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福海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福海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06 18:4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选出下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游说(shuō) 青荇(xìng) 百舸争流(gě) 以飨读者(xiǎng) 彳亍(chì chù)
B.火钵(bō) 散佚(shī) 共其乏困(gōng) 睚眦必报(zì) 鸡豚狗彘(zhì) C.变徵(zhǐ) 瞋目(chēn) 切齿拊心(fǔ) 忤逆不孝(wǔ) 耳濡目染(rú)
D.喋血(dié) 浸渍(zì) 衣衫褴褛(jiān) 桀骜不驯(ào) 绿草如茵(yīn)
2. 选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廖廓 黯然 峥嵘岁月 秋毫无犯 妄自菲薄
B.租凭 惩创 惊天动地 苍海桑田 凄宛惆怅
C.笙萧 叱咤 迥然不同 短小精悍 启承转合
D.竟赛 室息 手舞足蹈 涕泗交流 婆娑起舞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为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
D.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振聋发聩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D.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每道题3分,共15分)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从此:自此以后 B.公子妄人耳??????????????妄人:狂妄的人 C.平原君乃免冠谢??????????免冠:脱下帽子 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面目:脸色、面貌 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指代魏公子“从此两人游,甚欢” 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不我欲也???指代“毛公”、“薛公” C.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指代“秦日夜出兵东伐魏” D.平原君门下闻之???????????????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思贤若渴,他悄悄步行往见身处“博徒卖浆者流”的毛公、薛公,并成了二人的真正朋友。 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 C.信陵君礼贤下上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 D.魏国危急,魏王使使往请信陵君,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使他离赵救魏。
4.翻译以下两个句子(每句话3分,共6分)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三.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全诗紧扣“夕”来写,请对此作具体说明。(3分) ??????????????????????????????????????????????????????????????????????????? ??2.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联系全诗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4分)
默写名言名句.(每空1分,共5分)
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
3.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位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共17分)
一 片 树 叶 ①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②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 ③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④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展,微雨乍睛,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⑤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⑥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啸。 ⑦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⑧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⑨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 ) (4分) 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B.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哲理。 C.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 D.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E.本文集中赞美了树叶以自己的零落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 2.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 3.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4分) 4.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每道题3分,共6分) ① 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②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六.语言文字运用题。(4分)
1.扩写下列句子
要求突出某种人物个性特征的扩展.(要求:不少于30字) 将“他这个人真是热情”接着写下去,要求具体表现“热情”二字。  扩展句:
七.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有关故乡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选出下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游说(shuō) 青荇(xìng) 百舸争流(gě) 以飨读者(xiǎng) 彳亍(chì chù)
B.火钵(bō) 散佚(shī) 共其乏困(gōng) 睚眦必报(zì) 鸡豚狗彘(zhì) C.变徵(zhǐ) 瞋目(chēn) 切齿拊心(fǔ) 忤逆不孝(wǔ) 耳濡目染(rú)
D.喋血(dié) 浸渍(zì) 衣衫褴褛(jiān) 桀骜不驯(ào) 绿草如茵(yīn)
2. 选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廖廓 黯然 峥嵘岁月 秋毫无犯 妄自菲薄
B.租凭 惩创 惊天动地 苍海桑田 凄宛惆怅
C.笙萧 叱咤 迥然不同 短小精悍 启承转合
D.竟赛 室息 手舞足蹈 涕泗交流 婆娑起舞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为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
D.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振聋发聩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D.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每道题3分,共15分)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从此:自此以后 B.公子妄人耳??????????????妄人:狂妄的人 C.平原君乃免冠谢??????????免冠:脱下帽子 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面目:脸色、面貌 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指代魏公子“从此两人游,甚欢” 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不我欲也???指代“毛公”、“薛公” C.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指代“秦日夜出兵东伐魏” D.平原君门下闻之???????????????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思贤若渴,他悄悄步行往见身处“博徒卖浆者流”的毛公、薛公,并成了二人的真正朋友。 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 C.信陵君礼贤下上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 D.魏国危急,魏王使使往请信陵君,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使他离赵救魏。
4.翻译以下两个句子(每句话3分,共6分)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三.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全诗紧扣“夕”来写,请对此作具体说明。(3分) ??????????????????????????????????????????????????????????????????????????? ??2.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联系全诗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4分)
默写名言名句.(每空1分,共5分)
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
3.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位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共17分)
一 片 树 叶 ①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②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 ③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④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展,微雨乍睛,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⑤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⑥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啸。 ⑦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⑧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⑨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 ) (4分) 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B.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哲理。 C.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 D.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E.本文集中赞美了树叶以自己的零落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 2.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 3.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4分) 4.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每道题3分,共6分) ① 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②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六.语言文字运用题。(4分)
1.扩写下列句子
要求突出某种人物个性特征的扩展.(要求:不少于30字) 将“他这个人真是热情”接着写下去,要求具体表现“热情”二字。  扩展句:
七.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有关故乡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