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氧 气
氧 气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学会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铝箔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③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目标:从化学变化中,体验从化学中学到的知识,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导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导学难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会判断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学会处理信息。
兴趣导入:猜谜语:说它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到高出越稀少。打一物质的名称。
【学生】 氧气
【教师】 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 填O2 物理性质。
【教师】 ①出示一瓶制好的O2,请学生观察;
②闻一闻:氧气有气味吗?
③思考: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O2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O2的溶解性如何?
若氧气易溶于水,地壳表面的水早把O2溶解完了,我们也就没有了可供给呼吸的O2了。
【教师】 在标准状况下,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1L水中约溶解30ml氧气;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三态变化(O2也和水一样,也有三态变化)蓝色钢瓶。
【课件】 展示O2液体、固体、气体变化图片。
【课件】趣味实验:冷冻小金鱼。
【过渡】 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O2?
学生实验:让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O2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与它在空气中的现象比较。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O2的特殊性质,说明O2能支持燃烧,这是检验O2的特殊方法。
【过渡】 大家还想不想见识更多的物质在O2中燃烧的实验呢?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件】1、能与硫反应;
【教师】出示一瓶硫粉,请大家观察硫粉的颜色和状态。
硫粉俗称硫磺,常温下是固态。
【演示实验2-3】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教师】 瓶中事先留水的目的是什么?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还可以用什么溶液来吸收?
【讲解】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左写反应物的名称,右写生成物的名称,中间箭头连接,若有两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用“+”连接,箭头上方写明反应条件。
【课件】 2、能与木炭反应。
【实验】 木炭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气体。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氧气二氧化碳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
【课件】讨论课本第34页,产物一样,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课件】3、能与铁反应生成Fe3O4
【演示实验2-4】 阅读实验操作,找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①盘成螺旋状 ②砂纸打磨 ③系火柴梗 ④铺细沙或盛水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铁在空气中燃烧 不燃烧,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铁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固体物质。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讨论】
(1)实验前为什么先加入少量的水?(为了防止集气瓶爆炸)
(2)火柴梗起什么作用?(引燃)
(3)为什么待燃烧尽时,才将铁丝伸入O2中?(以免火柴梗燃烧消耗氧气)
(4)为什么自上而下缓慢伸入?(充分利用瓶中的O2)
【讨论】分析实验2-1、2-3和2-4得出结论:科学家通过很多实验可以看出,可燃物在O2中比在空气中剧烈,如:硫、碳、铁等。
【讨论】比较三个文字表达式,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交流】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变成新的物质。
【讨论】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看,还有什么新特征?
【交流】都有O2的参加反应,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
自学课本第35页,找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定义并牢记。
化合反应:像这种由多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做化合反应。
【课件】练习:A+B→AB(多变一)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分析】课本第35页:实验2-1、2-3、2-4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反应物都有O2。
“氧气”不同于“O2”,随着知识的积累大家能理解。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钢铁生锈、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酝酿、农家肥的腐蚀。
【教师】结合化合反应的特点,想一想,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可创造原先没有的物质。
【练习】见多媒体课件。
【小结】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
1、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了,在一定条件下与磷、硫、铁等发生反应。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概念且能判断。
3、O2的物理性质。
【教师】你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铁丝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铁丝实验失败的原因:1、O2不纯;
2、温度达不到;
3、表面有铁锈;
4、火柴刚点燃就伸进集气瓶。
【学生】O2对人类有哪些不利方面?
【教师】O2对人类不利的方面:食品腐败;金属腐蚀。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熔点: -218℃;沸点:-180℃。
氧气的检验:把带火星的火柴梗伸入集气瓶中(操作),火柴梗复燃(现象), 证明该气体是氧气(结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支持燃烧。
硫+氧气二氧化硫
碳+氧气二氧化碳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课后反思】 本课题的实验较多,教师要多做示范,通过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对比四个重要的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成功之处: 本节课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分析后,能较好地把握教学难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不足之处: 对燃烧现象的描述,不够熟练;受知识的局限,对氧化反应定义的理解不够透彻。
- 1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