭亡
960年
五代十国
618年唐高祖
唐朝建立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玄宗
开元盛世
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微忽。
——唐太宗·李世民
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居安思危
2.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