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复习与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26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卑劣(bēi) 无耻(chǐ) 探讨( tǎo) 挑拨离间( jiān)
B. 蛮横(héng ) 缅怀( miǎn) 彷徨( páng) 一帆风顺(fān)
C.趋势(qū) 干预( gān) 膏药( gāo) 暴风骤雨( zhòu)
D.浩劫( jié) 肤浅(fū) 奠定( diàn ) 强词夺理(qiá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悲愤 诬篾 反动派 不修边幅 偷偷摸摸
B.嘹望 激变 显微镜 推之四海 多多益善
C.狡辩 阻碍 电磁波 论资排辈 名人逸事
D.襁褓 枷锁 世界观 分崩离析 朝气篷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做事情只要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B.随着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持续暴发,我们没有袖手旁观,已经对相关国家展开了援助。
C.钟南山院上没有一点架子,是那样的平易近人.
D.爸爸妈妈的一次争吵使他们两个人分崩离析,我感到非常伤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监督。
B.关注校园欺凌现象的电影《少年的你》获得了2020年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去年电影上映之时就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如何防止校园欺凌不再发生的讨论。
C.2020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12周年,也是国际护士节,曾亲历汶川大地震的护士余沙主动请缨援助武汉,24岁的她说:“尽管我是汶川人,但是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D.《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②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③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
④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顶遵循的规范,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增强和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A.③①④②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反问、反复)
B.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 借代)
C.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竞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设问)
D.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比喻)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最后一次讲演》巧用对比,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B.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他写的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C.顾拜旦,美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D.王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异”“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2002 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阅读下面的材料与图片,完成后面的任务。(5分)
[材料一] 近日,新冠肺炎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万众一心,共同战疫,全国各地派出医疗队对口支援湖北,各地市共同抗击疫情。在本次抗疫战斗中,有两位英雄我们不得不铭记,他们俩都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也是全中国人的骄做,更是保护神。
[材料二]
(1)网友们以笔为战,创作了一系列海报,其中有一副对联刷爆了朋友圈。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填写两个人物名,将对联补充完整。(2 分)
火神山雷神山, ,,三山齐聚抗病毒
国内捐海外捐, ,众捐纷来达通途
(2)请选择两位人物中的一位并对他(她)的主要事迹作一个简单的归纳介绍。(3 分)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分)
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
①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各地援鄂医疗队不顾风险,“最美逆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英雄勇赴险境,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稳固长城。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
②英雄者,国之干。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在于他们挺身而出,肩鸿任钜,勇担重任。从保家卫国到见义勇为,从救死扶伤到舍己为人,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为什么总有英雄不惧危险、勇毅前行 为什么总有猛士直面考验、迎难而上 支撑英雄壮举的,是为民担当、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是心中那份割不断、扯不开的责任牵挂,英雄主义,包括以责任为已命、视责任比天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高扬英雄主义,同时也呼唤人尽其责、各司其职,号召全社会共同从源头上化解风险、抗击疫情。
③英雄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明白自己被寄予的使命。英雄慷慨激昂、正气沛然,是因为他们摆脱了“小我”的束缚,找到了“大我”的寄托。英雄在前,激励我们每个人筑牢责任的提坝,让无情的病毒寸步难行。面对英雄的奉献和牺牲,我们没有理由不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出己力、尽已责,多添力、少添乱,英雄们就能少流一些泪和汗,英雄的家人就少一份担忧。这本身也是对英雄最好的保护,最暖的致敬。
④千难万险,尽心尽责就不惧风险;大计小计,人人有责是最佳之计。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人能置之度外的战斗,每个人都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对普通人而言,做好自我防护就是责任;对党员干部而言,带头向前、全面防控疫情就是责任;对生产企业而言,加班加点保障物资供应就是责任;对患者和疑似病例而言,配合防治、努力康复就是责任。像英雄般心怀大爱、履职尽责,我们就能守护好亲人健康、同事幸福、朋友欢乐,守护好社会样和、国泰民安。
③责任也意味明确定责、强化问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如果说责任是战胜疫情的向导,那么岗位就是战胜疫情的战场,职业精神就是战胜疫情的精神保障。疫情面前,回避没有出路;战胜疫情,责任不能缺席。
⑥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也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人人行动起来,提升责任意识,立足岗位,砥砺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加强大。
(选自《人民日报) .2020年02月05日04版,有删改)
9.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10.文章第②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11.请为文章第①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 分)
1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 分)
13.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在这次抗疫战斗中该怎样去做。(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拐 弯
①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当被人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说:“凡事要想得开,想不开就拐个弯。”
②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不仅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需要拐弯,中国古人亦有类似的认识。陆游也曾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③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而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慕林,“文化大革命”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利用三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一鸿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退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在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断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拐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
⑤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欠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炼,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断拐弯中前进,从而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推行“三民主义”,虽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八次选择,也就是八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昇”。
⑥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选自《读者文摘》,有改动)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15.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6.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4 分)
17.当下一些中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请你结合本文的观点,对其进行劝说。(5分)
三、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1)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便可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
——宫崎骏《天空之城》
(2)上天给我最好的礼物是让我沉浸在自己的激情中,为自己深爱的东西而奋斗——你可以把这想象成一个梯子,慢慢往上爬,接近偶像的水平。
——史蒂夫.纳什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参考答案
一、1.C
C
D
4.答案D 简析:A.语序不当。应为“兴起和发展”。B.否定不当。删去“不”。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尽管我是汶川人,但是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不是转折关系,应是因果关系,应改为:因为我是汶川人,所以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5.A
6.B
7.C
8.答案(1)钟南山 李兰娟
(2)(示例)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73岁的她,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逆行武汉考察疫情,果敢向中央建议“武汉封城”,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她带领她的医疗团队驰援武汉,她说:“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撒兵!”
二、9.9.答案: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或: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也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
10.答案:道理论证。 第②段论述的是“什么是英雄和英雄主义”,第③段论述的是“英雄激励我们都要扛起自己的责任”,突出地论证了“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这一观点
11.答案:(示例1)武汉疫情暴发后,73岁的李兰娟院士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成员赶赴武汉,提出了“封城”的建议,拉开了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序幕。
(示例2)七旬医者,张伯礼院士,抗击疫情,挺起中医药人的脊梁。
提出问题——责任;分析问题——英雄和英雄所具有的使命和责任;解决问题——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也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
答案:(示例)①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增强健康意识;②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与号召,增强危机意识;③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责任意识;④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4.答案: 人需要学会“拐弯”。
15.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既通过举例古人的人生智慧,告诉读者人生起伏,需要智慧;也通过“柳暗花明”的古诗,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6.答案:先由“大家”的一句话引出论题,再举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和名言,论证人生定有“拐弯”,再通过三个分论点,分别论述人生的弯道各不相间,但都需要磨练和努力才能到达终点。
17.答案:(示例) 哪个人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析,你所经受这点挫折也许只是别人经历的困难的冰山一角,你勇敢地面对它,多想想别人是怎样努力战胜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就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三、18.[写作指导]本题为材料作文题,通过分析两则材料可知,我们可以从坚持、理想、奋斗、兴趣等角度立意,谈论其作用、意义。可写记叙文。无论是你在繁忙的学习中坚守到最后有所成绩的事,还是古今中外的创业者在逆境中坚守初心获得成功的事,抑或是在兴趣的指引下,把苦当成甘,激情恒久,执着于事业,最后收获成功的人物事迹,都必须抓住重要的一两件事进行详细记叙和描写,详略得当,主题突出。也可写议论文,先确定观点,观点要鲜明,然后选取古今中外典型事例进行论证说理。
[例文]
拼搏.美丽.生命
花园里盛开的玫瑰,在烈日下尽失娇艳妩媚。
严寒中吐芳的蜡梅,在风雪里更显昂扬自信。
——题记
当你看到向大平洋热情奔流的长江时,当你看到向大阳热情绽放的向日葵时,当你看到向金字塔热情攀爬的蜗牛时,是否心中会涌出一丝感动 也许它们会遇到艰难险阻,也评它们会跌倒摔落,但它们的不放弃。原来是一种拼搏精神在它们身体中孕育、萌发、开花,结果。拼搏,让生命更美丽!
你可听说过依米花 它是生活在非洲戈壁滩上的一种小花。花呈现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然而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非洲,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婉蜓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披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红得热烈,白得纯洁,黄得淡雅、篮得深沉。尤其让人惋叹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工夫,它便随着母株香消玉殒,如县花一现。
依米花的生长和蝉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只是大自然千万家族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只有一次,只有拼搏,才能在短暂的一生中绽放美丽。一次的青春,一次的成功,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轰轰烈烈,一次的无悔人生……拼搏使我们的生活更为瑰丽。
人生的路途远比依米花的一生要漫长,在这段漫漫求索的艰辛历程中,拼搏精神尤为重要。日本有一老翁,驾驶着一搜汽艇进行世界环游,掠过南极大陆,又通过北冰洋,与愚劣的气候进行了殊死搏斗。在波浪滔天的茫茫大海中,他用绳索绑住了自己的身体,双手紧紧握住仅八毫米的摄影机,尽情地将信天翁、海豚、夜光虫、北极星、南十字星、蔚蓝色的海洋、夺目灿烂的夜晚等摄入镜头。他几次濒临绝境,但又绝处逢生,最终完成了数万千米的航行,有人称之为“拼搏的航行”。这样的拼搏是生命的显示,人生力量的张扬,人们在拼搏中享受到的,除了生命的快乐之外,还有生命的美丽。
人生的道路有坎坷,有荆棘。我们只有不断拼搏,才能绽放生命的美丽之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