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⑵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⑶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刺秦亡》)
⑷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雨巷》)
⑸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再别康桥》)
⑹夏虫也为沉默, (《再别康桥》)
⑺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纪念刘和珍君》)
⑻复为慷慨羽声, , 。(《荆轲刺秦亡》)
(二)课内文言文 (12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B、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山东快书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中国品牌”崛起,岂在须臾之间?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他们俩的婚姻很幸福。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打点行装的原则是将行李减至最少限度
(3)下列各种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犯难。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图穷而匕首见。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顾小让。
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哙拜谢
(4)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B、敢以烦执事——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
C、待吾客与俱——省略句,“与”后省略宾语“之”。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判断句,“为”:是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15分)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遗老 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账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词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4、把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日微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译文:
②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译文:
(四)古代诗词鉴赏(6分)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么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怎么样的情思?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董承谋划用毒药毒死曹操,事败被杀。曹操杀了董承等人犹不解恨,又下令勒死了董妃,并派三千心腹充当御林军。清除了内忧,曹操打算接着剪除外患,于是,曹操派祢衡前去劝降刘表,刘表让祢衡去见黄祖。黄祖醉酒,杀死了祢衡。于是,曹操发兵二十万进攻曾参与董承密谋的刘备。
B、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先得到了徐庶的辅佐,但好景不好。曹操派人捉住了徐庶的老母亲,逼迫徐庶投奔自己帐下。孙乾当时给刘备出了一个主意:苦留徐庶不放,曹操大怒之下,一定会杀了徐母,这样徐庶一定会终生与曹操为敌。刘备考虑再三,答应了。
C、曹操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是一位慷慨豪迈、壮志凌云的英雄。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宴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D、许褚下战书与马超约定次日单打独斗。次日,许褚与马超首战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回阵卸了盔甲,赤体提刀,来与马超决战。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后来,马超的枪被许褚拗断,两人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曹操怕许褚有失,派人助战,马超部下也冲出支援马超。许褚臂中两箭,慌忙退入营赛。
E、《三国演义》第十一回中,曹操率大军围住徐州,陶谦请求北海孔融和青州田楷来支援。曹操见两路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刘备应孔融之邀借兵前来支援,他给曹操写去一封信,请求退兵。
(二)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1),官事不摄(2),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3),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4),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1)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2)摄:兼任。 (3)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4)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管仲既不节俭,又不知礼,因此,对管仲持批评的态度。
B、孔子认为管仲虽不节俭,但还是知礼的,对管仲持宽容的态度。
C、孔子认为管仲既不节俭,又不知礼,违反了儒家倡导的节俭和礼制精神,因此,管仲还不是一个真君子。
D、从语段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视礼的,对人物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的。
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请简述孔子对不合“礼”行为的态度及主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答:-----------------------------------------------------------------------------------------------
三、现代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泥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
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赒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
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故里三陈》,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花钱散漫,喝酒赌钱,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人。
D.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E.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
(2)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2、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以“大树”、“鲜花”、“果实”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3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 ;
, ;
----------------------,------------------。
五、作文(70分)
请以“肩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卷面工整、字迹清晰
2、应用不少于三种的细节描写。
3、不得套题、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 樊哙传 ??参考答案
课内文言文 BBAD
课外文言文 1. A.(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着,屏:名词作状语;C暴师:使军队暴晒;D遗老:活着的老人)
2.A.(①由,通过;②趁机。B.都是连词,来。C.没有人。D.都表修饰关系)
3.C.(②③④⑤都是,用排除法)
4.文言语段参考译文:
1. 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得分点,是 微、让、殆)
2. 再说你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得分点 且 、独)
参考译文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
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
诗歌鉴赏
答:作者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点染出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功名未就的愁思(或者思乡愁思)。
名著
1. A B
2. 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中了毒箭,孔明乘机占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火气攻心,伤口破裂;周瑜和孙权设下美人计,孔明将计就计,让刘备前往娶亲,致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羞愧难当,再次疮口迸裂;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又被孔明识破兵败。
经典文化阅读
(1)B项 对管仲持宽容态度有误。孔子向来很重视礼,对管仲居功自傲、不遵礼制的做法是批评的。
(2) 孔子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思想体系。孔子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对大夫僭用国君之礼这种违制失礼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现代文阅读
.(1)C、E。(答对一个选项给3分,两个都答对给5分)
(2)不可以。(2分)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2分)
(3)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2分)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乡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2分)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对人生拥有一份责任感;(2分)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2分)(以上4点原因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
语言文字运用
答案:D
参考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阴凉);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