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NaHCO3 B.H2O C.NH3·H2O D.CH3COOH
2.工业用反应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A.纯碱 B.小苏打 C.熟石灰 D.烧碱
4.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离子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
B.咨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Cl-、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CI-、Na+
5.下列选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B.工业废水灌溉农田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D.化肥农药合理施用
6.小明外出游玩,发现路边的小麦叶子发黄、有倒伏现象,他建议田主应该施用一种复合肥料,这种复合肥料是
A.CO(NH2)2B.KClC.KNO3D.NH4HCO3
7.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鉴别铁粉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C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9.可以把盐酸、氯化钙、氯化钠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试剂是 (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蒸馏水 D.硫酸溶液
10.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
A.铁架台、蒸发皿 B.酒精灯、漏斗
C.细口瓶、试管 D.量筒、烧杯
11.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12.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硝酸钾 B.碳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13.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二、简答题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中自制汽水,除了选择食醋、糖、等原料外,还必须加入少量小苏打。加入小苏打的目的是什么?
(2)树木常被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其作用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3)加热冷水时,温度尚未达到沸点,为什么水中就有气泡产生?
15.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p,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请判断小明所加试剂p的名称,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被吞进瓶内和吐出来的原因.
三、推断题
16.在常温下,X是一种能灭火的气态氧化物,Y是一种黑色固态氧化物,它们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X、Y的化学式:X________、Y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其中反应③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画出气体Z中呈正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呈负价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17.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BaCl2、Na2CO3、BaCO3、Na2SO4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其组成,取少量该固体进行如图实验:(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回答问题:
(1)白色沉淀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b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组成的粉末状混合物,在实验室里常用于干燥某些气体。为确定某久置的碱石灰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1)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碱石灰是由于它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2)实验中所得滤液b中所含离子是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若碱石灰样品放入水中时温度升高,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氧化钙
B 若向滤液a、滤液b的样品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一定变红
C 若将白色沉淀甲、白色沉淀乙、白色沉淀丙放入足量稀盐酸中一定全部溶解
D 该碱石灰仍可用于干燥氧气、氢气、氨气等
(4)通过以上实验,对原碱石灰样品成分的分析,下列结论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A Na2CO3 CaCO3
B CaO Na2CO3
C NaOH Na2CO3 CaCO3
五、计算题
19.现有11 g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某纯碱样品,为了测定该样品中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将该纯碱样品全部溶解在100 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 g,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242 g,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试样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 请计算: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B 6.C 7.B 8.A 9.A 10.C 11.C 12.A 13.C
14.(1)利用小苏打与食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5.稀盐酸(或稀硫酸等);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使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碳酸钠和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使瓶内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气体将鸡蛋吐了出来.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16. CO2 CuO CO2+C 2CO 2Cu+O2 2CuO 化合
17. BaCO3 Na+、H+、、Cl- Na2CO3、BaCl2 BaCO3、NaOH
18. 腐蚀 Na+、OH-、Ba2+、Cl- BC BC
19.解:碳酸钙的质量为:11g + 100g + 141g - 242g =10g
设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 ,生成NaCl的质量为y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11.7g +(11g – 10.6g)= 12.1g
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
20.(1)4.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