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蒹葭 课件(共26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蒹葭 课件(共26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1:51:03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诗经》二首
《关雎》
《蒹葭》
学习目标
1.熟记“窈窕”“蒹葭”“跻”“寤寐”等字的字音;熟记“溯”“晞”等字的字形;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识记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重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重点)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难点)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素养)
第二课时 蒹葭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朗读课文
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
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
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析读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茂盛的样子。
那人,指所爱的人。
译文
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了霜。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赏析
以“蒹葭”起兴,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人却不得的凄婉惆怅之情。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流而上。
艰险。
顺流而下。
译文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赏析
叙写追求“伊人”的道路艰难而漫长,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因不能见到心上人而焦虑、忧愁的心情。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品味“宛”字的妙处。
“宛”是“好像”“仿佛”的意思,这个字将实景、实情与幻觉、想象结合,创设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景象,突出表现了主人公的痴情,富有艺术感染力。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茂盛的样子。
干。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路)高而陡。
译文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的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她就站在河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又高险。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景物描写: 营造了秋天凄清悲凉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道路之难走反衬了主人公思念之切。
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渺,更写出了与“伊人”因水相隔的痛苦和无奈。
反衬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茂盛鲜明的样子。
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水边。
向右迂曲。
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
河畔芦苇长得非常繁茂,清晨的白露还没有干。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她就站在河的另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又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暗示“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宛在水中沚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央
表现出了主人公寻觅“伊人”的重重困难和想见“伊人”的急切心情。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请同学们想象那美好的景致,并加以描绘:
内容品读。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呢?哪个时间段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深秋 “白露为霜”
深秋的清晨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3.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4.在这样清冷、孤寂、凄美的氛围中,请大家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并作简要分析。
①“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
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
孤独寂寞
5.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6.让主人公魂牵梦绕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伊人?那我们却感觉到了她的美,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距离产生美”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7.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8.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
★为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的探索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生活中不要忽视求索本身!!!
合作探究
因为诗的朦胧,丰富了诗的内容,想一想:
诗中主人公苦苦追寻的那个美丽的、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象征着一个目标、一种美好的理想或是愿望。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部分,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2)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
(3)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
(4)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不同点
(1)《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2)《关雎》叙事线索明朗,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本课小结。
本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与伤感。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浓郁。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教师寄语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让我们一起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吧!我相信我们都可以诗意地栖(qī)居在大地上!
随堂练习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 ,是一首典型的______(内容)诗。
2.本诗以_____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4.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秦风》
爱情
蒹葭
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5.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6.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地追求爱情,“溯回”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________的心情。
7.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1)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
(2)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的人诚挚感情。
(3)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出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
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失望、惆怅
作业布置
1.背诵这两首诗。
2.任选一首加以改写。
板书设计
蒹 葭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反复咏叹
伊人难求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诗经》二首
【教学目标】
1.熟记“窈窕”“蒹葭”“跻”“寤寐”等字的字音;熟记“溯”“晞”等字的字形;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识记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重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重点)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难点)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素养)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关雎》,第二课时完成《蒹葭》。
第二课时 学习《蒹葭》
一、听读、朗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用诗句译诗句。
芦苇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我所爱的心上人啊,站在对岸水那方。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顺流而下去找她,好像就在着水中央。
芦苇一片凄清清,清晨露珠尚未干。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逆流而上追寻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顺流而下去找她,像是站在水中小洲上。
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露水没有完。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弯曲。顺流而下去找她,像是藏身水中陆地上。
2.请同学们想象那美好的景致,并加以描绘。
示例: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三、品读全诗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哪个时间段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深秋 “白露为霜” 深秋的清晨
2.在一般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这首诗歌也是如此吗?
明确:“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凄美哀伤。
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4.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明确: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5.在这样清冷孤寂凄美的氛围中,请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
①“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
明确: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
明确:孤独寂寞
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
明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7.让主人公魂牵梦绕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伊人?那我们却感觉到了她的美,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
“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距离产生美”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8.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怎么知道的?
明确: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9.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
明确:
★为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的探索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生活中不要忽视求索本身!!!
四、合作探究
1.因为诗的朦胧,丰富了诗的内容,想一想:诗中主人公苦苦追寻的那个美丽的、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明确:★象征着一个目标、一种美好的理想或是愿望。
2.《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部分,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2)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
(3)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
(4)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不同点:
(1)《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2)《关雎》叙事线索明朗,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五、本课小结
本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与伤感。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浓郁。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六、教师寄语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让我们一起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吧!我相信我们都可以诗意地栖(qī)居在大地上!
七、随堂检测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 ,是一首典型的______(内容)诗。(《诗经·秦风》 爱情)
2.本诗以_____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蒹葭)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5.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的人诚挚感情。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出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6.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地追求爱情,“溯回”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________的心情。(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 失望、惆怅)
7.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八、课后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任选一首加以改写。
改写《关雎》
雎鸠关关地鸣叫着,带着天籁般的对唱声,双双飞落在河中的沙洲上。我站在那云雾弥漫的树林中,向远方眺望,仿佛看见了她。她伫立在和煦的风中,脸上洋溢着恬静的笑。看着她那娴熟美好的样子,我的心中顿时泛起了圈圈涟漪……
长长短短的荇菜浮在水面,朦胧中我看见她顺着水流左右采摘嫩绿的荇菜茎。看着她那满脸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她还不知道,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她,无论是梦中还是醒着,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
尽管我是那样地想念她,她却还依旧不能到我的面前,看着天空朵朵白云飘过,在那雪一般纯白的云层中,我仿佛看见她的影子,仿佛看见了她那恬静的笑容。她使我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月色下,我带着悠悠真情,绵绵情思,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荇菜参差不齐地生长在水中,梦境中我看见她正忽左忽右不停地采摘着那荇菜。看着她步履轻盈地走来,我不由得说出了埋藏在我心中已久的话语:“贤淑漂亮的好姑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如琴瑟般相和,永远相亲相爱……”
长长短短的荇菜随着水波飘荡,依稀中我看见她左也采了右也摘。听着窗外喜庆的鞭炮声,我许下了永恒的承诺:“贤淑漂亮的好姑娘啊,我一定要敲钟打鼓把你娶来……”
《蒹葭》改写
清晨,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河边的芦苇,颜色苍青。
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的张望寻求,诗人确信她一定就在河的对面,并充满着信心去追求。可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啊!诗人逆流而上去找她,而道路险阻又太长,他又顺流而下去寻他的心上人,他幻想伊人就在中央,好与他相见。
芦苇茂密又繁,晶莹的露水还未干,诗人的心上人仿佛在河水的对面,但道路崎岖,难以攀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行之不易,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以到达。这时,诗人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但流水环绕小岛人,任诗人怎么游也游不到她身边。
芦苇片片,晶莹的露水珠如泪痕,伊人的身影仿佛还在河水中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急切的想要见到伊人,只剩一副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痴如醉的样子……
秋水,伊人。无数次地寻觅之后,是否会有无数个遗憾?遗憾,总是在你离去时浮出水面,而相思,却永久地沉在了水底。
美丽的女子啊,那深秋的寒气可曾侵蚀到你娇嫩的肌肤?踏过河岸,你见到了什么?村庄,炊烟,还是阡陌?
只有白雾,蒹葭的背后还是蒹葭。你看见了露珠,那些叶片上晶莹的眼泪,随风吹落,任风激扬。
我读到了你寂寞中的美丽,读到了你心底的惆怅。那白雾中笼罩着你的悲伤,浅浅淡淡,真真切切。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是梦。
附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诗经》二首同步检测
(满分:50分 时间:40分钟)
一、基础积累(24分)
1.填空题。(8分)
(1)《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这些诗歌分为 、 、 三个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蒹葭(jiān jiā) 窈窕(yǎo tiǎo) B.好逑(hǎo qiú) 寤寐(wù mèi)
C.雎鸠(jū jiū) 伊人(yī) D.溯洄(sù huí) 荇菜(xīng)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为使动用法,使……快乐。
5.下面诗句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译文:美丽又善良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译文: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C.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译文:河中芦苇很茂盛,露水珠儿有点稀。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译文:顺流而下去找她,(她)好像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7.名句默写。(6分)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3)《蒹葭》一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关 雎(13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以_____、______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2分)
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和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2分)
3.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___。(1分)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3分)
5.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6.下列对《关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中的“雎鸠鸟”象征着文静美好的女子。
B.采摘荇菜是起兴的写法,写出男子对心上人日夜追求。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际上是想象中的把心爱的姑娘娶回家的情景。
D.这是一首非常美好的爱情诗,诗中表达出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感情。
(二)蒹葭(13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埃。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是一首典型的________(内容)诗。(2分)
2.本诗以______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这首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 。(2分)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4.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2分)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 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5.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本诗中的作用。(3分)
6.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2分)
答案:
一、
1.填空题
(1)诗经 305 风 雅 颂 (2)赋 比 兴
D 荇xìng。
3.D
4.C ABD正确;C.有误,“友”是“以……为友”的意思
5.C
6.C 河中芦苇很茂盛,露水珠儿还没有干。
7.(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3)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二、
(一)
1.雎鸠 荇菜
2.比兴 重章叠句
3.窈窕淑女
4.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5.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6.A
(二)
1.《诗经·秦风》 爱情
2.蒹葭 .重章叠句
3.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D
5.①点明季节和时间 ②渲染冷清、萧瑟的氛围
6.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诗经》二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 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节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重点、难点:
1.在诵读中体会这首古诗的内涵。
2.兴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读。注意难读字的音,反复朗读,读出诗的韵律,读出诗的情感。
背。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写。看清字的写法。
释。注意文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先口译,后改写。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学习《蒹葭》
一、听读、朗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用诗句译诗句。
2.请同学们想象那美好的景致,并加以描绘。
示例: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三、品读全诗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哪个时间段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
2.在一般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这首诗歌也是如此吗?
明确:
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给答案)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4.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明确:
5.在这样清冷孤寂凄美的氛围中,请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
①“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
明确: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
明确:
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
明确:
7.让主人公魂牵梦绕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伊人?那我们却感觉到了她的美,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给答案)
明确:
“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距离产生美”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8.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怎么知道的?
明确:
9.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
明确:
四、合作探究
1.因为诗的朦胧,丰富了诗的内容,想一想:诗中主人公苦苦追寻的那个美丽的、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明确:★象征着一个目标、一种美好的理想或是愿望。
2.《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部分,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2)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
(3)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
(4)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不同点:
(1)《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2)《关雎》叙事线索明朗,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五、随堂检测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 ,是一首典型的______(内容)诗。
2.本诗以_____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7.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地追求爱情,“溯回”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________的心情。
8.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任选一首加以改写。
【课后导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下面对相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采、芼)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3.本诗用来形容美 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哪个?__________________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5.谈谈你对“琴瑟友之”中的“友”字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2.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诗经》二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 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节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重点、难点:
1.在诵读中体会这首古诗的内涵。
2.兴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读。注意难读字的音,反复朗读,读出诗的韵律,读出诗的情感。
背。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写。看清字的写法。
释。注意文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先口译,后改写。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学习《蒹葭》
一、听读、朗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用诗句译诗句。
芦苇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我所爱的心上人啊,站在对岸水那方。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顺流而下去找她,好像就在着水中央。
芦苇一片凄清清,清晨露珠尚未干。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逆流而上追寻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顺流而下去找她,像是站在水中小洲上。
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露水没有完。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弯曲。顺流而下去找她,像是藏身水中陆地上。
2.请同学们想象那美好的景致,并加以描绘。
示例: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三、品读全诗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哪个时间段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深秋 “白露为霜” 深秋的清晨
2.在一般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这首诗歌也是如此吗?
明确:“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凄美哀伤。
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4.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明确: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5.在这样清冷孤寂凄美的氛围中,请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
①“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
明确: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
明确:孤独寂寞
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
明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7.让主人公魂牵梦绕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伊人?那我们却感觉到了她的美,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
“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距离产生美”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8.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怎么知道的?
明确: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9.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
明确:
★为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的探索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生活中不要忽视求索本身!!!
四、合作探究
1.因为诗的朦胧,丰富了诗的内容,想一想:诗中主人公苦苦追寻的那个美丽的、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明确:★象征着一个目标、一种美好的理想或是愿望。
2.《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部分,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2)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
(3)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
(4)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不同点:
(1)《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2)《关雎》叙事线索明朗,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五、随堂检测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 ,是一首典型的______(内容)诗。(《诗经·秦风》 爱情)
2.本诗以_____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蒹葭)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5.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的人诚挚感情。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出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6.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地追求爱情,“溯回”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________的心情。(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 失望、惆怅)
7.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任选一首加以改写。
改写《关雎》
雎鸠关关地鸣叫着,带着天籁般的对唱声,双双飞落在河中的沙洲上。我站在那云雾弥漫的树林中,向远方眺望,仿佛看见了她。她伫立在和煦的风中,脸上洋溢着恬静的笑。看着她那娴熟美好的样子,我的心中顿时泛起了圈圈涟漪……
长长短短的荇菜浮在水面,朦胧中我看见她顺着水流左右采摘嫩绿的荇菜茎。看着她那满脸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她还不知道,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她,无论是梦中还是醒着,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
尽管我是那样地想念她,她却还依旧不能到我的面前,看着天空朵朵白云飘过,在那雪一般纯白的云层中,我仿佛看见她的影子,仿佛看见了她那恬静的笑容。她使我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月色下,我带着悠悠真情,绵绵情思,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荇菜参差不齐地生长在水中,梦境中我看见她正忽左忽右不停地采摘着那荇菜。看着她步履轻盈地走来,我不由得说出了埋藏在我心中已久的话语:“贤淑漂亮的好姑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如琴瑟般相和,永远相亲相爱……”
长长短短的荇菜随着水波飘荡,依稀中我看见她左也采了右也摘。听着窗外喜庆的鞭炮声,我许下了永恒的承诺:“贤淑漂亮的好姑娘啊,我一定要敲钟打鼓把你娶来……”
《蒹葭》改写
清晨,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河边的芦苇,颜色苍青。
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的张望寻求,诗人确信她一定就在河的对面,并充满着信心去追求。可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啊!诗人逆流而上去找她,而道路险阻又太长,他又顺流而下去寻他的心上人,他幻想伊人就在中央,好与他相见。
芦苇茂密又繁,晶莹的露水还未干,诗人的心上人仿佛在河水的对面,但道路崎岖,难以攀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行之不易,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以到达。这时,诗人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但流水环绕小岛人,任诗人怎么游也游不到她身边。
芦苇片片,晶莹的露水珠如泪痕,伊人的身影仿佛还在河水中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急切的想要见到伊人,只剩一副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痴如醉的样子……
秋水,伊人。无数次地寻觅之后,是否会有无数个遗憾?遗憾,总是在你离去时浮出水面,而相思,却永久地沉在了水底。
美丽的女子啊,那深秋的寒气可曾侵蚀到你娇嫩的肌肤?踏过河岸,你见到了什么?村庄,炊烟,还是阡陌?
只有白雾,蒹葭的背后还是蒹葭。你看见了露珠,那些叶片上晶莹的眼泪,随风吹落,任风激扬。
我读到了你寂寞中的美丽,读到了你心底的惆怅。那白雾中笼罩着你的悲伤,浅浅淡淡,真真切切。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是梦。
【课后导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下面对相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采、芼)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3.本诗用来形容美 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哪个?__________________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5.谈谈你对“琴瑟友之”中的“友”字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2.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案:
一、1.A(解析:A项该诗不是托物言志诗,而是爱情诗。)
2.A (解析:A项“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有误。这两句由雎鸠在水中陆地上鸣叫起兴,引出下文。)
3.窈窕淑女
4.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借雎鸠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继而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5.“友”是说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二、1.B (解析:B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兴”的手法。)
2.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深秋画面。
3.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