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打字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欣赏课,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而本课的“主角儿”老式的打字机,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件陌生却充满着好奇的物件,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十分愿意去探索“它”的奥秘。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引发学生对描述性音乐的兴趣。理解“忙而快乐着”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2.能熟知音乐主题,能听出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能听辨出乐曲的曲式结构,能听辨出乐曲在节奏、旋律起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中的变化,能随音乐旋律做各种律动,认识作曲家安德森,了解乐曲创作背景。
3.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肢体律动等各种形式,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教学重点:
熟知音乐主题,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在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中的变化,随音乐旋律做各种律动。
教学难点:
听辨出乐句中打字机铃声、倒机声出现的具体小节数并并用各种形式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A4纸。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节奏律动导入OX OX OXX OX
形式:1师生合作 师在空拍时跺脚 学生在后半拍拍手。
2师生合作 师弹奏空拍,生拍后半拍。
同学们,你们拍手的声音,已经完美地融入到了音乐中,成了音乐的一部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声音都可以融入到音乐中为音乐增添色彩,下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听听作曲家把什么声音用到了音乐中,仔细听。(播放打字机A段动画视频)(初听主题乐段)
学生:
师:到底是什么呢?大家请看(出示打字机图片)
师:现在打字机已经被告电脑所代替,但在电脑诞生之前,打字机的作用可大了,美国的办公大楼中处处传出打字机的声音。
(二)认识打字机工作原理,随音乐做律动
师:那这么古老的打字机是怎么工作的呢,打字机工作时发出了几种声音?我们来听听看看(播放A段乐曲视频)(复听主题乐段)
生:打字声 “嗒嗒嗒”,“叮”的铃声(满行提示),“咔”的倒机声。(师引导提示,做各种律动)
1全体学生一起练习打字机发出的声音。(教师指导)
2学生分组表现打字机的声音。(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打字声,一组铃声,一组倒机声。)
3教师指挥学生练习(自己完成三种动作)(x打字声、V铃声、 / 倒机声)
4情景模拟,小打字员接到了老板的任务,要求打印以下的文件,
xxxx xxxx | xxxx v | / 0 || (连续动作表现三遍)
师:那铃声出现在第几拍?(引导学生以数八拍的形式)
生:第三拍
师:一共有几次铃声呢?
生:三次
师:一次铃声是一行,三次是几行?
生:三行
师:我们能用乐器来表现一遍吗?(教师引导用竖笛(双吐技巧)、打击乐器参与表演。)
师:让我们再欣赏一遍音乐,请同学们用动作配合。(三听主题乐段)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给这段音乐起个名字,你想给它叫什么呢?
生:
(三)揭示课题
师:其实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做《打字机》(在黑板出示课题,教师介绍乐曲由来,介绍曲作者和音乐演奏形式。)
二 分析主题乐段
(一)完整欣赏乐曲(感受整首乐曲的速度、情绪怎样?)
师:那打字机就这么一小段吗?这只是乐曲的一小段,下面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初听全曲)
(二)引出主题乐段
师:刚刚同学们在完整欣赏时,感觉打字员工作时心情是怎样的?
生:
师:可是小打字员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板给了小打字员一份文件让他打印,但却没告诉他打几行,每行打字个字,同学们能来帮帮他吗?引导学生聆听主题乐段。)(四听主题)
师:要打几行呢?(引导学生聆听铃声出现的次数)
生:四次
师:那么四次就是几行字?
生:四行。
师:每行字都是一样长吗?
生:
师:哪行更长呢?
生:
师:长多少呢?
生: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次,听听到底长了多少?(五听主题乐段)
师板书画旋律线:0 0 0 0 0 0 v /
0 0 0 0 0 0 v /
0 0 0 0 0 0 v /
0 0 0 0 0 0 0 0 0 0 v /
师:长了多少?
生:
师:我们一起再来练习一下打印这四行文字,看看现在我们能否准确地跟上音乐中的铃声和倒机声。(学生用手做律动,唱(奏)出铃声和倒机声。)(教师运用音乐图谱给学生提示。)
师:同学们做得真棒,相信你们一定能为一名优秀的小打字员。
(三)听辨主题乐段出现次数
师:可是小打字员又遇到了困难,让我们再来帮帮他吧。
(小打字员把刚才打印的文件拿给了老板,老板很满意让他在多打几遍,但是又没告诉他到底打几遍,让我们在帮帮他吧。)(引导同学们聆听主题出现的次数。)
师:到底是几次呢?让我们完整聆听一遍。(二听全曲)(教师提示主题乐段出现时,用动作表现)(教师随音乐画整曲旋律线)
生:
师:(解释什么是不完全再现)
三 划分整曲曲式结构
师:如果让你们把这首《打字机》分成三段的话,你怎么划分呢?(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形谱)(引出A B A1曲式)
生:
师:说说理由(教师提示学生通过观察音乐图谱,从旋律走向、节奏疏密、强弱对比等方面说说理由)
四 欣赏乐曲B段
师:同学们看看这段图谱的旋律起伏有什么规律没?
生:
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播放B段)
师:(出示乐谱,跟琴用“BENG”模唱)
师:如果A段和A1段是打字员在紧张的打字的话,这段旋律表现的是打字员在干什么呢?
生:
师:这像不像一段对话呢?是谁和谁的对话?
生: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创编歌词。(以下供参考)
例1
打字机:你累了吗?打字员:我一点也不累。
打字机:你累了吗?打字员:我一点也不累。
打字机:你累了吗?打字员:我一点也不累。
合:让我们加油干加油干努力加油干。
例2
打字机:你累了吗?打字员:我一点也不累。
打字机:你累了吗?打字员:我一点也不累。
打字机:你累了吗?打字员:我一点也不累。
合:让我们加油干加油干努力加油干。
表现 :加入歌词完整表现乐曲B段,注意强弱。
五 对比欣赏A段和A,段
相比之下,你觉得那段的结尾更精彩?(A,)
因为这是我们全曲的最高潮,结束段,(板书A,段)打字员他要自豪潇洒的打完最后一段宣告今天的工作结束,同学们来吧!也看看我们的最后表现,最后一句咱们也大胆的自由发挥一下,我看看哪个打字员最牛。
六 完整展示:
加入打击乐器和演唱,完整地演绎打字员的工作状态,最后在乐曲结束的同时将A4纸用手高高举起,表现出小打字员完成工作时高兴的心情。
拓展:观看完整音乐会视频。
小结:我们要热爱生活,有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