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1 17: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食品久置发生霉变
C.活性炭吸附除异味 D.浓盐酸敞口产生大量白雾
2.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B.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产生白雾
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NaOH
D.治理硫酸厂的污水时,可向该污水中投放适量的生石灰
3.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收集氧气 D.蒸发结晶
5.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 B.KNO3 C.Na2CO3 D.FeCl3
6.人体内几种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体液 血浆 胃液 胆汁 胰液
pH 7.35~7.45 0.9~1.5 7.1~7.3 7.5~8.0
A.血浆呈碱性 B.胃液和胆汁呈酸性
C.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碳酸饮料
7.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8.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若干种气体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A.HCl和CO B.HC1、H2和CO2 C.CH4和H2 D.CO和CO2
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0.图为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实验相关信息描绘出曲线,其中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下列对物质X与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是
选项 物质X 纵坐标Y
A 水 溶液的质量
B 水 溶液的pH值
C 氢氧化钠溶液 溶质的质量
D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
A.A B.B C.C D.D
11.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12.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二、简答题
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镁中和胃酸:_________。
(2)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
14.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如下图,在a、b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a处是放有浸泡过_____的棉花。(已知:①NH3与HCl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3)实验室可用NH4Cl与Ca(OH)2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NH3,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收集NH3可用向_____排空气法。
三、推断题
15.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下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工业上可用化合反应来制备B,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E的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F含有两种元素,H、G均可与F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相同金属元素的两种不同的盐。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____。
(2)E的俗称是_____;其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G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过量F溶液,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16.A、B、C、D四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己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图 I 是小丽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爽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 B、C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 的蒸馏水,各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观察溶液颜色。
b.在 A、D 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浓氨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胶塞,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 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进行操作 b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与实验 I 相比,改进后的实验 II 还可以得到的定验论是______;
(3)B 和 C 两支试管中预先加入的蒸馏水的作用之一是______。
五、计算题
18.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19.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bO2(固)+2H2SO4+Pb=2PbSO4(固)+2H2O。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
(1)电瓶在放电时,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假如某个电瓶中铅的质量为1800 g,内装36%的稀硫酸1200 g,当有310.5 g的铅参加反应时,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_____克?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最后结果精确到0. 01%)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C 6.B 7.C 8.A 9.B 10.B 11.D 12.C
13.
14. 出现白雾 产生白烟 浓氨水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向下
15. CaO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Na2CO3
16. 用作干燥剂 Ca(OH)2 CaO+2HCl=CaCl2+H2O
17. 试管C中酚酞试液比B中的先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排除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干扰。
18.(1)Na2SO4;(2)7.84%(详见解析)
19.(1)化学(2)294g;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