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4.2 细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4.2 细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13:2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①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②知道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过程与方法
①了解细菌被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
②通过将细菌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进而进行推测的科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细菌繁殖方式的学习研究,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生活习惯不卫生很容易被细菌感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菌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特征;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以观察—讨论法为主,辅之以启发法和讲述法。
四、教学准备
图片、flash动画、视频、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题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他们无处不在,现在你的手上、课桌上、书上、钢笔上衣服上以及整个教室的空气中有细菌吗?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与细菌打交道,进而又提出问题:那么你了解细菌吗? 积极思考回答:有,细菌太小,肉眼观察不到。 结合生活初步了解细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与学习。
细菌的发现 阅读教材P71内容提出问题 :1、谁发现了细菌的存在?2、细菌从哪里来?课本中有几种观点?你支持那种观点?介绍巴斯德经典的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分析巴斯德的实验的科学性,并得出结论。 让学生了解,谁最先发现细菌的、细菌从哪里来?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过渡:洗完头后头发和皮肤,真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吗 展示图片:电子显微镜下头发和皮肤“面貌”图片。因为细菌很小,(十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粒小米那么大),我们虽然时时刻刻在接触它们却看不到,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展示图片:不同形态的细菌强调:这些细菌虽然群居但它们独立性很强,其中的每个细菌是独立生活的。 感受细菌的大小。 观察细菌的形态 认识到每个细菌是独立生活的。 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微观的知识有个较直观的认识。
细菌的结构 不同形态的这些细菌在组成结构上是否一样?展示细菌、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提问: (1) 细菌的基本结构和附属结构分别有哪些?(视频展示:芽孢的形成。对细菌的芽孢的形成给以适当的讲解。)(2)细菌与动物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3)细菌和植物细胞还有什么不同, (4)根据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不同,推测它们在营养方式上是否不同呢? 1、学习细菌结构(对照细菌结构示意图,依次说出各部分名称。)2、比较细菌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3、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细菌没有叶绿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新旧知识类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确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细菌的生殖方式 自主学习P74内容,展示细菌的分裂。教师引导强调:芽孢是休眠体,没有生殖功能,不是生殖细胞。2、阅读导学案视野拓展“顽强的细菌”.3、P74页技能训练,假如8点坐到教室手上有100个细菌到12点放学,4个小时后你手上有多少细菌?计算细菌数目。3、生活中应该养成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 1、分裂生殖认识到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并不是生殖细胞,因为它本身并没有个体数量的增加。2、3、感受细菌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 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深刻理解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义。
小 结 根据以上学习的细菌内容,大家来思考:细菌为什么分布广泛 思考、回答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1、个体微小,易扩散2、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3、有些会形成芽孢,抵抗力强等。 通过问题将本节课有关细菌的知识点串起来,深化对上节课细菌分布广泛的特点的认识。
6、 板书设计
7、 作业设计
导学方案相关内容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结构与营养
细菌的生殖
分布广泛
细菌
细菌的发现
PAGE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