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知识清单
一、郑和下西洋
1.前提: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强国。
2.目的: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
(1)时间: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2)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活动: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4.地位: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5.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6.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3)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4)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5)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1)倭寇猖獗: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倭患严重:明朝中期,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中国沿海倭患严重。
2.概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4.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正义之举,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联合作战。
(4)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才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某历史教材的一课中,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三个子目。该课的主题应该是( )
A. 明朝的建立和统一 B. 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
C.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 明朝永乐年间,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郑和下西洋
3. 《全球通史》认为:明朝时,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造船航海技术先进 B. 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 对外贸易遍布世界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4. 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曾派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当年的航线,他们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 北海道地区 B. 渤海及周边海域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5. 1405年—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
A. 掠夺海外各国的珍宝和财富 B. 建立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C.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 大力发展与各国的海外贸易
6. 黑格尔曾评论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贸易。可是太平洋邀请来的中国人,竟是所谓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他认为郑和的航海壮举主要是为了( )
A. 加强中国对太平洋国家的了解 B. 开辟“丝绸之路”海上航线
C. 大力宣传中国儒家仁义伦理 D. 皇帝“施恩于海外”的政治秀
7. 如图中的动物是某次远航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朝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引发了朝野轰动。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此后又有多国来华进贡此兽,“麒麟外交”一时成为美谈。这表明该“远航”()
A. 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交往
B. 把世界连接成了一个整体
C. 推动了亚欧的经济文化交流
D. 改变了明朝天朝上国的观念
8.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我们无法得到的信息是( )
A. 郑和船队传播了和平友谊 B. 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C. 郑和一行加强了中外交往 D. 明朝得到可观的经济利益
9. 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二者说明的现象是( )
A. 当时中国面临严峻的阶级矛盾 B. 明朝中后期中外冲突加剧
C. 中央集权的制度出现了衰退 D. 广东是中国经济的重心
10.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明朝一位抗倭民族英雄的壮志抱负,这位英雄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11. 明朝中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沿海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材料认为倭患严重的原因是()
A. 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B. 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C. 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的政策 D. 沿海居民走私活动猖獗
12. 1553年以欺骗的方式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 荷兰 B. 葡萄牙 C. 英国 D. 西班牙
13.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 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 从金军手中收复失地
C. 击败了匈奴 D. 统一了全国
14. 温州民间为了纪念一位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按照行军打仗时的干粮仿制出一种食品--光饼,你知道纪念的这位抗倭英雄是( )
A. 戚继光 B. 霍去病 C. 卫青 D. 郑成功
二、材料解析题
15.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 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上)乃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多赍金币。造大舶, 修四十四丈、广十八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 复自福州五虎门扬帆, 首达占城, 以次遍历诸番国, 宣天子诏, 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明史郑和列传》
史料二观夫海洋 ,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天妃之神灵应记》
(1)史料一中的“和”指的是哪位航海家 “永乐三年”是哪一年
(2)根据史料一分析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综合上述两则史料,简要评价郑和及其船队的远航。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倭寇之患由来已久。明朝中期,倭寇之患更加严重,倭寇的侵扰范围遍及东南沿海,严重损害了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经过不懈努力,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明朝中期倭寇之患的表现及原因。
(2)材料二诗中的“海波平”指什么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戚继光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三、综合探究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环节一】漫画中的友好往来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时,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组相关漫画:
(1)观察图1,假如你是郑和船队中的船员,请简述你出海的目的和船队的规模特点。
(2)根据图2说说郑和下西洋时会给当地居民带去哪些中国特产。
(3)观察图3,发挥想象,指出郑和及随从和当地居民在交流时的心情。简述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
【环节二】游览中的家国情怀
材料 7 月15日下午, 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蓬莱之行来到了戚继光故里。进钟楼西街入戚府参观走出戚继光府邸, 对面是戚继光兵器馆, 跨进兵器馆的门槛首先看到的是那辆年岁已久的战车,可以想象到当年戚英雄坐在战车上,驰骋沙场,指挥作战的情景。馆内陈列着各式兵器有竹节炮、石炮、火砖、快枪、炸炮、三眼镜、火妖、鸟统
走出戚府,看到对面墙壁上刻着的几个大字特别醒目:“中华民族英雄戚继光”,英雄的故里是朴素的,英雄的事迹是伟大的。
(4)戚继光兵器馆里的众多兵器是不是戚继光一个人的发明 这些兵器的发明说明了什么
(5)如果你也是此次参观团的一员,你此行有何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时期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反映的是中外冲突的史实,故该课的主题应该是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7次下“西洋”。
3.【答案】A
【解析】《全球通史》认为:明朝时,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这反映了当时中国造船航海技术先进。1405年到1433年间一位名叫郑和的朝廷宦官率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情况,可说明这一点。这七次远洋航行规模盛大,功绩卓著,是史无前例的。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波斯湾和红海海口。A符合题意。
航海活动与专制统治及资本主义萌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B、D两项。C项中“遍布世界”这一表述不符合基本史实。
4.【答案】C
【解析】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7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经过太平洋、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答案】C
【解析】C.为了宣扬国威,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故C符合题意。
AB.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B。
D.大力发展与各国的海外贸易不属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排除D。
故选C.
6.【答案】D
【解析】D.“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贸易”黑格尔认为远洋航行是暴行和利益,“可是太平洋邀请来的中国人,竟是所谓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批评了郑和下西洋不计利益的做法。结合所学,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皇帝“施恩于海外”,故D符合题意。
A.本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故A错误。
B.本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
C.本项所述是对于题干主旨误读,故C错误。
故选D。
7.【答案】A
【解析】
A.结合所学和题干,从“明朝政府”及“明成祖”等信息可知,该‘远航’是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网,故A正确。
B.郑和下西洋最远处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而非环球航行,故排除B。
C.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达过欧洲,故排除C。
D.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的地位和声望,并且与各国进行友好的交流和往来,D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C.依据“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可以得出郑和船队传播了和平友谊、郑和一行加强了中外交往。故A是可以得到的信息。
B.依据“强大却不称霸”可以得出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故B是可以得到的信息。
D.依据“宣诏颁赏,厚往薄来”可知,明代对外交往不计经济成本。故D是无法得到的信息。
故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理解。东南沿海的倭患和葡萄牙攫取在中国澳门的居住权均属于殖民扩张的一种表现,这说明了当时中外冲突的加剧。
10.【答案】C
【解析】C.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故C正确。
ABD.AB宋代人;D清代人。排除ABD。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
C.题干中描述了明政府对王直等海商集团的打击是明代海禁政策的一种表现,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的政策的深远影响应该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阻碍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故C正确。
AB.两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排除AB。
D.本项所述是对于题干主旨误读,排除D。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B.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贿赂明朝官吏,借口要到香山县壕镜澳即澳门岸上曝晒进水货物,以每年纳租银二万两为条件,请求上岸居住。开始仅仅只有几间房子,后来逐渐扩大。到万历年间,他们设官自治,建造城墙,筑炮台,该地迅速发展为贸易都市。一些西方的传教士也搭乘他们船只,首先在澳门落脚,然后去内地传教。但是澳门只是租借地,其关税的征收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管理权,仍然控制在明清政府手中,直到鸦片战争前。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荡平了东南沿海倭寇。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倭寇的民族英雄,光饼”可知,此人物是戚继光.光饼被称为“征东饼“.但无论“光饼“还是“征东“饼,其名均与戚继光入闽抗倭的传说有关.
故选A.
15.【答案】 (1)郑和。1405年。
(2)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国威。
(3)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6.【答案】 (1)表现:倭寇遍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范围广;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损害了东南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原因: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东南沿海的奸商、海盗等与倭寇相互勾结。
(2)扫清倭寇, 使国家海防得以巩固,使沿海人民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戚继光爱国爱民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 作战英勇; 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7.【答案】(1)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出海时船队规模浩大,行动有序,组织得当,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2) 带去的中国特产: 瓷器、丝绸、茶叶、漆器等各类物品。
(3)双方的心情会十分高兴。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不是戚继光一个人的发明, 而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兵器的发明说明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这些兵器在同倭寇的战斗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5)戚继光的抗倭事迹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应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感受到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伟大, 这种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尊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