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演等音乐时间活动,感受音乐表现的美好意境,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能用有没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并表现歌曲的6/8拍的轻盈、摇曳的节拍特点。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和“下行”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用自然、柔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歌曲中表现6/8拍的节拍特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和“下行”的音乐知识。
教学难点:
演唱时注意情绪和力度的变化,用悠长的气息、高位置的声音表现歌曲的第三乐句。
教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以乐启思,在音乐中感受多彩的梦境
1、组织教学
2、导入情景(欣赏歌曲《月亮月光光》)
二、感受节拍,在律动中体验节拍的特点
1、初次欣赏音乐《愉快的梦》
师:有一个女孩她做了一个梦。她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的情绪怎样?感受它是几拍子的?初听《愉快的梦》伴奏音乐,随音乐轻轻律动。
2、感受6/8拍的强弱
①教师介绍6/8拍的强弱规律,并用动作表现,学生模仿体验。
②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6/8拍的强弱规律。
3、律动表现
师:6/8拍拍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呢?
再听音乐,师生一起随着音乐轻轻律动,表现6/8拍的摇曳感和荡漾感。
三、自主学唱,在歌唱活动中感受歌曲的意境
1、视听歌曲《愉快的梦》,师生律动
师:小女孩在梦中看见了什么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呢?
揭示课题。
2、再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并分段
给乐曲分段:第一乐段优美恬静,第二乐段激动愉快。
3、学习第一乐段
①出示第一乐段的图谱,教师范唱旋律:第一乐段的节奏特点?每个乐句的旋律最后向哪里进行?
②先用“LU‘模唱旋律,,再唱歌词。注意歌唱时的表情,声音的连贯、圆润,并指导学生在演唱时随着旋律的起伏表现出力度的变化。
4、学习第二乐段
①跟琴用“LA”模唱第二乐段的旋律:这两个乐句的旋律最后都是怎样进行的呢?
②划着旋律线再次跟琴唱谱,随着旋律线的起伏表现出力度的变化。
③填上歌词唱一唱。
5、歌曲处理
①启发学生分别用mp和mf的力度来表现两个乐段。
②唱唱最后一个乐句,引导学生用渐弱来表现,并强调“唱”字唱的饱满。
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唱出6/8拍的荡漾感。
6、完整表现歌曲。
四、拓展延伸,在创编活动中感受美妙的梦境
师生一起创编梦境,配用打击乐器。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