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一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五声宫调式,音域为一个八度,由四个方整的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旋律明朗稳健,简单的节奏中蕴含着骑马的动感。歌词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巡逻守护山林时雄健彪悍的气质、不惧严寒的勇气,以及无比自豪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简单了解鄂伦春族,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并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中一音多字的地方。
四、教具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过渡语)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族语言。五十六枝花”你知道有哪些民族吗?(生回答)(出示课件一)有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伊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这个少数民族就是鄂伦春族。(出示课件二)“鄂伦春”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①山岭上的人们②驯鹿的人们。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
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播放范唱,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悲伤的还是活泼欢快的?
(生答)
2.请同学们观察鄂伦春族人的服饰。他们骑着骏马,挎着
猎枪,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们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气怎样?(寒冷)
3.复听范唱,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从歌词中找出来:一呀一匹骏马,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
4.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全班齐唱(师纠错)。
6.男女生比赛唱。
四、师生共同为歌曲设计动作
1.全班一起表演。
2.请学生上台表演。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出示打击乐器课件)咱们用什么乐器来模仿鄂伦春人骑马巡逻时的马蹄声?(双响筒)
2.带领学习复习双响筒的敲击方法。
3.大家再想像一下,马在奔跑时脖子上的铃铛用什么乐器演奏。(串铃)
4.请几位同学一起上台为大家伴奏,台下的学生演唱。师生一起随音乐演唱《勇敢的鄂伦春》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族人,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