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20: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A.KCl B.K2CO3 C.NH4Cl D.Ca3(PO4)2
2.2021年12月31日晚上7:00,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文中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加高工厂烟囱能消除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B.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C.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3.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 B.加入石灰水浸泡
C.加入食醋浸泡 D.通入石蕊试液中
4.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6.85mL蒸馏水 B.用水来区别CaCO3和NaCl两种固体
C.用明矾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5.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氢氧化钠、烧碱 B.NaCl、氯化钠、食盐
C.H2O2、过氧化氢、双氧水 D.CaO、氧化钙、熟石灰
6.下列各图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所以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
B.复分解反应AgNO3+X=Y+AgCl↓,Y可能是盐
C.化合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一定会变
D.分解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有化合物
9.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
D.D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下列属于含氮复合肥料的是
A.KNO3 B.Ca(NO3)2 C.NH4NO3 D.NaNO3
11.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O→Cu(OH)2 B.Ca(OH)2→NaOH
C.CO2→CaCO3 D.MgCl2→Mg(NO3)2
12.常温下,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合使用
D.人被蚊虫叮咬后(已知叮咬后毒素为酸性物质),在肿包处涂肥皂水就可减轻痛痒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Cu粉(Fe)——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CO2气体(CO)——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C.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Fe粉,过滤
D.NaCl固体(KNO3)——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氮气 氧气 木炭,点燃
B 铜粉 铁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aCO3 Na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氯化钾 氯酸钾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A.A B.B C.C D.D
15.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二、填空题
16.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会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让我们一起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1)青少年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学习时经常用到护眼台灯,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
(2)生活中的有各种各样的清洁剂: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可以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的原理:______。
(3)人们每天都要摄入一些食盐,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氢氧化铝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面包制作中一般都加入鸡蛋,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制作发面食品的过程中常使用发酵粉,其主要成分含有有机酸和______等。
17.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 复方氢氧化镁片剂 铝碳酸镁片
有效成分 Mg(OH)2 AlMg(OH)3CO3
构成微粒 Mg2+、OH- Al3+、Mg2+、OH-、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1)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下同)。
(2)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______、______。
(3)铝碳酸镁[AlMg(OH)3CO3]属于______类物质。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乙中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若图乙中C表示离子,则x的值是______, 图中C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4)写出含A元素的碳酸盐的化学式,并标出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9.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应理解为________(填“元素”、“单质”或“化合物”)
(2)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加入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份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最坚硬的物质,据此推断金刚石可用作___________。
20.酸、碱、盐及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规范科学。请你根据它们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有Ba(OH)2溶液、稀H2SO4、Ba(NO3)2溶液、石灰石、小苏打、生石灰等六种物质,其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写出其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稀HCl、NaOH溶液、CuSO4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其中最先鉴别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写出鉴别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长期敞口放置易变质,写出NaOH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要除去已变质的澄清石灰水中少量的杂质,采用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
三、推断题
21.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气体D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配制生理盐水和腌渍食品的盐。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与E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另一种无色液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A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2.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物质。已知丙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水溶液呈蓝色。“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请根据反应关系图作出合理推断:
(1)乙的物质类别可能是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请根据(1)中乙的物质类别举例一种具体物质,写出它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
23.学习了碳酸钠(Na2CO3)的性质后,课题小组运用课堂学习的方法,合作探究家庭蒸慢头用到的小苏打(NaHCO3)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础实验记录与分析】
(1)填写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气泡 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碳酸氢钠溶液显________性 _________ ________
【拓展实验记录与分析】
(2)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下图所示装置对小苏打和碳酸钠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受热________,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受热________。
【反思与拓展】
(3)①甲同学分析实验一得出:盐溶液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显中性。
②乙同学用稀硫酸代替实验二中的稀盐酸进行探究,发现实验现象相同。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________。
③医疗上,小苏打( NaHCO3)可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依据的原理是是实验二得出的结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五、计算题
24.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5 10 15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7.8 161.7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1)根据数据,可判断实验二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是_________。
(2)表中的m值为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5.将12.9克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g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g 3 m 9 10 10
求:
(1)表格中m的数值是______。
(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应是在第______次实验。
(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请画出上述过程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A 6.B 7.B 8.B 9.D 10.A 11.A 12.D 13.D 14.B 15.C
16.(1)延展性
(2) 乳化 与油污发生反应
(3) NaCl Al(OH)3 +3HCl=AlCl3 + 3H2O
(4) CaCO3 碳酸氢钠(或NaHCO3)
17.(1)OH- (2) OH- (3)盐
18.(1)79.90 (2)B (3) 8 Na2S
(4)
19.(1)元素
(2)碳酸钾
(3)划玻璃(合理即可)
20.(1) 生石灰
(2) CuSO4溶液
(3) 过滤的方法
21.(1)H2O2
(2)Na2CO3
(3)HCl+NaOH=NaCl+H2O
22.(1)碱
(2) 复分解
23.(1) 碱 碳酸氢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氢钠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2) 分解 不分解
(3) 不一定 H+
24.(1)因为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说明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则样品已完全反应
(2)153.9
(3)解:设10 g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x=53%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3 %
25.(1)6
(2)4
(3)解:由表可知,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沉淀质量为10g
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答: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2.2%。
(4)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