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1.建立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 点: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难 点: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2.收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课件展示画面: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背景音乐),教师:刚才大家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认真观看,被画面所吸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本课的学习充满好奇。
二、种类的多样性 展示我国部分珍稀动植物:金丝猴、扬子鳄、银杉、珙桐等图片,引导观察。 引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 小结归纳: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1、说一说:列举生物名称。2、认一认:我国部分珍稀动植物。3、分析课本提供的资料,收集信息。4、讨论交流以下问题:①我国已知种数最多的生物类群是什么?相对较少的生物类群是什么?②哪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哪类相对较少?③我国被称为什么的故乡?④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让学生有意识关注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状况。 引导学生读图,并通过对比获得更多信息,训练和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获得信息的能力。
三、基因的多样性 课件展示不同金鱼的图片。点拨精讲,引导学生理解基因多样性的内涵。 引导学生分析相关事例。 1、看一看:同是金鱼,形态各异。这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果。 2、议一议:基因多样性的内涵。3、分析资料:讨论基因多样性的意义。【幻灯展示美国从中国引进野生大豆的事例;袁隆平的事例】 使学生明确同种生物的基因也不相同。 理解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组织交流并作出评价。 提问: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认一认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2、讨论交流:①假如你喜欢的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系统消失了,生物的命运将会怎样?②你喜欢的生物数量日益减少或者消失,对生态系统有影响吗?3、思考回答: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1、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运用发散思维,反向思考问题。3、通过阅读课文及教师指点,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的理解。
五、小结 补充介绍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各抒已见,谈本节课的收获 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六、巩固练习 幻灯片展示 男、女生以抢答形式竞赛答题 及时反馈,巩固本节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