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表格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1 17:0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认识燃烧所需的条件和认识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初步了解一些火灾自救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燃烧条件”的破坏得出“灭火的的原理和方法” ;初步学会知识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2)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3)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策略: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同时通过对课堂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质疑精神。
教学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用如下教学方法: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应用尝试。 2、观察实验探究学习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 4、比较、分析、归纳法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引入 新课 [教师引导]引入: “火把变玫瑰”让学生理解认识燃烧,引出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观看 提高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引出定义。
师生 互动 探索 新知 [提问]:大家看到刚才的燃烧的场面,归纳燃烧的定义。 学生回忆思考,并进行归纳。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提问]为何火把能燃烧?你认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思考 引出课题
[归纳]组织学生的猜想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投影]:探究实验所用器材及师生共同设计实验的方案。 [探究实验1]:物质的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猜想,填写学案。 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收集处理证据和得出结论。 学生记录现象,填写学案。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与交流能力。
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并投影。 学生讨论、归纳 燃烧的三个条件。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提问]:这三个条件是需要同时具备还是只具其一? 思考 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合 作 探 究 [探究实验2] 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 展示设计方案图片:用试管代替铜片 师生共同探究:改进型实验 现象和结论:分析讨论 播放课本124页实验7-1实验视频,问:设计的实验相对比,有什么优缺点? 提问:如何让水底下白磷燃烧? [强调]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生共同完成此实验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吹气 学生总结 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和质疑精神 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讨 论 交 流 [提问]燃烧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通过PPT课件展示几幅燃烧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提问]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 学生回答后,通过PPT课件展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几幅燃烧带来的灾难的图片和视频。为灭火的探究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发言、观看 学生讨论、发言、观看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乐趣。 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火灾照片选自芜湖市学生熟悉的街道,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火灾的忧患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拓展 提高 [提问]:发生火灾怎么办,如何灭火? [探究实验3]:请同学上来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把燃烧着的蜡烛熄灭。 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用品和自身的功能进行灭火。 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收集处理证据和得出结论。 学生记录现象,填写学案。 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作 探究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你是怎样熄灭燃着的蜡烛的?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投影]总结分析学生实验结果。 学生发言、同学评议,归纳实验结果--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将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拓展 提高 [媒体展示]:灭火的原理或方法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学生归纳 培养了学生归纳能力。
讨论 交流 投影[]: 课堂巩固:练习 猜猜看:“是真是假”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课堂小结 评选出优胜者小组,并进行奖励。 魔术揭秘,总结全课 [交流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提高学生自学及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
【板书设计】(投影): 燃烧和灭火(一) 燃烧的概念: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灾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分层作业设计 社会实践 : 调查校园灭火器种类、适用范围,掌握使用方法 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的措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