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疑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实验探究
1.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要求:用小棒摆三角形,下面哪组能摆成?哪组摆不成?与同伴交流,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单位:厘米) ”
2.小组内分析数据,交流探究结果。
l第一条边长度 /cm
第二条边长度 /cm 第三条 边长度 /cm
能否摆成, 能的画“√” 不能的画“×”
比较三条 边的关系
3 5 6 √ 3+5○6 3+6○5 5+6○3
各组汇报探究结果,说出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
不用摆,判断哪组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单位:厘米)
①4,5,7。 ②2,7,9。 ③5,5,7。 ④3,7,5。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明确: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
(2)学生先独立探究,然后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小兔去小熊家做客,有几条路可以走?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28页1、2、3、4题。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 cm和8 cm,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厘米?(选整厘米数)
(动手操作,课件点拨) 学生小组内交流,设疑:
(1)3厘米可以吗?13厘米呢?
(2)选择多少厘米合适呢?
板书设计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