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1 16: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单元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所以此节课不仅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单元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有一定基础,已有了初步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技能,所以本课题的难度不会很大。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尤其是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由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不长,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还不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设计原理,并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装置。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四、教学策略
对比法、讨论法、实验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引入〕做干冰实验,营造唯美效果。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提出问题如何获得二氧化碳呢? 学生观察,思考。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使学生大脑神经进入兴奋状态,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 引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引起学生的期待和注意。
(交流)小组代表简述每组查阅资料收集到的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小组代表简述从一些资料中得到的制取二氧化碳有关途径。(如:木炭燃烧、人呼吸、铜绿受热、碳酸氢铵分解等) 酸(稀盐酸、稀硫酸)跟大理石反应、 酸(稀盐酸、稀硫酸)跟碳酸钠粉末反应 回忆氧气的有关知识,小组讨论交流,对多种制二氧化碳途径进行筛选,从收集的纯度、反应条件,操作的困难,各抒己见,排除明显不适合的原料、方法。 让学生体验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并且善于提炼表达。
〔提出问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是什么? 〔引导〕现有稀盐酸、稀硫酸、大理石、碳酸钠请你通过实验,最终确定实验室制取CO2的最好原料。 活动探究: 实验现象: 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大量气泡,反应速度很快,来不及收集。 大理石+稀盐酸→有许多气泡,反应速度适中。 碳酸钠+稀硫酸→大量气泡,反应速度很快,来不及收集。 大理石+稀硫酸→有很少气泡,反应一会,反应停止。 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1)实验室制取CO2的最好原料为石灰石和稀盐酸。 (2)归纳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培养获取信息、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间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培养学生善于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加深学生对原料选定的印象。
(提出问题) 实验室 制取某种气体药品的选择取决于什么? 类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药品和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选择药品的条件应该是反应速度适中,利于收集,操作简便,价格便宜。 培养学生类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件展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提出问题) 你能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什么吗? 收集装置取决于什么吗? 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气体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主要有: (1)固体(固体)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 (2)液体固体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 收集装置则跟所制气体的物理性质中密度和溶解性有紧密联系。收集方法主要有: (1)排水法---气体难溶或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法—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3)向下排空法—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通过知识的类比,达到锻炼学生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以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提出问题〕请你根据你们的思路,选择下面的仪器来组装制取CO2的实验装置, (展示交流〕 请小组代表展示各小组设计的装置图,对设计较好和新颖的装置给予表扬。 展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设计并画出装置图或连接出实物装置。 (2)学生展示交流本组设计的实验装置。 (3)在交流展示实验装置的同时,与另外几组实验装置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反思自己所设计装置的不足,并归纳总结实验最佳装置。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激励创新,提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发挥了评价作用。 让学生对方案进行反思、诊断、改进、补充完善的群体探究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并以此达到突出重点。
怎样对制得的气体验满,检验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验满方案及原理: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CO2。因为CO2不能支持燃烧。 检验方案及原理: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为CO2。 让学生知道气体的验满和检验是根据气体特有的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指导学生制取和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入药品。(3)收集气体。(4)验满。 小组分工合作制取和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本课小结)课件展现 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验满方法、检验方法。课件逐一展现。 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药品的选择及条件;发生装置的选择及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及条件;验满和检验时课件逐一展现。 复习巩固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
七、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固液常温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立即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完成名校课堂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干冰实验引入效果较好,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但没有结尾,有点虎头蛇尾,在制出二氧化碳后,引入物理知识说明,二氧化碳降温或者加压可得到干冰,这样课堂更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