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
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难点:理解按比分配应用题中比的含义。
三、知识链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平均分。
四、导学过程:
内 容 步骤 及时间分配 教学流程
一、知识铺垫、揭示新课、板书课题。(5分钟) 1、15的是多少?男生人数与女生的比是4:5,男生有( )份,女生有( )份,全班人数共有( )份,男生占全班的( ),女生占全班的 ( ).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42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人数相等的三个班,怎样分配才合理? 4、李明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5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学生回答后师指出: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教学新知。(15分钟) 1. 创设情景。(课件出示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出示问题,思考:(1) 什么是稀释液?什么是浓缩液?(2) 1︰2的稀释液怎么配制呢 2. 阅读与理解。(课件出示下图)出示问题思考:(1)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2)500mL是配好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什么意思? (3)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 分析与解答(1)根据信息画出线段图;说一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2)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抽生板演,尽可能板演出不同方法,全班齐做。方法一:① 总份数:4+1=5② 每份是:4÷1=5(mL)③ 浓缩液有:100×1=100(mL)④ 水有:100×4=400(mL)方法二:① 总份数:4+1=5② 浓缩液有:500× =100(mL)③ 水有:100×=400(mL)(3) 反馈与交流: ①你知道方法一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吗?②你知道方法二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吗?③沟通与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4、 回顾与反思问题: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1)浓缩液+水=500mL(2)浓缩液︰水=1︰4
三、巩固应用,拓展思路。(10分钟) 1. 某妇产科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2.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6人,二班44人,三班50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回顾解决的问题: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3. 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花坛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全课回顾总结:(2分钟)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总结。请你课后搜集生活中的实例,编一道按比分配的题目,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交流学习。
五、课后延展。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五、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
方法一: 方法二:
① 总份数:4+1=5 ① 总份数:4+1=5
② 每份是:4÷1=5(mL) ② 浓缩液有:500×=100(mL)
③ 浓缩液有:100×1=100(mL) ③ 水有:100×=400(mL
④ 水有:100×4=400(mL)
检验:(1)浓缩液+水=500mL 400+100 =500mL
(2)浓缩液︰水=1︰4 100:400=1:4
【教学反思】
500毫升稀释液
浓缩液
1份
水
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