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
202203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1.-2的倒数是( )
A.-2 B. C. D.2
2.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共同抗疫,各地积极普及科学防控知识,下面是科学防控知识的图片,图片上有图案和文字说明,其中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打喷嚏 捂口鼻 B.勤洗手 勤通风
C.戴口罩 讲卫生 D.喷嚏后 慎揉眼
3.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意画一个多边形,其内角和是360°”是必然事件
B.“如果a2=b2,那么a=b”是必然事件
C.可能性是50%的事件,是指在两次试验中一定有一次会发生
D.“从一副扑克牌(含大小王)中抽一张,恰好是红桃”是随机事件
5.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x2+x2=2x2 B.(x-y)2=x2-y2 C.(x2y)3=x6y3 D.(-x)2·x3=x5
6.如图,一圆环分别与夹角为的两墙面相切,圆环上图示位置固定一小球,并用细线将小球与两切点分别相连,两细线夹角为,则与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7.如图,把正方形纸片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再过点C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MN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若AB的长为1,则FM的长为( )
A.1 B. C. 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5,0)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AB,
直线y=x+b与双曲线y=﹣相交于点P(x1,y1)、Q(x2,y2),与直线AB相交于点R(x3,y3).若y1>y2>y3时,则b的取值范围是( )
A.b>4 B.b>4或b<﹣4 C.﹣<b<﹣4或b>4 D.4<b<或b<﹣4
二、填空题
9.近年来,我国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建设开通基站超510000个,将数据51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
10.因式分解:9a3b﹣ab=_____.
11.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和第一、第三象限,那么______.
12.小江为了估计某山区上鸟群的数量,先捕捉40只鸟给它们分别作上标志,然后放回,第二次捕捉120只鸟,发现其中4只有标志,那么该山区上鸟群约有 只.
13.《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雀五、燕六共重十九两;雀三与燕四同重.雀重几何?”题意是:若5只雀、6只燕共重19两;3只雀与4只燕一样重.则每只雀的重量为______两.
14.如图,已知⊙P的半径是1,圆心P在抛物线上运动,当⊙P与x轴相切时,圆心P的坐标为_____.
1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正方形边长都相等,A、O、B在如图的格点上,则_____.
16.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
17.如图,点G为△ABC的重心,GE∥BC,BC=12,则GE=________.
18.如图,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 ……,按如图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x +1和x轴上,则点A6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1)计算:; (2)解方程:.
20.请将式子:化简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的值代入求值.
21.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英语口语听力考试即将举行,某校认真复习,积极迎考,准备了A、B、C、D四份听力材料,它们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a,b是两份口语材料,它们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难.
(1)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 .
(2)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分别从听力、口语材料中随机选一份组成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的所有情况,并求出两份材料都是难的一套模拟试卷的概率.
22.某校九年级(1)班所有学生参加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测试,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他们的成绩进行统计后分为A、B、C、D四等,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未完成),请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 九年级(1)班参加体育测试的学生有_________人;
⑵ 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⑶ 在扇形统计图中,等级B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是___,等级C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
⑷ 若该校九年级学生共有850人参加体育测试,估计达到A级和B级的学生共有___人.
23.2020年12月11日,连淮扬镇高铁全线通车.某工程队承担了该道路1800米长的建造任务.工程队在建造完720米道路后,引进了新设备,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20%,结果共用27天完成了任务,问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建造道路多少米?
24.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将沿直线翻折到.
(1)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求、两点之间的距离.
2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C=45°,OC∥AD,AD交BC的延长线于D,AB交OC于E.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AE=5,BE=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6.如图,一次函数分别交y轴、x轴于A、B两点,抛物线过A、B两点.(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作垂直x轴的直线x=t,在第一象限交直线AB于M,交这个抛物线于N.求当t取何值时,M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27.某市A,B两个蔬菜基地得知四川C,D两个灾民安置点分别急需蔬菜240t和260t的消息后,决定调运蔬菜支援灾区,已知A蔬菜基地有蔬菜200t,B蔬菜基地有蔬菜300t,现将这些蔬菜全部调运C,D两个灾区安置点.从A地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地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从B地运往C处的蔬菜为x吨.
(1)请填写下表,并求两个蔬菜基地调运蔬菜的运费相等时x的值;
C D 总计/t
A 200
B x 300
总计/t 240 260 500
(2)设A,B两个蔬菜基地的总运费为w元,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
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
(3)经过抢修,从B地到C处的路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缩短了运输时间,运费每吨减少m元(m>0),其余线路的运费不变,试讨论总运费最小的调动方案.
28.定义:形如y=|G|(G为用自变量表示的代数式)的函数叫做绝对值函数.
例如,函数y=|x﹣1|,y=,y=|﹣x2+2x+3|都是绝对值函数.
绝对值函数本质是分段函数,例如,可以将y=|x|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
(1)将函数y=|x﹣1|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2)如图1,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与函数y=的图象交于B,C两点,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函数y=,y=|x﹣1|的图象于D,E两点.求证△ABE∽△CDE;
(3)已知函数y=|﹣x2+2x+3|的图象与y轴交于F点,与x轴交于M,N两点(点M在点N的左边),点P在函数y=|﹣x2+2x+3|的图象上(点P与点F不重合),PH⊥x轴,垂足为H.若△PMH与△MOF相似,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
-2的倒数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倒数相反数等知识点的掌握
2.C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分析】
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
【详解】
解:从左面看,有3行2列,其中第1行和第2行各有一个小正方形,第3行有两个小正方形;第1列有一个小正方形,第2列有三个小正方形,
观察四个选项可知,只有选项B符合,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左视图,熟练掌握左视图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4.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逐项分析,即可求解.
【详解】
解:A. “任意画一个多边形,其内角和是360°”是必然事件,只有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是随机事件,判断错误;
B. “如果a2=b2,那么a=b”是必然事件,a与b也有可能互为相反数,所以是随机事件,判断错误;
C. 可能性是50%的事件,是指在两次试验中一定有一次会发生,可能性是50%的事件,只表明一种可能性,并不表示两次试验中一定有一次会发生,所以判断错误;
D. “从一副扑克牌(含大小王)中抽一张,恰好是红桃”是随机事件,判断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可能性大小、多边形内角和等知识,综合性较强,熟知相关概念,知识,理解可能性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5.B
【解析】
【分析】
根据代数式的运算法则计算.
【详解】
解:A、,正确;
B、,错误;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的运算,熟练掌握多项式的乘法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是解题关键 .
6.A
【解析】
【分析】
如图,根据切线的性质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地性质可得,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代入求值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如图,
根据题意得,分别是的切线,点E,F分别是切点,
∴
∴
又
∴
∴
∵四边形EGFP是圆内接四边形
∴,即
又
∴,即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B
【解析】
【分析】
根据翻折得到,,在中,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M的值.
【详解】
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8.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直线y=x+b与双曲线y=﹣有两个交点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b>4或b<-4,讨论:当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直线y=x+b在第二象限相交于P、Q时,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y=﹣,得到C点坐标,再根据题意求解出b的范围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直线y=x+b与双曲线y=﹣有两个交点,
∴x+b=﹣有两个实数解,
整理得x2+bx+4=0,
∵△=b2-4×4>0,
∴b>4或b<-4,
当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直线y=x+b在第二象限相交于P、Q时,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y=﹣相交于C点,如图,
∴当x=-5时,y=﹣
∴C(-5,﹣),
当点R在C点下方时,y1>y2>y3,即x=-5时,y<,
∴-5+b<,解得:b<,
∴b的范围为4<b<,
∴当反比例函数与直线y=x+b在第四象限相交于P、Q时,b的范围为b<-4满足y1>y2>y3,
综上所述,b的范围为4<b<或b<﹣4,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
9.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解:将5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1×105,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0.ab(3a+1)(3a﹣1)
【解析】
【分析】
原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详解】
解:原式=ab(9a2﹣1)=ab(3a+1)(3a﹣1).
故答案为:ab(3a+1)(3a﹣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方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11.
【解析】
【详解】
由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像经过原点和第一、第三象限可得k-1>0,解得k>1.
12.1200
【解析】
【分析】
用40除以第二次捕捉120只鸟中有标志的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
解:40÷=1200,
所以该山区的鸟群数量约1200只,
故答案为:1200.
【点睛】
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关键是求出有标志的鸟所占的比,统计的思想就是用样本的信息来估计总体的信息,本题体现了统计思想.
13.2.
【解析】
【分析】
设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x两,y两,根据5只雀、6只燕共重19两;3只雀与4只燕一样重,可列出方程组,求方程组的解即可.
【详解】
解:设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x两,y两,
由题意得:
解方程组得:,
∴每只雀的重量为2两;
故答案是: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
14.(3,1)或(﹣1,1)或(1,﹣1)
【解析】
【分析】
设点P(x,y),根据相切的定义由题意可得:点P到x轴的距离为1时相切,即|y|=1,代入解析式可求点P坐标.
【详解】
解:设点P(x,y),,
∵⊙P与x轴相切
∴|y|=1
∴y=±1
①当y=1时,,
解得:x1=3,x2=-1
∴点P(3,1),(-1,1)
②当y=-1时,,
解得:x=1
∴点P(1,-1)
故答案为(3,1)或(-1,1)或(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利用函数解析式求坐标,利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边OA上的高BC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过点B作,垂足为C,
,
,
即,
,
在中,,
在中,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网格与勾股定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6.
【解析】
【分析】
在Rt△OBC中求出OB的长,再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AC、BD的长,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计算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BOC=90°,
∵,,
∴BC=4cm,
∴OB=cm,
∴AC=4cm,BD=cm,
∴菱形ABCD的面积是: cm2.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有: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也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17.4.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G点为△ABC的重心,判断出AG:AD=2:3;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出,即可求出GE =CD==4.
考点:三角形的重心
18.(31,32)
【解析】
【详解】
分析:
由题意结合图形可知,从左至右的第1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第2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第3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由此可得点An的纵坐标是,根据点An在直线y=x+1上可得点An的横坐标为,由此即可求得A6的坐标了.
详解:
由题意结合图形可知:从左至右的第1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第2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第3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点An的纵坐标是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
∴点An的纵坐标为,
又∵点An在直线y=x+1上,
∴点An的横坐标为,
∴点A6的横坐标为:,点A6的纵坐标为:,
即点A6的坐标为(31,32).
故答案为:(31,32).
点睛:读懂题意,“弄清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点An的纵坐标与第n个正方形边长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3;(2),
【解析】
【分析】
(1)根据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因式分解法解答即可.
【详解】
解:(1)
=3;
(2)方程整理得:,
因式分解得:.
即x-1=0或2x+1=0,
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不唯一,如2,只要的值不能取即可.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首先将括号外面分式的分子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将括号里面的分式进行合并,最后根据分式的乘法进行约分,选择x的值时不能使分式的分母为零,即x≠±1.
试题解析:原式==x+2
当x=2时,原式=x+2=4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21.(1);(2).
【解析】
【详解】
【分析】(1)依据A、B、C、D四份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即可得到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
(2)利用树状图列出分别从听力、口语材料中随机选一份组成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的所有情况,即可得到两份材料都是难的一套模拟试卷的概率.
【详解】(1)∵A、B、C、D四份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
∴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树状图如下:
∴P(两份材料都是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当有两个元素时,可用树形图列举,也可以列表列举.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2.(1)50;(2)画图见解析;(3)40%;72;(4)595.
【解析】
【分析】
(1)由A等的人数和比例,根据总数=某等人数÷所占的比例计算;
(2)根据“总数=某等人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出D等的人数,总数-其它等的人数=C等的人数;
(3)由总数=某等人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出B等的比例,由总比例为1计算出C等的比例,对应的圆心角=360°×比例;
(4)用样本估计总体.
【详解】
(1)总人数=A等人数÷A等的比例=15÷30%=50人;
(2)D等的人数=总人数×D等比例=50×10%=5人,
C等人数=50-20-15-5=10人,
如图:
(3)B等的比例=20÷50=40%,
C等的比例=1-40%-10%-30%=20%,
C等的圆心角=360°×20%=72°;
(4)估计达到A级和B级的学生数=(A等人数+B等人数)÷50×850=(15+20)÷50×850=595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23.60米
【解析】
【分析】
设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建造道路x米,则引进新设备后工程队每天改造米,利用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共用27天完成了任务,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设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建造道路x米,则引进新设备后工程队每天改造米,
依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建造道路60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准确建立分式方程并注意最后检验是解题关键.
24.(1)菱形,理由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翻折性质可得,,则,即可证明结论;
(2)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再由菱形性质可得OA,则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DE,此题得解.
【详解】
解:(1)∵,为的中点,
∴,
由翻折性质得:,,
∴,
∴四边形是菱形;
(2)连接DE与AB相交于点O,
∵,,,
∴,
∵四边形是菱形,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即、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5.(1)见解析;(2)5π﹣10
【解析】
【分析】
(1)连接OA,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OC+∠OAD=18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OC=2∠ABC=90°,得到∠OAD=90°,由切线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得∠B=∠ACE,即可证得△AEC∽△AC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C,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的半径,即可求得扇形OAC的面积,根据面积的和差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
解:(1)连接OA.
∵AD∥OC,
∴∠AOC+∠OAD=180°,
∵∠AOC=2∠ABC=2×45°=90°,
∴∠OAD=90°,
∴OA⊥AD,
∵OA是⊙O的半径,
∴AD是⊙O的切线;
(2)∵AO=CO且∠AOC=90°,
∴∠ACO=∠CAO=45°,
即∠B=∠ACE,
∵∠CAE=∠BAC,
∴△AEC∽△ACB,
∴=,
∴AC2=AE AB=5×(5+3)=40,
∴AC=2,
在Rt△AOC中,
∵2OA2=AC2=40,
∴AO=CO=2,
S阴影=S扇形OAC﹣S△AOC=﹣×(2)2=5π﹣10.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6.(1)抛物线解析式为:y=;
(2)当t=2时,MN有最大值4.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先由直线解析式确定A、B点的坐标,然后再将坐标分别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解;
(2)由已知以及(1)可知M(t,2-),N(t,),从而MN=yN―yM=-(2-)=-t2+4t,由此可知当t=2时,MN有最大值4.
试题解析:(1)∵分别交y轴、x轴于A、B两点,∴A、B点的坐标为:A(0,2),B(4,0),将x=0,y=2代入y=-x2+bx+c得c=2 ,将x=4,y=0代入y=-x2+bx+c得0=-16+4b+2,解得b=,∴抛物线解析式为:y=.
(2)∵垂直x轴的直线x=t,在第一象限交直线AB于M,交这个抛物线于N.∴M(t,2-),N(t,),∴MN=yN―yM=-(2-)=-t2+4t,
∵,∴当t=2时,MN有最大值4.
考点:1.待定系数法;2.二次函数的性质;3.数形结合.
27.(1)见解析;(2)w=2x+9200,方案见解析;(3)0【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得解.
(2)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w=20(240 x)+25(x 40)+15x+18(300 x);列不等式组解出40≤x≤240,可由w随x的增大而增大,得出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
(3)根据题意得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m的取值范围不同分别分析得出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
【详解】
解:(1)填表:
依题意得:20(240 x)+25(x 40)=15x+18(300 x).
解得:x=200.
(2)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w=20(240 x)+25(x 40)+15x+18(300 x)=2x+9200.
依题意得:
∴40 x 240
在w=2x+9200中,∵2>0,
∴w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当x=40时,总运费最小,
此时调运方案为如表.
(3)由题意知w=20(240 x)+25(x 40)+(15-m)x+18(300 x)=(2 m)x+9200
∴0m=2时,在40 x 240的前提下调运
方案的总运费不变;
2其调运方案如表二.
【点睛】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28.(1);(2)见解析;(3)P的坐标为(6,21),(,),(,).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中规定的写法写出即可.
(2)根据题意分别得出B、C、E、D的坐标,根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即可证明相似.
(3)根据题意先算出F、M、N的坐标,再利用设坐标点的方法,分类讨论,根据相似对应边成比例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1);
(2)∵函数y=|x﹣1|与函数的图象交于B,C,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函数,y=|x﹣1|的图象于D,E两点.
∴根据条件得各点坐标为:B(3,2),C(﹣2,3),E(﹣1,2),D(﹣3,2).
∴BE=3﹣(﹣1)=4,DE=﹣1﹣(﹣3)=2,AE=,CE=,
∴在△AEB和△CED中,∠AEB=∠CED,,
∴△PMB∽△PNA.
(3)P的坐标为(6,21),(, ),(,).
当x=0时,y=|﹣x2+2x+3|=3,∴F(0,3).
当y=0时,|﹣x2+2x+3|=0,∴x1=﹣1,x2=3,∴M(﹣1,0),N(3,0).
由题意得y=|﹣x2+2x+3|=,
设P的横坐标为x,
当x<﹣1时,由题意得P(x,x2﹣2x﹣3),
若△PMH∽△FMO, ,.
解得x1=﹣1(舍去),x2=0(舍去).
若△PMH∽△MFO, ,.
解得x1=﹣1(舍去),x2=(舍去).
当﹣1<x<3时,由题意得P(x,﹣x2+2x+3),
若△PMH∽△MFO,,.
解得x1=﹣1(舍去),x2=.
∴P的坐标为(,).
若△PMH∽△MFO,,.
解得x1=﹣1(舍去),x2=0(舍去).
当x>3时,由题意P(x,x2﹣2x﹣3),
若△PMH∽△FMO,,.
解得x1=﹣1(舍去),x2=6.
∴P的坐标为(6,21).
若△PMH∽△MFO,,.
解得 x1=﹣1(舍去),x2=.
∴P的坐标为(,).
综上:P的坐标为(6,21),(,),(,).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的综合应用,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根据相似的性质列出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