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 第3课 快乐的校园 打字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 第3课 快乐的校园 打字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22 16: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打字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音版第七册第三课里的一首欣赏曲《打字机》。本曲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办公室打字时获得灵感而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乐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快速的旋律中用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诙谐有趣,表现出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人们愉快工作的情景。
二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欣赏作品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来联系音乐形象,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但他们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还不是很强,通过实物和多媒体提供给他们视觉听觉,实践的各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
1.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通过学生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在听,律动表演自主学习分乐句的音乐活动形式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培养节奏感、表现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加强对主题音乐的记忆,并能听辨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区分音乐形象,划分音乐段落。能够掌握乐曲的三段体曲式结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辨音乐主题和乐曲基本曲式结构
难点:感受与表现不同主题的音乐形象。
教学用具:打字机,电子琴,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模拟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打字机第三乐段,学生联想三种声音是什么?
师:同学们,让我们伴随一段轻松愉快的乐曲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吧。你们听一听在乐曲中有哪些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声音?(播放)
(生:叮 ,哒哒 嚓)
2.播放动画《玛丽与马克思》。让学生直观感受了解打字机,提高学生兴趣。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有趣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即将揭晓!(播放)
师介绍打字机。
学生通过利用触摸打字机,了解打字机的构造及声音特点,寻找三种声音的来源。
师:这是一台打字机,请你通过触摸,找一找,那三种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生:操作触摸)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提示铃声想后,我们要将机头向左拨,才能接着打下一行。那个嚓是倒机声。好,所以打字机一共有三种声音,第一个敲击键盘声,第二个是提示铃声,第三个倒机声。
5.揭示课题。
师: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就利用这三种声音,创作了一首管弦乐小品,名字就叫《打字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乐曲。刚才我们欣赏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乐段,下面让我们完整欣赏这首乐曲,边听边想象乐曲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来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二)新授。
欣赏全曲,感受乐曲情绪。出示四幅图画,选择相应的场景。
师:乐曲欣赏完了。老师这里有四幅画面,哪一幅画面更符合我们刚才欣赏的乐曲?为什么?生:第三幅,人们在忙碌工作的情景。因为这首乐曲速度很快,给人一种很紧张,急促的感觉。
欣赏主题旋律,利用身边乐器为乐曲伴奏。
播放主旋律,听提示铃声,分乐句。
师:在这段旋律中,提示铃声一共出现了几次?大家一起数。(播放)
生一起答:四次。
师:铃声一响,说明一行已经完成,打字机共打了几行字?
生:四次。
师:这几行一样长吗?哪一行更长?
生:四行字,第四行比前三行长)
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第四行比前三行长多少呢?
(2)师生通过数拍子的方式分析乐句中拍子的长短.
(3)教师通过三种符号代表三种声音,随音乐记录乐曲的节拍.
(4)分组寻找身边可以模仿这三种声音的物品为乐曲伴奏。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不同类型打击乐器及声音特点,自己寻找能够模仿打字机三种声音的打击乐器,并为主旋律伴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师:好,下面我们根据大家刚才记录的节拍,三组进行合作,为这段旋律伴奏,我们先心里数着拍子慢速练习一下。注意声音要齐,节奏要准确。
欣赏第一乐段,找到主旋律。为第一乐段伴奏。
师:同学们配合的太好了。接下来,让我们欣赏第一乐段,听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有何不同?
4.欣赏第二乐段,表现乐曲。
聆听第二乐段,听辨与第一乐段的不同。初步感受乐曲速度和节奏。
出示第二乐段乐谱,利用口风琴吹奏,感受旋律的走向.
(3)出示第二乐段旋律走势图学生跟老师一起画旋律线,找出乐曲音高,力度变化。
(生:旋律上行,下行,像上下楼梯。有强弱力度变化。上行强,下行弱。)
(4)引导学生说出第二乐段表现内容。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师:第二乐段表现了什么?
生:人们在悠闲的喝茶,聊天,休息。
师:这段乐曲从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强弱对比,好像两个人休息时互相的问候。老师创编了一段他们之间的对话,你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师范唱)
出示第二乐段对话乐谱,学唱歌词。
师:谁来说说他们说了些什么?
生:互相关心,互相加油鼓劲的话。
师:你们也能向他们一样对话吗?我们来随琴唱一唱这段对话。老师来唱红色的部分,你们唱蓝色的部分。
分句唱乐谱。师唱前半句,生唱后半句。
随音乐分句演唱。
师:能跟音乐唱一遍吗?
欣赏第三乐段。
播放第三乐段。感受与第一乐段的不同。
师:通过刚才相互加油鼓劲,又该投入紧张的工作了,你听他们一鼓作气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着。请大家模仿老师一起做一个快乐的打字员吧!(播放)
师生一起做打字动作。
师总结曲式结构: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相似,是乐曲的高潮部分,所以第三乐段为第一乐段的再现部。乐曲我们欣赏完了,如果用AB为乐曲划分结构,你会怎样划分?请你打开学习笔记完成第三,第四项练习。完成后做好。
(生:ABA)
7完整随音乐进行表演。
(三):课外拓展。
欣赏《厨房交响曲》开阔学生视野,感受生活中声音的乐趣。
(四):小结
师:太好听了,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如果你是一个善于发现,热爱生活的人,那么你的生活中音乐将无处不在。今天音乐课就上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