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14: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的分类 知识与技能 1.列举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1.增强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的能力。 2.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生物分类学的兴趣。 2.形成热爱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情感。 3.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难点 种的概念 教学准备 生物类别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指导活动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 (二)生物分类的等级 三、知识总结 四、课后检测 当我们到商品繁多的超市购买东西,会很容易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为什么呢?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400万种,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我们怎样识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 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的分类。 ——尝试对生物分类:观察图片(金鱼、鲨鱼、斑马、鹰、公鸡、睡莲、老虎、玉米、蘑菇、海带、细菌、松树),这些图片呈现了不同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其中有些生物你可能未曾见过,你能对这些生物进行初步的分类吗? 讨论: 怎样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他们的营养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教师提问:怎样进一步将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呢?(移动图片进行归类) 可以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可以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等进行分类。 教师提问:生物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你能将上面已分类的生物再进一步划定亲疏远近关系吗? 教师过渡:掌握了基本分类依据和具体的分类标准,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生物分门别类、安家落户了。从此我们也要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在有细致的分类标准之后,一定也得有个清晰的分类层次,以把各种生物安放合理,这就相当于在对书籍的整理过程中常用的书架,这个框架是必不可少的,同一层次之间和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就是刚才对生物分类的"异同"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阅读生物分类等级示意图,自主学习分类等级的名称及相互关系。 分组讨论——练习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教科书中的“生物的分类等级”,具体由种出发,逐步向上发展,对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加以合并,最终分析到“动物界”。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异同的划分方法是远不够的,要想对生物进行全面的划分,必须要有多种分类依据,分类的标准越具体,对生物的分类就越细,对生物特征的掌握就会变得更快捷、更具体。 练习二:(实验评价)人和黑猩猩的分类等级。(教师提供的分类名间,完成分析过程) 设疑: 1、在所有的分类单位中最小的是什么单位? 2、同属于该单位的生物之间应存在怎样的关系? 3、怎样证明哪些生物是相似极大的同种生物呢? 教师讲述:种既然是分类等级中最小的,依照我们之前的分类基本原则,相同合并相异区分,种就应该是生物各方面特征相似程度最大的,引出种的定义: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由种之间的其他特点引导学生完成总结) 教师提问:种之间还有哪些特征是尤为重要的?如繁殖特点上的异同? 学生分析:驴和马是否同属一种生物?分组讨论,并分别阐述观点。(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推断)——同种生物才能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生殖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的基本依据和具体依据、生物分类的等级划分、种的概念和特征,这些知识对于今后的各类生物详细特征的学习都是很有作用的! 1.独立完成教科书P39“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 2.小组讨论“思维拓展”并进行代表发言,师生共评。 学生回答: 因为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排列的。 学生尝试分类 1. 金鱼、鲨鱼、斑马、鹰、公鸡、老虎 2. 睡莲、玉米、蘑菇、海带、细菌、松树 学生自己补充更正,将2细分为: 2. 睡莲、玉米、海带、松树 3. 蘑菇、 细菌 小组讨论:(1)形态结构特征;(2)营养方式的不同;(3)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4)生物进化过程中相互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等等。 学生: 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得出结论 动物界一脊索动物门一哺乳纲一灵长目一人猿超科 人科一人属一智人种 猿科一黑猩猩属一黑猩猩 1、种 2、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 3、同种生物才能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