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认识燃烧所需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2)了解一些火灾自救的知识。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对“灭火的的原理和方法”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燃烧条件” ;初步学会知识对比和迁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燃烧条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PPT课件展示:火的图片和视频,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观看课件,体会“火”是一把“双刃剑”。 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并使他们树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的思想。并激发他们对如何用火的求知欲。
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讲述]:火推动着人类历史文明,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它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就能够驱弊为利。下面请根据生活经验填写灭火的方法,并讨论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媒体展示]:一灭火的原理1,、隔绝氧气或空气2、使可燃物降低一定温度3、移走或隔绝可燃物将 学生完成:活动一的表格。小组讨论:灭火的原理。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得出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物 质的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过度]从灭火的原理,同学们反过来想物质的燃烧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探究实验】:物质的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实验的设计。[媒体展示]:二、物质燃烧的条件 1、物质要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老师点拨: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来阻止燃烧的进行 学生提出猜想,小组讨论完成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最后归纳出燃烧的条件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它们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
燃烧的概念 PPT课件展示:木炭、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学生讨论、归纳燃烧的特征和概念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火灾的危害 PPT课件展示:火灾的视频和数据 学生观看,体会火灾的危害。 让学生感受到:增强安全用火必要性。
用火安全常识 PPT课件展示:几种安全常识图片 学生观看, 通过图片让学生学会的安全常识
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并归纳出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通过生动的视频,让学生更容易学会自救的方法。
课堂练 习 1、要使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 ,二是 ,三是 。燃烧都会出现 和 现象 2.食用油在锅内着火,将其熄灭的最好方法是( ) A.把油倒掉 B.立即用大量水灭火 C.迅速关闭火源 D.盖严锅盖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4、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 、大量油类物质泄露着火,用水扑灭 B 、木材着火,用水扑灭C 、森林着火,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扑灭 D 、 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5.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通风唤气 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C、油库、矿井一定要严禁烟火 D、扑救电器着火时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
板书设计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一、灭火的原理1.隔离或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至着火点下 二.物质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