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欧姆定律
科学探究——
同一个灯泡,要让亮度减弱,怎么办?
根据:减少一节电池
电压减少 灯泡变暗
根据:增加电阻 灯泡变暗
U
R
如何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
U
R
与
的关系怎样?
I
I与R的关系
I与U的关系
A
V
R
S
R
,
=5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在学案的表一中)
实验次序 电阻
R=5Ω 电压U/V 电流I/A
1
2
3
A
V
R
S
R
,
I与U的关系
I/A
U/V
O
5
I/A
U/V
O
·
·
·
·
I与U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与R的关系
=5
A
V
R
S
R
,
=10
=15
(1)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R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U= 1.5V 不变
(3)在学案表二中记录每次的电阻值和电流表的示数
实验次序 电压
U=1.5V 电阻R/ Ω 电流I/A
1
2
3
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与R的关系
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与U、R
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实验)
R不变
U不变
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I
I =
U
R
统一用规定的单位.
定律中的电压、电流、电阻必须是对同一(段)导体。
R1
R2
2 V
2 0Ω
1 V
10 Ω
例题1 如图所示,R=10 ,电源电压为2V,(1)求通过R的电流为多少?
(2)当电源电压为4V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又是多少?
R
变换式
U=
R=
U
I
I R
Ω
例题2 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0.5
2 10 2
3 3 5
4
5
15
Ω
例题3 如图所示,电压表示数为3v时,电流表示数为0.2A,(1)求电阻R为多大?
(2)若移动滑动变阻器R’,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电阻R为多大?
A
V
R
S
R
,
Ω
R是导体的特性。同一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多大、多小或有无没有关系。
计算式 并非 决定式
R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
Ω
R=
U
I
对于公式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大
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D
Ω
Ω
滑动变阻器在两次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思考:
A
V
R
R’
Ω
1、一段导体两端加3V电压时,电流为0.5安;
(1)导体的电阻为多大
(2)如果两端加的电压再增加1.5伏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多大
Ω
2、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用右图电路,实验时,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 )
A、保持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位置不变
B、保持电阻R的电阻值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C、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D、保持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不变
B
A
V
R
R’
Ω
3、上图实验中,在 保持电压不变 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 )
A、换用不同电压的电源,调节R’的滑片,保持R上的电压不变
B、改变电阻R电阻的大小,调节R’的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
C、调节R’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D、调节R’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
B
A
V
R
R’
Ω
课堂回顾
1、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
2、欧姆定律表达式:
变形式为: 和
3、探究欧姆定律时,使用的实验方法为:
4、实验电路图为:
滑动变阻器在两次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思考与归纳:
课后作业:
《课时学案》58页1—7题
A
V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