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课时练习 高二历史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课时练习 高二历史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0 20: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一、单选题
1.19世纪中叶后,美国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潮。在这股移民潮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
A.开矿筑路 B.金融证券 C.建立牧场 D.买办经商
2.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而被迫在矿山劳动的印第安人却在残暴的奴役下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显了
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B.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
C.拉丁美洲的富有 D.殖民者的能力强大
3.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居民,其根本原因是
A.澳大利亚的原住民被屠杀 B.欧洲人的殖民式移民导致
C.工业革命开展产生的影响 D.澳大利亚采矿产业的发展
4.据学者研究,一战后协约国出于宣传需要,不愿公开他们招募14万华工和寻求中国援战这一事实。而北洋政府为维护中立形象,封锁华工讯息,不愿德国获悉中国“以工代兵”策略。凡此种种造成了长期以来对华工参战历史的“集体失忆”。这说明
A.立场决定历史解释 B.文字记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
C.历史事实无法恢复 D.历史研究有助历史记忆修复
5.大约20世纪80年代,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表现为
A.服务人员迁移 B.体力人员迁移 C.难民迁移 D.“知识精英”迁移
6.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7.“移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787年,当时专指欧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这些人被称为殖民者,后来移民变成一种持久的全球性的历史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B.重商主义的推行
C.全球工业发展不平衡 D.国际组织的推动
8.下列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15世纪至19世纪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变化表(单位:百万)
时间 中国 印度 欧洲 非洲撒哈拉以南 拉丁美洲
1400年 70 74 52 60 36
1600年 110 145 89 104 10
1800年 330 180 146 92 19
A.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人口呈上升的趋势
B.近代殖民活动影响了拉丁美洲的人口结构
C.撒哈拉以南人口变化的根源是传染病入侵
D.殖民侵略导致亚非拉人口下降与生产破坏
9.“在西海岸,大批招募的劳工是与众不同的人种。他们从工资中节衣缩食,然后越洋寄回家中。他们住在城镇中充斥着肮脏、污秽的最拥挤最便宜的公寓,他们的饮食(主要是蔬菜)是最便宜的,无论多低工资他们都愿意接受。我们美国人民还是愿意让现有的他们留在这里,但前提是绝不允许再有他们新的劳工在此登陆。”(《内务委员会关于移民和入籍的报告》)这段材料表明
A.美国向西部扩张驱逐印第安人 B.制定排华法案限制中国人入境
C.欧洲移民推动美国工业化进程 D.三角贸易成为新旧大陆的纽带
10.下表西方黑奴贸易废除情况表,由此可推知,黑奴贸易终结主要是因为
1807年后 英美法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但黑奴贸易禁而不止
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使大西洋黑奴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彻底的动摇
1890年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黑奴贸易最终划上了句号
A.工业革命与黑奴贸易的矛盾 B.国际会议通过立法方式推动
C.各国政府先后采取措施推动 D.黑人奴隶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1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奴隶贸易的发展 B.交通工具的进步
C.全球联系的加强 D.资本主义的兴起
12.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A.工业城市涌现 B.新兴国家独立 C.民族区域增多 D.早期殖民扩张
13.据西班牙史学家拉斯卡萨斯1520年的叙述,天花是西班牙卡斯提尔人带到美洲的,造成了1/3多的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土著人口的急剧减少直接导致
A.土生白人力量的壮大 B.美洲沦为殖民地
C.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奴隶贸易的兴起
14.下表为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表。
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加速人口流动 B.西方国家贩卖黑奴贸易的泛滥
C.美国实施种歧视政策 D.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15.读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1400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750年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 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
南北美洲的移民分布(单位:百万)
白人 黑人
1835年 1935年 1835年 1935年
北美洲 13.8 124.3 2.6 12.4
中美洲 1.9 6.9 2.7 8.4
南美洲 2.9 40.9 4.5 18.7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美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与拉丁美洲地区一样,1850年前,美国同样推行这种契约华工制度。……1849年9月,加利福尼亚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一种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1850年,美国国会各代表经过激烈争论,终于达成了《1850年妥协案》,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被接纳加入合众国。……英国国会于1855年通过一项《乘客法案》,规定香港为由中国赴美国的唯一港口,而香港早在1841年已被宣布为自由港。……基于以上原因,赴美国的移民又出现了一种新形式——“赊单工”。“赊单”系广东话,意为“赊欠船票制”。……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费最低每人约40美元,而归还时须偿还大约100美元。这笔钱规定每月在工资中加以扣除。华工必须偿清债务才能回国,否则,轮船公司就不准售给他回国的船票。由于华工在国内一般都有妻室老小,都想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故里,所以一般都尽快还清这笔债务。
——摘编自陆国俊《美洲华侨史话》
(1)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移民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据材料概述其原因。
(2)材料所涉及的前后两种移民形式有何根本区别 有人认为,从华工的角度看后者显然优于前者,试分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D
6.A
7.C
8.D
9.B
10.A
11.C
12.D
13.D
14.D
15.D
16.特点:印第安人大幅减少,移民总数增长迅速;美洲人种走向多样化。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与殖民扩张加强,人口迁移规模扩大;屠杀、奴役和疾病等多种因素使印第安人人口锐减;工业化不断扩展,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北美经济实力的增长及相对稳定的环境吸引大量外来移民。
17.(1)变化:由契约华工制到“赊单工”。
原因:美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加利福尼亚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的通过;香港被宣布为自由港;等。
(2) 区别:“赊单工”与“契约华工”的根本区别在于将“劳务”契约改为“债务”契约。
原因:按规定华工到美国后不用服一定期限的劳务,而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偿还船费及其利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