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1.食品工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改变食物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方式等。在现代,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如广受欢迎的辣条、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这说明
A.工业化生产丰富了日常食物种类 B.工业化食品提高了工业化的水平
C.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 D.工业化食品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
2.1896年,维新派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指出∶"(英国)讲求农学,耕田、培壅、收获均参新法,用机器,瘠者皆腴,荒者皆熟,一人之力,足抵五十人之工,一亩之收,足抵五十亩之获。……中国于此,诚宜兼收并采,择善而从。"这一观点
A.指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出路 B.否定了我国小农经济的优势
C.反映了知识阶层的基本态度 D.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3.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亚非等地。下列物种中,不是从美洲传入欧洲的是
①南瓜 ②柠檬 ③辣椒 ④咖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不仅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下列项中,属于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所作贡献的有
①率先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②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③实现粮食基本自给④积极加强粮食生产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1996年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中,提出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方针是( )
A.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B.制定粮食安全计划,消除绝对贫困
C.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 D.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6.咖啡原产于非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和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相继开设了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推广到了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这一发展历程体现出
A.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物种交流促进生活方式改变
C.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D.各大洲的饮食结构趋于同化
7.据下表可知,现代中国
A.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B.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提高
C.粮食供给渠道更加多元 D.粮食生产实现了自给自足
8.2021年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世界粮食日”的设立旨在
A.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粮食危机 B.增强公众对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
C.彻底摆脱世界粮食生产困境 D.有效保证世界粮食的供应安全
9.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文中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作者认为近代物种交换
A.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阻碍了美洲农业发展
10.有学者指出,欧洲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的人们往来变得密切,大量的植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从新大陆传入欧洲,这些植物带来的利益构成了欧洲发展的基础,使得新的文明被构筑、被建立。该学者强调的是
A.美洲物种传播加速了欧洲发展进程
B.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C.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1.鲟鱼是一种对水质比较敏感的鱼类,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严格。19世纪之前,莱茵河下游曾盛产鲟鱼,以鲟鱼卵制造鱼子酱也是当时该地的一大特产。从19世纪末开始,沿线各国政府开始颁布法令限制捕捞鲟鱼,1920年,各国政府完全禁止了捕捞鲟鱼,但这也未能阻止鲟鱼自1942年起绝迹于莱茵河流域。莱茵河鲟鱼捕捞业的衰落
A.是政府生态观念淡漠的结果 B.根源于该流域渔民过度捕捞
C.折射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 D.反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失败
12.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18世纪初,原产自非洲的咖啡传入美洲。据此可知
A.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B.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C.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产生新生产方式
D.物种交流使世界逐步形成一个整体
13.《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水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荨,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出我国
A.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 B.古代政府重视物种交流
C.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发展
14.《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一书中说到:“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这说明甘蔗生产
A.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产物 B.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C.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D.是资本输出时期的表现
15.李百川小说《绿野仙踪》(乾隆年间成书,据旧钞本)四十九回:何公子递下十二两银子扬长而去,苗秃子帮闲骂道:“不想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据此,对“西番柿子”推断正确的是
A.仅作为观赏植物存在 B.当时不作为食用蔬菜
C.该物种来自西亚地区 D.乾隆年间被引入中国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种新作物(马铃薯)在欧洲与其他因素联手,让人口从1650年的1.03亿,增长为1850年的2.74亿。在16世纪,就每公顷农田所生产的粮食(以重量计)而言。欧洲主食作物小麦和裸麦的产量是美洲玉米的一半,为南亚稻米的1/4。因此,当玉米和马铃薯来到欧洲,便提供了方法,可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生产远较为多的粮食。
——【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 番薯引入各省的时间
省份 引入年份(年) 引入年份(年) 省份
云南 1576; 山东 1742
广东 1589 河南 1743
福建 1593 陕西 1746
浙江 1608 湖南 1748
江苏 1608 河北 1748
四川 1733 貴州 1752
广西 1736 山西 1756
江西 1736 安徽 1768
湖北 1740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番薯引人中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与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变化间的关系。
17.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材料二 乾隆在看到陆耀写的《甘薯录》后,令示隶总督刘峨、河南巡抚毕沅把此书广为传播,令彼等“当即转饬各属,劝谕民人,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摘编自邓书杰《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清史(上)》
材料三 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甘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D
6.B
7.A
8.B
9.A
10.A
11.C
12.A
13.A
14.A
15.B
16.(1)欧洲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推动了饮食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2)特点:番薯自闽广地区首先引入,之后向周围省份传播;番薯传播自16世纪中后期开始传播,其后得到持续的传播,尤其是18世纪传播最为广泛。关系:番薯的广泛传播,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是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18世纪以后,人口呈现出持续的增长态势。但番薯等高产作物的传播,粮食产量增长不是人口增长的唯一因素,18世纪人口的持续增长还得益于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经济﹑赋税政策的调整等因素。
17.(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影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