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机》
教学目标:
通过听辨打字机的满行提示音和倒机声,了解乐曲的乐句结构。
能逐步感受节奏、速度、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通过乐句划分、乐句对比、图谱、声势来听辨乐曲基本曲式结构,强化对主题音乐的记忆。
通过肢体、听觉和视觉体验,让学生能全方位的感受乐曲、了解乐曲、喜爱乐曲,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第一、第二乐段的听赏和辨析
教学难点:卡准对倒机声和满行提示音的节奏点
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师生交流,增进情感
师生谈话,“乐”字的含义(好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快乐)
聆听音效,导入新课
1.听音效(打字机的声音)
生回答
2. 师:谁能来模仿模仿打字机的声音,
生:嗒嗒嗒嗒嗒嗒
3.模仿打字机的动作
4.老师介绍打字机。重点介绍满行提示音“叮”和倒机声“嚓”
5、师生一起学做打字的动作,注意作出满行提示音和倒机声“嚓”的动作。(123456叮嚓)
三、视频,对全曲有初步印象。
1.师介绍乐曲《打字机》的作者和背景
2、通过视频,完整欣赏管弦乐《打字机》,看后你想说什么?(幽默)
3告诉这首乐曲由三大段组成(板书第乐一段,第乐二段,第三乐段)
四、聆听第一乐段,用动作促进主题记忆
1.聆听第一乐段的a主题,听辨其中的满行提示音和倒机声(板书a主题)
2.听满行提示音和倒机声出现了几次?分乐句,那个乐句最长?
3.跟图谱画
4. 师介绍《打字机》的a主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忙绿的样子)
5、用肢体动作加进乐曲
6.听第一乐段的b主题,辨别和a主题一样吗?有倒机声和满行提示音吗?(板书b主题)
7. 在满行提示音和倒机声时做动作
8. 出示b主题图谱,跟着画一画
9.你仿佛看到打字员们在干什么?(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忙碌)
10、用肢体动作加进乐曲表演一遍。
11.听c主题,听辨和哪个主题相同 (换板书,把c改成a’)
12.有一个地方不太一样,谁能听出来 (最后,没有满行提示音和倒机声)
13.听引子,感觉引子部分打字员们在干吗?
14.引子加上3个主题就是乐曲的A乐段,跟着图谱完整聆听A乐段。(板书A乐段)
五、听赏第二乐段,用演唱配合旋律记忆
1.听c主题,听有满行提示音和倒机声吗?(板书c主题)
2.再听c主题,旋律有什么样的变化?(速度慢了,表现打字员累了,想缓解一下)
3.第二乐段有两个c主题(板书c+c主题)
4. 创编歌词:如果你是打字员,你会对你的工作好伙伴说些什么?(四个字),同伴会怎么回答(六个字)
(歌词:你辛苦了,我们都辛苦了,你辛苦了,我们都辛苦了,快点来加油吧,加油吧,一起加油吧!)
5. 清唱一遍
6. 跟着乐曲唱一遍。第二乐段也叫B乐段(板书B乐段)
六、听赏第三乐段,用表演加深旋律记忆
1.听第三乐段,听和前面的哪个乐段相似?(板书A‘乐段)
2. 你好像看到这些打字员们在干什么?(放松后又在加紧打字)
3.表演第三乐段
六、完整听赏乐曲,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乐曲
1.完整欣赏,每个乐段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动作、唱歌、表演)
八、欣赏乐曲视频,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衔接
欣赏合唱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九、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安德森的作品《打字机》。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成为一个爱音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