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克、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克、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0 17: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克、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克、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质量问题,有一些初步的经验积累,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深刻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质量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践操作活动,感受l克和1千克有多重。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能推断出物体的质量,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l千克质量的概念。
教学准备:盘秤、弹簧秤、盐、梨、学生记录表、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若干枚2分硬币和1角硬币、方便面、1千克石子、1千克大米或瓜子、1千克苹果、2袋500克的盐。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动物吗?那你对动物的体重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趣闻》(课件出示情境窗1。)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
生2: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生3:世界上最大的袋鼠大约重90千克。
生4: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
师:大家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心中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我发现这些信息里面都是关于动物重量的,有的动物的体重用的是克作单位,有的动物用的是千克和吨作单位,我想知道克、千克还有吨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你真善于总结和思考,提的问题很有价值。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对这三个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生2:老师,我想知道克、千克和吨到底都有多重?
师:你提的问题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新知识。这些重量单位都是我们生活中经 常要用到的一些单位,对于“克”这个单位,谁有更多的了解,给大家讲一下。
生1:老师,我知道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重45克。
师:你很善于观察生活,能够从我们的日常用品当中找到数学知识,很了不起。
生2:老师,我知道物体的重量较轻的时候都用“克”作单位,比如一块口香糖的质量大约是1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国际上通常用到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在表示比较轻的质量时都用“克”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比较重的质量时会用“千克”作单位,用字母kg表示;特别重的物体时经常会用到“吨”这个单位。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评析:利用“动物趣闻”导入新课,引出“克”与“千克”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与“千克”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把问题还原到生活中,再现生活中带有“克”与“千克”的素材,去发现数学问题,学生会倍感亲切,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活动二: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师:计量物体的轻重,通常要用到秤这个计量工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生3:药店卖药材用的是天平。
师: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怎样看“电子秤”和“盘秤”。
(师介绍电子秤和盘秤的读法,多媒体展示苹果放在电子秤上显示、盘秤上显示。)
师:这两种秤大家都会读了,那关于天平这种计量工具你又了解多少呢?怎样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呢?
生1:我知道天平称物体的时候需要用到砝码。
师:你说得很对,谁还有补充的?
(生表现得有些茫然。)
师:看来大家对天平这种工具还是比较陌生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这种教具,介绍天平的构造。)
师:称质量比较轻的物体时经常用到天平。它有左右两个托盘,其中一个托盘用来放称量的物体,另一个托盘用来放砝码,中间是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在中间的时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看看砝码有多重,物体就有多重。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枚2分硬币,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
(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齐声说想。)
师:那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来称这枚硬币的质量呢?
生:因为硬币的质量比较轻,所以我觉得应该用天平来称。
师:你思考的很有道理,那谁愿意试一试?
(生跃跃欲试,老师找一名学生上台,和她一起完成称重任务。)
师:现在天平的指针指在中间,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相等。请这位同学告诉大家这枚硬币的质量究竟是多少呢?
生:这枚硬币的质量是1克。(师板书:l克。)
师:1克究竟有多重呢?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2分的硬币,请你们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的重量,感觉怎样?
生:好轻啊!
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1枚1角的硬币,猜一猜1枚1角硬币有多重?(学生兴趣很高,纷纷掂量、猜测。)你可以一手掂2分硬币,另一手掂1角硬币,感受一下。
生:好像也是1克。
师:对,同学们真厉害。老师称过一枚1角硬币也重1克。看来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你能从桌子上的物品选出或者说出生活中大约重l克的物品吗?
生1:一小块橡皮。
生2:2粒黄豆。
生3:1颗扣子。
生4:1个小发卡。
生5:两块石子。
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那么10克需要几枚这样的硬币呢?
生1:10克需要10枚2分的硬币。
生2:10枚1角的硬币也是10克。
师:这两个答案都对!那10克有多重呢?同桌两个把你们的1角或者2分的硬币合起来掂量一下吧。
(学生同桌两人互相合作掂量,感知10克有多重。)
师:那20克需要几枚硬币呢?怎样感知20克有多重呢?100克呢?
(学生4人把手中的硬币合起来掂量,感知20有多重,小组6人或者8人合起来,掂量感知100克有多重。)
【评析:放手学生尝试去“做数学”,为建立质量观念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三:在操作交流中明理。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生1:300克。
生2:比300克多,好像是350克。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
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500+500=1000克。(板书:1000克。)
师:请同学们把两袋都放在手上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
师:我们用秤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
师:放进秤里称一称,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书:1千克。)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1000克等于1千克。
师: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板书:1000克=1千克。)
师:你能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有的称,有的忙着添物品,也有的在换物品;可以称1千克石子或大米、1千克苹果。)
师:大家真棒!请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小组重1千克的物品。(学生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生1:1千克有点重。
生2:1千克的物品拎时间长了胳膊有点酸。
师提问:1千克的叶子与l千克的大米有什么不同?
生3:他们大小不一样,都是一样重。
生4:都是1千克重,但不一样多,有的物品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师:为什么呀?
生4:轻的东西就多一些,重的东西就少一些。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能还会经常听到有关“公斤”“斤”这两个重量单位。其实公斤与千克的大小是一样的,1千克=1公斤。只是在我们中国,口头上经常用到“公斤”这个质量单位,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质量单位。下面我们来阅读一段数学资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在我国,人们常常用到“斤”和“两”作质量单位。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一直沿用十六两制(1斤=16两)的计量方法,成语“半斤八两”就来源于此。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麻烦,才改成1斤等于10两。现在,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克”与“千克”已经成为我国常用的质量单位。1千克=2斤,1斤=500克。
师: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成语“半斤八两”的由来。
生2:我知道了1斤=10两。
生3:我知道了1千克=2斤、1斤=500克。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来称一些物品,请大家选好你要称的物品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秤称一称,并把估计的和称出的结果都记录在表格纸上,数据都取最接近它的整数。(同学们纷纷称方便面、数学书、文具盒等。)
物品名称 估计重量 称出的重量
【评析: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自己去发现体会:1千克=1000克。在学生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表象后,教师又为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活动四:巩固练习。
1.填单位。
(1)一个梨重150( )。
师:为什么用克做单位呢?
生:如果用千克作单位,一个梨怎么可能会有150袋盐那么重?
师点评:是这样吗?我们用盘秤来验证一下,现场称一个梨,证实的确用克作单位。
(2)一枚鸡蛋重60( )。
同样让学生说出理由。
(3)一个西瓜重4( )。
生说出理由:一个西瓜不可能才4枚2分硬币那么轻吧。
2.连一连。
一个乒乓球重 5千克
一个西瓜重 100克
一包方便面 5克
小红体重 30千克
3.巩固应用:请你当裁判。
①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②1千克铁的重量比1千克棉花重。( )
③一袋洗衣粉重600千克。( )
④7000克=7千克。( )
【评析: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注重所教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本环节设计了很多学生身边的应用问题,既巩固内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活动五:教学总结:说一说,你在这一节课中都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表示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
生2:我知道了1千克=1000克。
生3:我知道了有关公斤、斤、两的知识。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就知道本节课大家都有了满满的收获,也希望课后大家会用到今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评析:总结收获这一环节虽然是由教师引出问题,但主体却是学生。教师通过回顾收获,可以提供机会,引导学生不仅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回顾整理,更对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进行整理提升,在头脑中建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评】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用天平称、用手掂后说感受,找一找生活中约重1克、l千克的物品,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对克、千克的感知经验,培养了估测意识,也为今后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