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立定跳远
教学设计
立定跳远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 学 水 平:水平一(一年级)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25%的同学能够做到上下肢协调连贯,65%的同学能做到双脚同时起落,10%的同学对技术动作有初步认识和理解。
2、通过在游戏关卡闯关提升学生下肢力量、协调性、爆发力等素质,体验立定跳远的快乐,发展双脚跳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坚韧精进、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单元教学重点: 双脚同时跳起、同时落下。 四、单元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屈膝缓冲。
水平一——立定跳远单元教案
课 次 教学 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策略
学 习 立定跳远双脚起、落的技术动作 1、初步认识并了解技术动作, 重点: 双脚 同 时起、落。难点: 上下 肢 协调、连贯的配合, 屈 膝 缓冲。 以游戏的方式体会双脚起、落的动作。 小组合作学练,体会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通过练习情况,对垫子进行调整,进行分层练习。4.挑战自我,进行更高难度的动作完成。
85%的同学能够初步完成双脚
起落的动作,15%的同学尝试
上下肢连贯跳跃。
2、通过游戏关卡设置,循序
1 渐进提升学生协调性、下肢力
量、爆发力等素质。
3、通过小组合作学练培养学
生坚韧精进、顽强拼搏、团结
协作的优良品质。
学 习 立定跳远上下肢协调, 向高、向远跳跃的技术动作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练习屈
1.通过小组合作练习进一步 解决向高、向远处跳跃的问 重点: 屈 膝摆臂、蹬地送腿的动作。 2.小组合作讨论、练习,如
题。 膝摆臂, 何做好向高、向前的跳跃。
2 2.屈膝摆臂,蹬地送腿,通 过小组练习提升学生的上下 蹬 地 送 腿。 3.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对障 碍物进行调整,进行分层练
肢协调配合的能力,提升学生 难点: 如 习。
跳跃能力。 何做好向 4.克服心理障碍,完成一定
3.尝试立定跳远的完整配合练习。 高、向前跳跃? 难度的跳远距离。
学 习 立定跳远完整动作,做到协调、连贯,落地缓冲。 1.立定跳远完整动作的串联。 重点: 立 1.分组进行立定跳远完整动
2.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性爆 定跳远完 作的练习,尽量做到落地轻
发力、弹跳等身体素质。 整配合。 盈、屈膝缓冲。
3 3.做到落地轻盈、屈膝缓冲, 难点: 落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
保护自我,避免受伤。 地轻盈、 究学习。
屈 膝 缓
冲。
1.了解考核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 上 1.学生展示。
考核:立定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下 肢 协 2.学生对完成情况的讨论与
4 跳远 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 调、连贯。 难点: 落 评价。 3.自评、互评、师评。
进取的品质,提高自学,自练, 地屈膝缓
自评和互评能力。 冲。
水平一·一年级《立定跳远》课时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结合水平 一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身心特点,以“学生发展,强身育人”为教育目标, 创设闯关情境,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 握向前摆臂、双脚同时跳起、落下等技术要点,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充 分感知积极参与活动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心理方面:一年级学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活泼好动, 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喜欢自我表现。
生理方面: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身体机能较弱,个体差异较大。
认知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学练的方式,在玩、学、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运动,让学生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贴近生活,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也是小学跳跃运动的重点教材,本单元共安排 4 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节课。本次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单、双脚跳跃基础上的第一次情景教学课。立定跳远作为小学跳跃教材可以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爆发力等身体素质,也为学生进入初中体育跳高、跳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 25%的同学能够做到上下肢协调连贯,65%的同学能做到双脚同时起落,10%的同学对技术动作有初步认识和理解。
2、通过游戏关卡闯关提升学生下肢力量、协调性、爆发力等素质,体验立定跳远的快乐,发展双脚跳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坚韧精进、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双脚同时跳起、同时落下。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屈膝缓冲。
六、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闯关游戏、小组学练、教师引导。学法:积极主动、小组合作、学练共进。
七、本课创新点
创新点: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通过各种游戏进行铺垫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游戏闯关,对学生进行诱导式教学,让学生在游玩中学会动作技能。
八、、场地器材
场地:25*25 场地一块。
器材:小音响一个、泡沫垫子 32 床、KT 板模型若干。九、预计运动负荷与密度
1.平均心率:140 次/分钟 160 次/分钟
2.练习密度:55%—75%
水平一·一年级《立定跳远》课时教学计划
上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教师:万中明
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 25%的同学做到动作上下肢协调连贯,65%的同学能做到双脚同时起落,10%的同学对技术动作有初步认识和理解。 2、通过游戏关卡闯关提升学生下肢力量、协调性、爆发力等素质,体验立定跳远的快乐,发展双脚跳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坚韧精进、顽强拼搏、团结 协作的优良品质。
重 双脚同时跳起、同时落下。
难 上下肢协调配合,屈膝缓冲。
教学阶 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 始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堂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创设情境: 1、对本节课纪 律和安全提出要求。 2、介绍本课的任务及目标。 1、教 师 组 织学生进行热身 ☆☆☆☆☆ ☆☆☆☆☆ ☆☆☆☆☆ ▲ ☆☆☆☆☆ ☆☆☆☆☆ ☆☆☆☆☆ 一路纵队,围绕规定路线进行跳跃热身。 快速开课并加强常规及安全教育。 音乐伴奏, 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 7 1 小
部 分 老师带着同学们开着“汽车”,去丛林冒险。 1、游戏:高人、矮人。 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高人、矮人游戏。 组织: 要求:注意间隔距离, 注意安全。 趣味性。 利用游戏热 身,充分活动脚踝和膝盖等关节。
基 本 部 分 第一关: 1、学生积极模仿小动物、小组合作。 2、想办法跳过“ 水坑”。 (第一关) 1、学生积极主动的模仿小动物、小组讨论、合作练习。 2、体会双脚同时蹬地、同时落地,落地轻盈,屈膝缓冲的技术要领。
小小水坑, 通过生动有趣
我能行! 1、以 故 事 为 的情景故事提
“同学们,现 情景,导入练 高学生的积极
在我们面前 习内容。 性、增强课堂
出现了水坑, 2、引导学生双 的趣味性,引
我们怎么过 脚 跳 过 面 前 导学生模仿动
去呢?”。 “水坑”。 作跳跃动作。
3、组织学生集 3 1 小
体练习。
第二关:
沉睡老虎,
需谨慎! “这时,路边出现了一只睡觉的大老虎,提问“:怎 1、对 故 事 进行深情描述。2、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跳跃动作,体会落地 缓 冲 的 动作。 3、教师巡视纠错。 通过不吵醒沉睡在路边的老虎,让学生自我思考、小组讨论、尝试落地轻,屈膝缓冲 的 技 术 动作。 4 1 小
样才能不吵 1、情景导入练习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 如 何 跳 过“鳄鱼”,体会向上跳跃的技术动作。 3、教师全场巡视指导。 1、情景导入练习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器材摆放。4、引导学生向上、向前跳跃过 宽 阔 的 小河。 (第二关) 1、学生模仿动物向上跳跃动作,小组积极主动练习。 2、体会双脚同时起落,收腹提膝,用力向上跳起的动作要领。 (第三关) 1、学生模仿动物向上、向前跳跃动作,小组相互学习、积极练习。 2 体会收腹提膝,用力向上、向前跳起的动作要领。 通过挡路的鳄鱼,让学生模仿动作向上跳起 的 技 术 动作,小组讨论、合作跳过“鳄鱼”,体会双脚屈膝收腿,向上跳跃的技术动作。 通过跳跃“小河”让学生充分感知双脚向上、向前同时起落的动作,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向上、向前跳的双脚起落动作。
醒老虎?”
第三关:
张嘴鳄鱼, 4 1 小
要小心!
“这时,路中
间出现了一
条张嘴的鳄
鱼,我们要怎
样才能过去
呢?”。
5 1 小
第四关:
流水小河,
我最棒!
“ 现在我们
到达了丛林
的“小河”边,
我们怎么过 1、情景导入练习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器材摆放。 3、引导学生做到双脚同时起落、落地缓冲、向上、向前跳跃 等 动 作 要领。 1、抽 取 优 秀学生进行动作展示。 2、教 师 提 问“为什么我们要双脚同时起跳落地而不是单脚呢?”。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回答。 (第四关) 1、积极主动进行练习。 2、前后两名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3、小组同学相互讨论,合作完成。 (第五关) 1、学生积极主动争取动作展示机会。 2、学生展示个人技术动作规范到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原路返回的过程所有的练习项目进行整合、优化, 考验学生立定跳远双脚同时起、同时落的最 终 掌 握 情况。 通过优秀学生动作技术的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同时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并脚跳以及并脚跳有什么好处?理由是并脚跳起跳有力、落地更稳,跳的远。
河呢?”
5 1 大
第五关:
疾风骤雨,
快回家!
这时,狂风暴
雨将至,我们
需要通过“小 3 1 小
河”、“鳄鱼”
“水坑”等障
碍原路返回。
学生动作展
示: 4 1 大
优秀学生进
行动作展示,
学生评价,教
师点评。
游戏: 比比 1、教师讲解、示 范 游 戏 规则。 2、强调前后安全间距。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4、给学生特别强调遵守游戏规则,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游戏。 通过比赛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利用游戏的形式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运用于比赛, 以赛促练,是技术向技能的转变。
谁最棒!
8 个小组,每
组成员跳过
“鳄鱼”,快
速爬过垫子,
然后从右侧
跑回击掌接
力, 依次轮
流,最先完成
小组获胜。
结束部分 1、师生同做 拍手放松操。 1、教师带着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1、伴随音乐,进行拍 手放松操。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放松身心。 教师带着学生收还器材, “开车”回家。
2、小组成员 有序收器材, 跟着老师开 2、师生小结本课。 3、组 织 学 生收器材。 2、跟着老师进行放松操练习。 5 1 小
“ 汽车” 回
家。
3、宣 布 下
课。
器 材 小音箱一个、泡沫垫子 32 床,KT 板模型若干。
预计运动负荷 1.平均心率:140 次/分钟 160 次/分钟 2.练习密度: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