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06 18: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答案确定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1—9题)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Ⅱ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作文纸学号栏填写考号,右下方务必书写考生的座位号。
第Ⅰ卷(选择题27 分)
一、(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3分)
A.寥落(liáo) 颓圮(pǐ) 惩创(chuàng) 不假思索(jiǎ)
B.长歌当哭(dàng) 弄堂(lòng) 搽粉(chá) 匪我愆期(qiān)
C.簿册(bù) 桀骜(ào) 谣诼(zhuō) 不遑启居(huáng)
D.靡靡之音(mǐ) 菲薄(fēi) 芰荷(jì) 雨雪霏霏(y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我们针对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东弄和中弄遭整体拆除的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是谁批准将历史保护建筑成片拆除的呢?带着公众的质疑,我们再次进行了调查。
B.在这些定格的瞬间中,微笑、开怀大笑,无论是儿童的,还是老人的,只要是发自心底的笑,都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看到这样的笑脸,人们总不由得也付之一笑。
C.对于这本书的出版,周有光说:“这是写给自己看的,一得之愚,一孔之见;为了节省笔墨,多半写成超短篇,过于简略,不成章法。”
D.睡意朦胧中,我听到妈妈在收拾东西。脚步很轻,如履薄冰;关门的声音也是轻的。一切声响都是轻轻的,可我心里却有浓浓的不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使朝韩关系走向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B.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艺术家》尽管与预期相比只囊括了其中五项大奖,人们还是对其抱以极大的赞誉。
C.姚明退役,又有林书豪崛起,有西方记者大胆预言,林书豪有可能取代姚明,成为亚裔球员在NBA赛场上新的榜样。
D.2012年初,亚欧大陆普遍出现极寒天气,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致使极地冷空气向南扩散而造成的。
4.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群臣怪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高余冠之岌岌兮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5.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A.皆白衣冠以送之 B.顷之未发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哀民生之多艰
6.选出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长余佩之陆离
A.秋以为期 B.群臣侍殿上者
C.毋从俱死也 D.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 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谢:推辞
8.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3分)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
D.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第Ⅱ卷(非选择题93分)
三、古诗文阅读及名句默写(22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8分)
(1)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2)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清幽意境的?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3分)

1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六十而耳顺, , 。”(《论语·为政》)
(2)淇水汤汤, 。(《氓》)
(3)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4)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
(5)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13—16题。(16分)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得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尤其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奏绿萧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3.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6分)
14.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分)
15.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五、语言表达(5分)
16.把下面一例新闻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5分)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获得欧盟1200万欧元的资助,利用陀螺仪技术开发一种微型生物传感器,帮助医生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
研究人员在直径不足十分之一毫米,仅相当于一粒尘土大小的光盘表面上,涂上只与肿瘤标记物发生结合反应的特定蛋白或DNA。这种微型光盘有两种振荡模式,当肿瘤标记物与光盘上的蛋白或DNA结合后,由于重量失衡,将导致光盘的振荡频率发生改变。通过测量振荡频率的差别,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标记物。理论上认为,即便只有一个肿瘤标记物分子与光盘结合,也能利用这种便携式的医学设备测量出来,这将为医生提供一种非常重要的早期诊断癌症的治疗技术手段。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诊断是控制癌症的关键。
□□□□□□□□□□□□□□□□□□□□□□□□□
六、作文(5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地平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自然界的地平线只存在于极目望去的远处。如果你走过去,就会发现那里也是坎坷不平的,而地平线却仍在远处向你招手。这时,如果你再回望你的出发地,才发现原来坎坷不平的地方现在望去也是平展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1 B2.C(A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贬义。B付之一笑:认为他人的攻讦刁难等不值得理会,不把它当一回事。这里当用“报之一笑”——用一笑来回应、示意。C一得之愚:谦辞,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D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谨慎,生怕失误。)3.C(A项“由于……使……”造成成分残缺;“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亦缺少主语。B项不合逻辑:“囊括”即意味着包含了所有,而前有“只”、后有“其中五项”,语意矛盾。D项结构混乱,为句式杂糅之误,“因为”和“造成的”只能取其一。)4 A 5 D 6 B 7.D(谢:认错,道歉,谢罪) 8.B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 9.D “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有误。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10.⑴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被攻打下来。(得分点:然、即、辄、句意各1分)
⑵征伐别人的国家却把这当做高兴的事,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伐、以为、判断句、句意各1分)
11 (1)借助以动衬静创造清幽意境。(1分)“丁丁漏水”,动中显静,突出夜的幽静;“暗虫通夕响”,不仅以动衬静,而且曲折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凄清孤寂。(2分)
(拟声 叠词酌情给分)
(2)抒发了诗主人公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关爱与思念之情(1分)。她怨夜悠长,暗示她凄清孤寂,曲折表达诗主人公思念之情;而“莫飞霜”则含蓄表现诗主人公关爱之情;(通过心理活动来表现或以景衬情,1分愈来愈浓重的秋则强化了这两种感情的表达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秋逼暗虫通夕响”以动衬静。
(2)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征衣未寄莫飞霜” 抒发了诗主人公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关爱与思念之情及关爱之情
13.(1)展现江南的小巷的独有的风情、特殊的韵致;(2分)
(2)体现历史的沧桑感;(2分)
(3)小巷给人虚幻感。(2分)
14.(1)幽雅、恬静、优美、古老、纯朴、生动。(3分)
(2)引人遐想、恍如隔世、多情。(3分)
15.(1)对比;(2分)
?(2)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作者别样的思绪:感现实之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熨帖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2分)
16.英科学家获资研发微型生物传感器诊断早期癌症。(5分)
【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于是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才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答案确定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1—9题)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Ⅱ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作文纸学号栏填写考号,右下方务必书写考生的座位号。
第Ⅰ卷(选择题27 分)
一、(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3分)
A.寥落(liáo) 颓圮(pǐ) 惩创(chuàng) 不假思索(jiǎ)
B.长歌当哭(dàng) 弄堂(lòng) 搽粉(chá) 匪我愆期(qiān)
C.簿册(bù) 桀骜(ào) 谣诼(zhuō) 不遑启居(huáng)
D.靡靡之音(mǐ) 菲薄(fēi) 芰荷(jì) 雨雪霏霏(y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我们针对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东弄和中弄遭整体拆除的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是谁批准将历史保护建筑成片拆除的呢?带着公众的质疑,我们再次进行了调查。
B.在这些定格的瞬间中,微笑、开怀大笑,无论是儿童的,还是老人的,只要是发自心底的笑,都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看到这样的笑脸,人们总不由得也付之一笑。
C.对于这本书的出版,周有光说:“这是写给自己看的,一得之愚,一孔之见;为了节省笔墨,多半写成超短篇,过于简略,不成章法。”
D.睡意朦胧中,我听到妈妈在收拾东西。脚步很轻,如履薄冰;关门的声音也是轻的。一切声响都是轻轻的,可我心里却有浓浓的不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使朝韩关系走向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B.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艺术家》尽管与预期相比只囊括了其中五项大奖,人们还是对其抱以极大的赞誉。
C.姚明退役,又有林书豪崛起,有西方记者大胆预言,林书豪有可能取代姚明,成为亚裔球员在NBA赛场上新的榜样。
D.2012年初,亚欧大陆普遍出现极寒天气,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致使极地冷空气向南扩散而造成的。
4.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群臣怪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高余冠之岌岌兮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5.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A.皆白衣冠以送之 B.顷之未发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哀民生之多艰
6.选出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长余佩之陆离
A.秋以为期 B.群臣侍殿上者
C.毋从俱死也 D.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 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谢:推辞
8.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3分)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
D.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第Ⅱ卷(非选择题93分)
三、古诗文阅读及名句默写(22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8分)
(1)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2)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清幽意境的?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3分)

1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六十而耳顺, , 。”(《论语·为政》)
(2)淇水汤汤, 。(《氓》)
(3)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4)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
(5)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13—16题。(16分)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得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尤其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奏绿萧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3.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6分)
14.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分)
15.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五、语言表达(5分)
16.把下面一例新闻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5分)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获得欧盟1200万欧元的资助,利用陀螺仪技术开发一种微型生物传感器,帮助医生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
研究人员在直径不足十分之一毫米,仅相当于一粒尘土大小的光盘表面上,涂上只与肿瘤标记物发生结合反应的特定蛋白或DNA。这种微型光盘有两种振荡模式,当肿瘤标记物与光盘上的蛋白或DNA结合后,由于重量失衡,将导致光盘的振荡频率发生改变。通过测量振荡频率的差别,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标记物。理论上认为,即便只有一个肿瘤标记物分子与光盘结合,也能利用这种便携式的医学设备测量出来,这将为医生提供一种非常重要的早期诊断癌症的治疗技术手段。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诊断是控制癌症的关键。
□□□□□□□□□□□□□□□□□□□□□□□□□
六、作文(5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地平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自然界的地平线只存在于极目望去的远处。如果你走过去,就会发现那里也是坎坷不平的,而地平线却仍在远处向你招手。这时,如果你再回望你的出发地,才发现原来坎坷不平的地方现在望去也是平展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1 B2.C(A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贬义。B付之一笑:认为他人的攻讦刁难等不值得理会,不把它当一回事。这里当用“报之一笑”——用一笑来回应、示意。C一得之愚:谦辞,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D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谨慎,生怕失误。)3.C(A项“由于……使……”造成成分残缺;“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亦缺少主语。B项不合逻辑:“囊括”即意味着包含了所有,而前有“只”、后有“其中五项”,语意矛盾。D项结构混乱,为句式杂糅之误,“因为”和“造成的”只能取其一。)4 A 5 D 6 B 7.D(谢:认错,道歉,谢罪) 8.B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 9.D “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有误。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10.⑴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被攻打下来。(得分点:然、即、辄、句意各1分)
⑵征伐别人的国家却把这当做高兴的事,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伐、以为、判断句、句意各1分)
11 (1)借助以动衬静创造清幽意境。(1分)“丁丁漏水”,动中显静,突出夜的幽静;“暗虫通夕响”,不仅以动衬静,而且曲折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凄清孤寂。(2分)
(拟声 叠词酌情给分)
(2)抒发了诗主人公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关爱与思念之情(1分)。她怨夜悠长,暗示她凄清孤寂,曲折表达诗主人公思念之情;而“莫飞霜”则含蓄表现诗主人公关爱之情;(通过心理活动来表现或以景衬情,1分愈来愈浓重的秋则强化了这两种感情的表达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秋逼暗虫通夕响”以动衬静。
(2)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征衣未寄莫飞霜” 抒发了诗主人公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关爱与思念之情及关爱之情
13.(1)展现江南的小巷的独有的风情、特殊的韵致;(2分)
(2)体现历史的沧桑感;(2分)
(3)小巷给人虚幻感。(2分)
14.(1)幽雅、恬静、优美、古老、纯朴、生动。(3分)
(2)引人遐想、恍如隔世、多情。(3分)
15.(1)对比;(2分)
?(2)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作者别样的思绪:感现实之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熨帖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2分)
16.英科学家获资研发微型生物传感器诊断早期癌症。(5分)
【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于是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才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