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
2.2021年,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启动,我省多个城市获得提名。创建过程,安全第一,下列标志与安全无关的是( )
A. B. C. D.
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4.加热蒸干氯化镁溶液可得到碱式氯化镁Mg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加热能分解。取一定质量的碱式氯化镁,加热分解生成16gMgO、7.3gHCl和3.6g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式氯化镁的质量为26.9g B.MgO和HCl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x∶y∶z=2∶1∶3 D.HCl气体溶于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5.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pH试纸
6.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则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
A.CaCO3、NaOH和H2 B.Ca(OH)2和H2
C.NaOH和Ca(OH)2 D.Ca(OH)2、CaCO3和H2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
C.把C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9.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10.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11.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纯碱溶液中加水稀释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3.下列试剂瓶应有 标志的是
A.氯化钠 B.蒸馏水 C.浓硫酸 D.葡萄糖
二、简答题
14.现有生活中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醋酸溶液。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不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你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过一会儿,你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推断题
16.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物质H的化学式_____。
(2)物质C反应生成物质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
17.A﹣G 是纯净物且 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 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 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 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 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D _____ ,E _____ 。
②物质 G 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_____ ;请写出物质 G 和物质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任写一个)。
③物质 C 与物质 D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 。
④古代常将草木灰与 C 溶液混合,滤取反应后清液作漂洗的洗涤剂。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四、实验题
18.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李看到红色固体全部变黑了,认为产物就是单质铁,但小王提出了质疑:还有可能生成其它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小王查到下列资料:
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该化合物中铁有+2、+3两种化合价),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②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
根据上述信息,小王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①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②再用磁铁吸引余下黑色固体,实验后即可对黑色固体成分进行判断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9.某固体是由氧化镁和银粉组成的混合物,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 g,分别缓慢加入到100 g、200 g、300 g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稀硫酸的质量/g 100 200 300
滤液的质量/g 108 216 316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1)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向第Ⅲ组的滤液中滴加20%的NaOH溶液,在图中画出滤液中加入2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20.向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 6.A 7.B 8.C 9.C 10.C 11.C 12.B 13.C
14.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加入锌粒 滴加碳酸钠溶液(合理答案均可)
15. 氧化铁 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产生气泡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16. Ca(OH)2 CaCO3 分解反应
17. HCl Fe 氧化物 CuO+H2Cu+H2O 复分解反应 Ca(OH)2+K2CO3═CaCO3↓+2KOH
18. 3CO+Fe2O32Fe + 3CO2 CO2+Ca(OH)2= CaCO3↓ + H2O 防止CO污染环境 稀硫酸(或稀盐酸) 有单质铁,无Fe3O4 如果黑色固体被磁铁全部吸引,说明只有单质铁,如果被部分吸引,说明黑色固体为Fe和Fe3O4
19.(1)解: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第Ⅱ组中氧化镁和稀硫酸恰好反应,固体中氧化镁的质量为216 g-200 g=16 g;
设200 g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x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2)
20.(1)0.2g;(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